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不頌執近之情,但頌顯遠也。億載,皆數名。
壬二頌叁世益物二。初頌法說,二頌譬說。癸初中二。初頌正明叁世益物,二頌總結不虛。子初又叁。初頌過去,二頌現在,叁頌未來。醜初又叁。初超頌過去益物所宜,二追頌過去益物處,叁頌拂過去迹疑。寅今初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衆生。令入于佛道。爾來無量劫,爲度衆生故,方便現涅槃。
說法教化,頌聲益也。令入佛道,頌得益也。方便(現)涅槃,頌形益中非滅現滅。即兼得(明)非生現生也。
寅二追頌過去益物處
而實不滅度,常在此說法。
寅叁頌拂過去迹疑
我常住于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衆生,雖近而不見。
雖近而不見,故但見儒童(菩薩于燃燈佛所以五莖蓮華獻佛及禮足、布髮掩泥,令佛足踏而過之,佛因記之。)得記及壽終等也(佛記曰,汝自此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初頌過去竟。
醜二頌現在二。初頌感應,二頌施化。寅今初
衆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鹹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衆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長文明感應中,則雲樂于小法,德薄垢重。今頌明供養渴仰等者,彼(長文)約不知久成(佛)義說。今(頌)約能感迹化義說也。又,雖戀慕渴仰,乃至不惜身命。以佛眼觀,總是樂于近成小法之機者耳。
寅二頌施化
時我及衆僧,俱出靈鹫山。我時語衆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俱出靈鹫山,頌現形也。我時語衆生,頌說法也。常在此不滅句,但頌顯實。以方便力二句,略頌稱(合)機也。二頌現在竟。
醜叁頌未來二。初先頌方便唱滅,兼頌須唱滅意。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寅今初
馀國有衆生,恭敬信樂者,我複于彼中,爲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我見諸衆生,沒在于苦惱。故不爲現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爲說法。
初一偈,先明不滅。次半偈,正明唱滅。次一偈,頌須唱滅。後二句,是頌唱滅有益。得成未來機應也。
寅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靈鹫山,及馀諸住處。衆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衆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衆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衆。
此正頌本實不滅也。常在靈鹫山,指本時應身居于此土也。及馀諸住處,指本時應身亦遍十方。若淨若穢諸處也。本既在此諸處,迹亦不移。(迹亦同處)但衆生妄見劫盡,而佛土本無生滅。即此同居,便是方便實報寂光妙土。何以言之,我此土安隱,是佛所證安隱之法,即常寂光土也。由佛能證,即自受用報土也。天人常充滿者,十地爲天,叁十心(叁賢位)爲人。即他受用報土也。衆生所遊樂,即方便有馀土,九種方便衆生(藏二人,聲聞緣覺。通叁人,聲聞緣覺菩薩。別叁人,十住十行十向。圓一人,十信。)之所居也。天鼓伎樂及天華等,即實報土中俗谛勝妙五塵。方便土中真谛法性五塵也。
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衆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叁寶名。
此釋不見之由。由于惡業罪也。寂光實報方便叁種淨土,皆悉不毀。惡業因緣,妄見燒盡。在彼衆生,則是同分妄見。以佛菩薩觀之,還是別業妄見而已。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此釋得見之由。由于修緣了二因也。諸者,遍指叁乘權實緣修及真修也。功德,是如來室。柔和,是如來衣。質直,是如來座。相似叁法,行成,則見如來方便應身。分證叁法,行成,則見如來實報報身。究竟叁法,行成,則見如來寂光法身。
或時爲此衆,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爲說佛難值。
此總結由于衆生有見(有)不見,故使如來所說不同。意顯說雖不同,皆實不虛也。初頌正明叁世益物竟。
子二頌總結不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初一偈,頌諸佛如來法皆如是。長文引諸佛以證我。今頌我以證諸佛也。久修業所得,正顯此品所诠如來壽量,是約修得,不約性得。性得無始無終,生佛體同。修得有始無終,佛佛道同。唯其有始,故過去實成有久有近。唯其無終,故盡未來時常住不滅也。次一偈,頌爲度衆生,皆實不虛。結勸令斷執近之疑也。初頌法說竟。
癸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子今初
如醫善方便,爲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初叁句,但頌非滅現滅一意,即顯叁世益物方便。又顯滅實非滅。過去久遠,未來常住,皆實不虛矣。第四句,即頌總結不虛。
子二頌法合
我亦爲世父,救諸苦患者。爲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驕恣心。放逸著五欲,墮于惡道中。
此亦總頌非滅現滅一意,兼頌不滅有損,以顯唱滅是方便也。
我常知衆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爲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衆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此正頌合總結不虛。猶良醫之方便治子病也。初正開近顯遠竟。釋如來壽量品竟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具有授記,領解,流通。于授記及流通中。各有淺深不同。故言分別。佛說壽量,本迹二種弟子得種種益。乃至現在四信,滅後五品,亦皆得益。故言功德。(本弟子即地湧衆。迹弟子即靈山衆。)
戊二總授法身記叁。初經家總敘,二如來分別,叁瑞表圓益。己今初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得大饒益。
己二如來分別
于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诃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衆生得無生法忍。
迹門叁周說法,叁根得記。並是初住無生法忍。(大乘)見道之位。今聞本門,複有爾許(如此多)衆生得入圓(初)住。一代極唱,利益難思也。
複有千倍菩薩摩诃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先已證無生者,今聞本門極唱,轉入修道。增圓妙道。損變易生。證圓十住,得大聞持。圓頓妙法能受能持。猶如大海,普能受持龍王雨也。
複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行不思議假。恒沙佛法,橫豎貫通。故能自在演說,辯才無礙也。
複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回向法。事理圓融,真俗不二。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重重旋轉,互總互持也。
複有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能轉不退*輪。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初地。心心流注薩婆若海,圓轉叁不退輪也。
複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诃薩,能轉清淨*輪。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二地。自離叁惑垢,令他離叁惑垢,故雲轉清淨*輪也。
複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四地。止馀八品微細無明,故雲八生當得菩提也。斷一品,入五地。…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