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二集 —要怎樣收獲就要怎樣栽▪P2

  ..續本文上一頁恨以終。還有一件事便是,這戶人家的兒子,自從醫科畢業之後便一直在家中開業行醫,然而俗語說:“飽暖思淫欲”,一個人在獲得名利地位,享受溫飽之余往往變得躊躇滿志,甚至膽大包天,結果自然就做出種種越軌的行爲。這一位身爲醫生的兒子有一次因爲企圖對一位婦女非禮,結果一時大意殺害了對方,事情傳開後,這位婦女的家屬因爲攝于對方的財勢以及平時與法院關系的良好,因此只好逆來順受沒有提出控告,只有私下向對方表示要求叁萬元作爲處理後事的費用,其他都不加以追究,可是這戶人家不僅不加領情,反而盛氣淩人,揚言一毛錢都不給,看對方有何能耐,這時這戶人家的一位好友爲了息事甯人,不要擴大事端,便自動替醫生拿出叁萬元請醫生繳給對方,沒想到這位醫生的太太因爲自認對法院極有把握,因此竟將這一款項,飽入私囊不給對方,由此可見,這戶人家的“有恃無恐”“驕橫狂妄”至何種的程度!然而千算萬算不如上天一算,同時也可能是冥冥之中有意的安排,該地法院這時候忽然神差鬼遣調來一位鐵面無私,公正不阿嫉惡如仇的法官,這位法官知道這件命案之後便堅持加以偵察和嚴辦,結果這一個肇禍的醫師終于在各種不利的證據下被判處最長的徒刑,不僅最後身敗名裂,而且還要琅珰入獄,接受國法嚴厲的製裁。俗語說:“夜路走多了會見鬼。”因此一個人千萬不可有恃無恐,做出傷天害理之事,否則一旦報應臨頭便要後悔莫及,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4)醫師能夠治療人的疾病,減輕肉體及精神的痛苦,使人恢複身體的健康,重新獲得生命的活力和信心,因此富有醫德或同情心的醫師往往是病患的再造恩人,對于人類的貢獻簡直是功德無量,實在值得人們的崇敬,不過如果缺乏醫德和愛心,只是見錢眼開,不管病人死活的話,則可謂罪大惡極令人齒冷,因此不管爲善或爲惡,其報應也似乎顯得特別迅速。筆者發現許多開業的醫師其後來的果報幾乎無一不吻合因果報應的定則。而其中最顯著的一個實例便是本省南部的一個城鎮,過去有一位頗具知名度的醫師,由于醫術十分高明,許多醫院醫療無效的病患經過四處打聽之後,大都紛紛前往求診,因此每天患者之多可謂人潮滾滾,戶限爲穿,患者如想求診,則往往必須在上午六點便需挂號,否則在中午之前很難看到醫生(這是筆者親身經驗,親眼目睹的事實。),由于生意如此的興隆,照理說應該多多照顧貧困,收費也應該盡量合理才是,可惜事實剛好相反,由于這位醫師知道前往求診的大部是由其他醫院輾轉而來而且非來不可的嚴重病患,因此醫藥收費也就特別的貴,許多患者由于首次前往,不知收費的價碼,因此在取藥付款時,往往要大吃一驚,而且常常發生帶錢不夠無法取藥的尴尬場面,有些家境貧困的病患由于無力負擔這種高昂的費用,曾經向醫師好言懇求減價優待,或先繳一部份,他日再補繳不足的費用,可是這位醫師不僅不予考慮,反而冷嘲熱諷,有時甚至向人當場指責,沒錢也敢來看病,醫師的太太看到這種場合時便感到非常不耐,然後便將這些病患的藥水拿起,在衆目睽睽之下倒進垃圾桶中,以便有效的“教訓”這些沒錢也敢來看病的患者。這類事件一再流傳之後,許多人都不禁感歎再叁,同時也異口同聲表示這種缺德的醫生將來一定沒有好下場。這位醫生由于求診日衆,收費奇昂,收入之豐,自然可以想像,據說在鼎盛期間,每天晚上都要雇請幾位銀行職員前來替某清點鈔票,幫助進帳。然而好景不長,這種盛況持續不到幾年便開始走下坡,不僅患者人數逐漸減少,而且曆年來所賺得的巨大財富也因爲投資失誤,設置工廠缺乏經驗而虧損累累,後來這位醫師太太又染上賭博的惡習,經常遭受郎中的訛詐,因此就在短短的幾年中耗盡了億萬的財産,這時由于患者日少醫院門可羅雀,所開的支票均無法兌現,因此違反了票據法,最後竟然被捕琅珰入獄。這位醫師在短短的十幾年中,由極盛而衰敗,由億萬富豪變成負債累累,終至身系鐵窗,蒙受牢獄之災,實在足供“缺乏醫德”或“不知惜福”者戒。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一位醫師能夠慈悲爲懷,以救人救世爲己任,則不僅有口皆碑,聲名遠播,而且還往往會日益興隆,不斷發達。筆者認識本地幾位醫師,他們處處替病患著想,收費極爲低廉,尤其是貧苦的民衆或出家的僧尼往往都給予打折優待,甚至完全免費加以醫療,此外更由于醫師態度親切,藥效卓著,因此一年四季除了公休日之外,每天都有患者大排長龍登門就醫,據其中一位醫師表示,他每天必須診療一、兩百人以上,這些患者很多都是來自鄰近的各縣市,其中還有一些甚至都是經人介紹特地從臺北或高雄趕來就醫,這些醫院的業務能夠長期保持興盛不衰,筆者認爲一方面當然是醫師的醫術精湛,但是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由于仁心仁術,使病患産生信心和好感,因此也就大大提高了醫療的效果,據說許多一般很難治療的一些症狀,如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盲腸炎(不用開刀)......等等也都在這些醫師的悉心診治下獲得相當滿意的效果,許多人認爲這也可能是這些醫師仁心仁術的另一種善報。

  (5)筆者有一位家住臺南的學生有一次來拜訪筆者,她說看了筆者所著“因果”一書之後非常相信因果的現象,因此一有機會就作布施的工作,例如彙款至育幼院或殘障收容所之類的機構,後來竟然出現了不少的“奇迹”,首先第一個感覺到的便是自己的幾個孩子似乎變得愈來愈乖巧,愈聰明和伶俐,最近不管教他們什麼,總是很快便學會,還有過去這些孩子經常感冒,身體不舒服,動辄便要找醫生,可是近來似乎改善了很多,使她省卻了不少的麻煩。因此使她覺得非常欣慰。此外她說她的小叔最近也發生一件非常麻煩的意外,使其家人困擾萬分,原因是她的小叔目前擔任警察的工作,有一次在晚上駕車的時候看到一個酗酒的醉漢在路上搖搖晃晃,他立刻前往加以注意關照,沒想到這一男子這時竟出其不意的頹然倒在地上,他基于職責便用車子將他送到醫院醫治,並通知其家屬前來照料,沒想到這時其家屬不僅不對他表示感謝,反而懷疑他是駕車傷人的肇事者,由于在他救助的現場沒有第叁者可以替他作證,這位倒地受傷的酒徒也因爲在醫院中一直昏迷不醒而無法說話,因此,盡管他小叔一再說明解釋,然而對方全然無動于衷,而且認爲這個警察作賊心虛,企圖狡辯以便推卻刑責,後來甚至還商請一位省級的民意代表出面向其表示,要付出一筆钜大的費用才願意和解,否則一定要他吃不完兜著走,讓他“沒頭路”。因此這位警察感到百般爲難,好心救助別人非但沒有好報,反而被人誣賴是禍首,其心情上之惡劣與士氣之低落實在可想而知。然而除了一再發誓和不斷辯白之外也別無良策,全家也爲此弄得焦頭爛額苦惱不堪,正在這種無計可施不知所措的時候,筆者這位學生忽然靈機一動想起布施行善可能使人逢凶化吉,解脫困境,因此就決定加以一試。她在次日便至郵局暗中替其小叔作一次布施(彙款救助貧困)並默默祈求其小叔能夠早日洗清冤情。沒想到事後不到幾天,這位一直昏迷不起的醉漢竟然奇迹似的清醒過來,而且公開指認這位一再被人誣賴的警察乃是他的救命恩人,由于事情獲得澄清,因此一場不算小的風暴和糾紛也就因此煙消雲散,這時對方的態度也改變了一百八十度,不僅不再誤會,而且還表示了衷心的感激和歉疚。除此之外,這位學生還表示,有一次她的公公由于生病到一家醫院就醫,情況非常嚴重,醫生後來也表示無能爲力,這時她便基于一片孝心,暗中替其行善,布施幾次之後便忽然有人向其建議至他處就醫,沒想到轉至另一家醫院之後,病情便大有起色,健康也逐漸好轉,不久之後也就獲得痊愈。她說上述的種種經驗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行善的結果爲什麼能夠産生如此的奇迹,她實在無法加以解釋。

  (6)拙作“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出版後不久,有一位南部的讀者(姑隱其姓名),曾經來信表示她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以及先生的事業都很不如意,非常困難,不知如何才能獲得改善,筆者在回信時希望她能夠以該書所記述的許多實例和經驗作爲參考,如果能夠發心行善,將來也可以獲得同樣的善報,後來這位讀者來電表示,自從收到信後便參加各種慈善團體的活動,並按月助印各種善書,此外她還經常到隔壁鄰居探望一位眼瞎而孤單的阿婆,並且有機會便向她講解“因果”一書中的故事,使其聽後非常感動,也非常高興,他自己也因此覺得很愉快。這些行善的活動不到半年,便深深感覺到她先生近來的態度轉變了很多,例如每次要外出時都會向她表示將要前往何處,在外頭如果不回家吃飯也都會打電話回來說一聲,問他生意的近況時也都會從頭至尾詳細加以說明,每次由外面回來看到孩子時,態度也比較親切,尤其是麼兒,更會去抱他和親他,家中大小各種事情近來都會跟他商量,這些體貼的表現都可說是破天荒空前未有的現象,因此使她感到異常的快慰。有一次她與家中叁個孩子全部感染了角膜炎,每一個人的眼睛都布滿了紅紅的血絲,雖然每天專程趕來嘉義找眼科醫師治療,可是效果非常緩慢,幾天後依舊“眼紅不已”。筆者知道後乃向她介紹一位醫術高明的中醫師替她們治療,沒想到服藥一天後眼疾便恢複大半,兩天後便幾乎完全複原,此外孩子如果有感冒或身體不適,一旦接受這位醫師的治療也都幾乎一服見效,很快就痊愈。不過說也奇怪,隔壁一個鄰居孩子感冒時,經他介紹也到同一位中醫師處接受診治,然而藥效卻不盡理想,(同樣的病症,由同一個醫師加以診治,結果一個很快就痊愈,另一個卻缺乏藥效,這種現象除了病人的“體質”不同之外,是否還蘊含著另外一種耐人尋味的原因,這一點似乎值得吾人的深思和警惕。)這位鄰居由于孩子經常病痛很難照顧,先生又經常酗酒,脾氣暴躁,…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二集 —要怎樣收獲就要怎樣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