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六集 —福是種來的 不是求來的▪P5

  ..續本文上一頁然而隨著高中聯考的日益逼近,卻使她的父母十分的憂心,因爲這孩子的學業成績與體育方面的表現,可說十分的不相稱,因此要考上理想高中的希望十分渺茫。不過由于這位太太心地非常善良,而且又經常參加各種行善的活動,因此有人向她建議,爲了孩子的聯考與前途,除了平時的每月布施一次之外,不妨在聯考前的一個月替她日行一善,以便迅速的增加功德,或消除業障;如果父母有空,不妨發心作些義工,去幫助慈善團體的種種活動,如此效果便更大。這位太太爲了愛女心切,也就完全接受這些建議—日行一善,努力作義工。沒想到後來聯考放榜時,她的女兒竟然跌破了大家的眼鏡,考上了全家人一致夢想的目標—國立嘉義農專,使全家人興高采烈,心花怒放,非常的得意。然而令人感到十分不解的是,當年全校的籃球隊員,除了李太太的孩子單獨考上理想的學校之外,其他所有的成員竟然全軍覆沒,沒有一個能夠順利的升學,因此大家都議論紛紛,不斷的猜測,爲什麼李太太的孩子會如此的幸運,上天爲什麼會特別的加以眷顧和關愛,而別人卻完全沒有這種福份,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呢?

  還有一位護士向筆者表示:我自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富裕的人家,因此在物質與錢財方面的享用可說從來不感到匮乏。然而自從結婚之後,情況就有很大的不同,因爲我的婆家是個很平凡的農家,沒有什麼産業,先生也沒有很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因此經濟情況也就很拮踞,坦白的說是比較寒酸,這時我覺得相當的難過和失望,爲了增加收入和財富,我就在工作之余不斷的費心去研究並從事股票的投資,參與各種的標會,以及其他各種有利可圖的金錢遊戲。然而由于一方面比較缺乏經驗,一方面也可能是運氣不好,十幾年下來發現總是虧多于盈,結果,不僅沒有增加什麼財富,反而在多年前的一次倒會風潮中,被人倒了十幾萬的會款。喪失了這些長期辛苦積存的私房錢後,我可以說是傷心欲絕,連續哭了一個禮拜,心情惡劣到了極點,有時真想一死了之。然而正在這個痛苦彷徨、萬念俱灰的時候,有一位朋友在無意中送給我一本“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本來完全沒有看書的心情和意願,但是後來卻有一股好奇的心理促使我去翻閱,以便了解這本由教授所寫的小冊子究竟在寫些什麼,沒想到看了以後竟然被吸引住,因爲這本書與一般的善書並不一樣,裏面並沒有嚴肅沈悶的說理,也沒有枯燥單調的教條,而盡是一篇又一篇生動而感人的現代真人真事的親身經驗,我一口氣看完之後,內心感到極大的震撼,同時也想到如果布施行善能夠改造一個人的命運,那麼自己爲什麼不去試試看,使將來能夠東山再起,翻回老本,甚至進一步實現一些夢想或心願呢?經過幾天的考慮後,就決定按照書上所附的電話和地址,親自去尋訪並了解一些慈善團體的活動,我聽了這些負責人的介紹,和舉例說明很多長期參加行善的經驗後,就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第一次開始參加行善的行列,捐了幾百塊來協助急難救助的活動。沒想到一個禮拜後,一位很久都沒見面的標會會友,竟然寄來叁萬元的會款來還給我,而且一再表示對過去一再逃避交出會款的行爲深深感到抱歉。接到這筆意外的收獲後,我驚訝得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事實,甚至還時常懷疑這是不是在作夢,然而這的確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奇迹”,這也是我第一次親身體會到佛教常常強調的“善惡有報”的這種因果道理,事實上並不是虛妄不實或無稽之談的口號。由于首次行善就發生這種不可思議的感應,因此我也就充滿信心的參加以後每一個月的布施活動,不僅如此,我更熱心的進一步要求擔任查訪貧戶和發放善款的義工,雖然這些工作使我更爲忙碌,不過每一次完成任務後,都讓我得到很大的感觸,同時也深深體會到“行善最樂”的真正滋味。有一次我與同伴一齊到雲林縣口湖鄉靠近海濱的一個鄉下看個案,當時看到一個低矮破舊形同違建、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家中,叁個相依爲命的兄弟(年約四、五十歲)居然有兩個都是盲人,而全家的生活除了偶而獲得善心人士的接濟外,只有依賴另一個身體孱弱的兄弟,拖著病痛到處行乞(或偶而打零工)來維持生計,目睹他們如此貧苦悲慘、暗無天日形同地獄般的不幸遭遇後,我竟然忍不住心中的難過,而流出了同情的眼淚,後來由于實在無法控製心中激動的情緒,只好獨自跑到屋外哭了一場。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訪貧活動後,我深深感覺到目前普遍富裕,而且號稱“臺灣錢淹腳目”的我們社會中,居然還有這麼不幸和悲慘的可憐人存在,實在令人十分的感慨和同情。此外,我也深深覺得,如果自己與這些人相比較,那麼我們實在是太富裕、太幸福了,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動辄就埋怨和不滿,認爲這個不好,那個不對,這個不夠爽,那個不夠“酷”.....坦誠的說,我們大多患了“人在福中不知福”的“富足病”,完全不知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反而一味想去追求進一步的享受和滿足,結果也就爲自己帶來了無盡無邊的煩惱和痛苦。因此若要避免煩惱與痛苦,根本上必須要能“知足”和“感恩”,因爲唯有知足才能得到常樂,唯有感恩才能回饋衆生。此外如果一個人想要獲得心靈上更大的喜悅,則應該用愛心去幫助需要救助的人,因爲“助人爲快樂之本”,“行善”才能“最樂”,而且這種快樂乃是人世間最真實、最高貴也是最溫馨的一種心靈的飨宴。上面的這些感受,都是我在長期出錢和出力(當義工)這種行善的活動中所體會出來的。有了這種體認後,我也自然而然的改變了我人生的態度,也改變了我生活上的一些習性,以後我在購物時就變得更爲節儉,不該買或不必買的柬西我都盡可能的不買,然後將這些節省下來的錢,盡可能的用到布施行善和救助貧困的活動上,因此這幾年來我都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充實、很愉快。除此之外,我也很明顯的感受到許多的福報,例如過去我跟先生常常鬧意見而發生激烈的爭吵,事後又往往進一步演變成爲冷戰,有時候連續好幾周都彼此不理睬,不講一句話,甚至有時候鬧得很嚴重,幾乎要辦離婚,因此使我常常感到很痛苦。然而自從我長期參加布施活動後,這種情況便好像愈來愈少。去年我先生竟然第一次開口向我說:“太太,你以前替我所作的一些事,我非常感恩。”我聽了感到非常安慰。自此以後,他竟判若兩人,變得非常體貼,在假日的時候,他都會主動載我和兩個孩子出去外面郊遊兜風;更難得的是,他開始願意陪我回娘家,而且還會自動的跟我母親聊天說笑,這是我過去完全不敢奢望的事。坦白的說,這也是我跟他結婚後經常跟他爭吵的導火線,然而現在他卻自動自發做到了這件我夢寐以求的事,因此我內心的快樂實在可想而知。此外還有一些令我感到很高興的是,去年我先生很幸運的考進一個很大的事業機構,他的工作也比過去更爲穩定,待遇也比以前較爲優厚。還有我讀國小的兩個孩子近來也變得很聽話、很孝順,不再任性或故意跟我作對,而且學校成績也有很明顯的進步,因此我也常常聽到老師對他們的稱贊。而最近令我感到更高興的是,我的大女兒最近幾個禮拜連續參加本地公私立明星學校的入學考試,一共考了五所,結果五所學校都全部錄取,而其中大家認爲最難考的一所國中美術班,這也是我期待最殷切的一所學校,竟然也能夠順利的金榜題名,使我覺得萬分的欣喜和快慰,因此今天如果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行善是否真正能夠得到福報?”那麼根據我過去多年行善的親身經驗,我所得到的答案可以非常肯定的說:“行善的結果的確可以得到福報。”我現在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快樂和最幸福的人,這便是最真實、最具體的明證。

  九、熱心行善終于改善了全家的命運

  不久之前有一位非常熱心的讀者,先後寫了好幾封信給筆者,在信中很詳細的說明了她看了筆者所著的因果一書後,發心行善,不久之後竟然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奇迹,使她們家人包括她的先生、孩子、甚至事業、以及她的命運都産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變化,由于這些明顯的改善,使她深深感覺到佛教所講的因果報應非常有道理。她寫這些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將自己最近親身所經曆的寶貴經驗提供給世人作參考,同時也希望讀者能依照這種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來改善自己的命運。現在謹將這些信的內容摘錄如下:

  (一)雲鶴教授:您好。

  我是一位很平凡的家庭主婦,日前曾打電話請您們寄些善書給我,以便幫忙分發,此外又得知教授您目前正在著手撰寫因果第六集的善書,因此我想將發生在我們家裏的一些奇迹提給您作參考。我常覺得教授您爲社會大衆的付出非常值得敬佩與感恩,您就像一位觀世音菩薩,處處渡人。現在到一些廟宇或公共場所,都常常可以看到您的善書,我想如果我們的社會裏多些像您這樣用心、不爲己私、認真去淨化人心的仁者,我想臺灣將會是個人間淨土,而不再是一個充滿暴力和犯罪的地方。

  在幾個月前,我無意中發現了“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叁集,原本認爲它只是一般的善書,但多看一下之後才發現它與一般的善書不大相同,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真實,很容易引起共鳴。因此看了之後,就産生了一股沖動,馬上打電話給您們,希望您們能送這類的書來給我,讓我幫忙分發,使更多的人能有機會來看這些難得一見的好書,這些書寄來後,我才知道一套有五集,我一口氣便將這些書全部看完,自己除了留一套之外,其他全部都送給熟人或拿到醫院、寺廟及其他公共場所,供人取閱。在家如有空,我就以看“聖經”的心情來看這些書。教授您知道嗎?您這些書可以說改變了我們一家的命運,因爲由您的書使我們知道要認真去行善,行善後才使我們一家的命運産生很大的變化。現在回想過去的往事真令人十分感慨。我結婚後,一直都與先生非常努力的工作,尤其是先生常常一天工作十六、十七個小時,只希…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六集 —福是種來的 不是求來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