《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提綱和思考題之四
寬見師父授課
弟子※※整理(課堂筆記)
第四章 成佛之方法
成佛之方法——方便即其口授
我們都是具有佛種性的人,從無始以來也曾經多次獲得人身寶,並且也屢次的遇見過善知識,爲什麼一直沒有成佛的原因,是有四種未能克服的障礙。
一、四種障礙
第一,貪著目前的這個世界。
第二,貪著諸有或各種生命之欲樂。
第叁,貪著寂滅之妙樂。
第四,不明了成佛之方法。”
如果我們得到了善知識的言教(或口授),依之而修就能夠除遣這些障礙了。
二、善知識言教的內容
(一)觀無常的口訣——能夠對治于現世一切之貪著。
(二)觀業果不壞及輪回過患的口訣——能對治于輪回諸有之欲樂貪著。
(叁)觀慈心和悲心的口訣——能對治于寂滅妙樂之貪著。
(四)發起大菩提心之口訣——能對治于成佛方便之茫然無知。五道十地以下之修持法要皆可攝歸于發菩提心中。其實大乘之(全體)教法皆可攝歸于發菩提心中,這一切教法或口訣又皆從善知識出,必須從善知識處才能得到的。
叁、觀無常的方法
(一)差別
無常之“差別”是指外境器世界之無常和內境有情之無常而言:外境之無常有粗相和細相之不同;有情之無常則有自無常和他無常之不同。
(二)修觀
1、外境世界之粗相無常者——從下界之風輪起一直到上面的四靜慮天,這當中的所有世界中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堅固不壞或無有轉變的。
外境無常之細相者——四季之變遷,日月之升降及諸法之刹那生滅。
觀察諸法之刹那無常相——前一刹那之世界在後一刹那時已經不存在了。我們所看見的這個世界所呈現的存留相只是一種相似的(幻覺)而已。
2、有情之無常者——叁界之一切衆生皆是無常的。
(1)自己的身體也是無常的:
A. “觀死”
B.“觀死相”
C.“觀壽命逐減”
D.“觀察別離”
(2)觀察“死法”:
A.我一定會死——
a.來沒有聽說過不死的人;
b.此身是有爲法;
c.壽刹那減滅(如勇士之射箭;如澗壑之瀑布;如牽至刑場之囚犯)。
B.何時會死,自己不知道——
a.壽的本身很難確定;
b.的身體裏充滿了不淨之物,它並不堅實,又不可恃;
c.致死亡的各種因素實在太多,自己和別人無時不在死緣的威脅下。
C.死時什麼也帶不走,也無人陪伴——
a.財物不能抵擋死亡;
b.親友不能回遮死亡;
c.己的身體也無法對抗死亡。
(叁)修無常觀的利益
1、深知一切有爲法無常乃能對現世不生貪著。
2、修無常觀乃能精誠祈禱,奮起精進,因此能夠速離貪愛和瞋恚,爲證取諸法平等性作極大之助緣。
思考題:
13、四種成佛的障礙是什麼?
14、善知識的言教是什麼?
15、爲什麼修慈心和悲心能夠對治于寂滅妙樂的貪著?
16、請用比喻來說明壽命的刹那生滅。書上有叁種,你還能做出其它的比喻嗎?請仔細體會這些比喻的內涵,說明思維這些比喻對我們觀修無常有什麼作用?
17、假如我們明天就必須離開這個世界,示現無常,你准備如何度過剩余的這一天?
18、請說明觀修無常的重要性,你准備如何來觀修無常?
19、我們見過的導致死亡的因素有哪些?(選做題)
20、觀修無常會不會使人懈怠?爲什麼?
21、修無常觀的重要性和利益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