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攝心專注而念,爲下手方便
昨天說:「真爲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是淨土宗的綱要。今日繼續說念佛的方法:「以攝心專注而念,爲下手方便。」我們念佛要攝心專注而念,把心專一注意在阿彌陀佛名號上,此乃念佛的下手方便。在這裏或者有人要問:念佛修淨土法門,豈不是太容易嗎?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修行?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成佛嗎?所以首先要解釋,念佛可以成佛的道理,把心中疑惑解除,才可以生淨信,一心一意的深切念佛,就可以達到成佛的目的。
首先要把「念佛」和「稱名」分別清楚,口念是稱名,乃稱佛名號。心念乃念佛,是念想佛號。現在我們不叫稱佛,而叫念佛,是因爲念佛是從心不從口,念佛一定要從心裏念。如果只是口念心不念,不算修淨土法門,不算用功念佛;既然不是修行用功,當然沒有成佛可能。所以我們注意口念佛,同時心一定也念,專心注意去念,才可成佛。爲什麼呢?因爲心力不可思議的緣故。
現在舉一公案,證明心力不可思議,我們每天做晚課,放蒙山之時,先念《華嚴經》偈:「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法界性」即是佛性,是說佛性惟心所造,十方叁世一切佛,也是惟心所造,可見心力是不可思議。聽了下面說的公案,就會知道爲什麼放蒙山要念這首《華嚴經》偈。
過去有一個作惡業的人,生前也信仰地藏菩薩,但他只相信而已,並未依地藏菩薩所指示去修行,還是作惡業,所以死後墮在地獄之中。地藏菩薩見他有一點善根,能對地藏菩薩生信仰心,于是前來救他,示現一比丘身。這惡人正行至地獄門口,遇見此比丘。比丘對他說:「你擡頭看看,這裏是什麼地方?」他一擡頭看,「鐵圍山」叁字現在目前。于是非常恐懼的說:「這不就是地獄門嗎?怎麼辦呢?我現在要墮入地獄受苦了!」比丘說:「這是你的業感,你應該忏悔,我現在教你念四句偈語,你至誠去念,就可以不墮入。」于是教他念:「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他聽了馬上懇切去念,忽然地獄門空去不見了。本來這個人已死去,忽然複生,如大夢方醒,睜眼看見眷屬等,正在圍繞痛哭,他便把自己死後的情形,告訴大衆。後來他親自往廟宇中禮佛,酬答地藏菩薩救他的深恩,並請問廟宇的出家人,這四句偈出于何經典?經出家人指示後,才知道是《華嚴經》中的偈。
從此以後,放蒙山之前,就先念這四句偈,稱爲破地獄真言,因爲這首偈語有破地獄的力量。但是這首偈語,是否念它就可以把地獄念空呢?可分二方面說,可念空,也不可念空。就是看我們的心至誠與否,如果我們口念心不念,就不可以把地獄念空;如果我們口念心也念,當然可以念空。或者有人再問:「現在我們放蒙山的人,不出四衆弟子,但仍然不能把地獄念空,豈不是不及上面所說的作惡人嗎?」我們要知道:作惡人念這首破地獄真言時,他已經到地獄門口,心情焦急恐懼,已達極點,所以他的至誠懇切,不是一般人所能及,因此一念,就把地獄門念空。好像一個人跌水中,大聲呼救,有人趕忙來救他,自然把他救出水面。如果佛弟子,能專心至誠去念,功力當然比作惡人來得大;如果不用心念,縱使佛弟子,也得不到感應。上面就是第一種意義,證明心力不可思議。
第二種意義,是說我們一心具足十法界。釋迦佛把凡夫聖人,共分爲十類,也就是十個界限,即六凡和四聖。六凡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四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我們一心中,怎樣能具足十法界呢?是說如果我們想成佛,心念佛,將來可以成佛,心變爲佛。如果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修六度萬行,則菩薩法界現前,心變爲菩薩。如果想了生脫死,出離叁界,念四谛法,變爲聲聞。念十二因緣法,乃變緣覺。如果心念十善法,修四禅八定,命終生天,乃天法界。心念叁皈五戒,乃念人法界,現在是人身,將來也轉生爲人。如果念十種善法,但瞋恨心重,人我是非,動不動發脾氣,乃念阿修羅法界,將來成爲阿修羅。如果作十惡業,糊糊塗塗,力量並不大,將來就轉生畜生。如果作十惡業,平平常常,力量不十分強盛,將來墮在餓鬼法界。如果作十惡業,力量甚大,將來就墮在地獄中。因心念十惡業,即是念叁惡道,所以將來墮在叁惡道中。十惡業有上、中、下叁品,因此將來墮在叁惡道中,也有地獄、餓鬼、畜生的分別。
上面所說,乃一心具足十法界的道理,我們心念哪個法界,就生那個法界。心雖然具足十法界,但一法界顯現時,九法界就隱沒。譬如作惡業甚重,地獄法界現前,其他九法界,就隱而不現,因爲心是地獄之心,心力關系,很快就墮在地獄道中。因此念佛,就是修行成佛的法門,我們念佛就可以顯佛法界。這樣念一句佛,心中顯一下佛法界,念念念佛,念念顯佛心,即是念念佛法界顯現。我們能夠精進用功,佛法界念念不斷,久而久之,念成功夫,非成佛不可。因爲如是因,感如是果;念地獄因,成地獄果;念佛因,自然成佛果。
「以攝心專注而念,爲下手方便。」我們念阿彌陀佛,要專心注意去念,乃口念心去觀照。「念佛是從心不從口」,如果口念心不念,則心沒有變佛心,因力量是在心中,不是在口中,心力不可思議的緣故。我們一方面口念佛號,一方面耳朵去聽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每一字都聽得清清楚楚,再用心觀照,這樣就可以把妄想降伏,因爲妄想是我們念佛的一大障礙。
有人說:「我念佛很至誠,一面念,一面觀想,不念佛時,煩惱還少;愈念佛,煩惱愈多,這是什麼緣故呢?」要知道,這是初下手用功應有的現象,是好的現象,不要害怕,不用懷疑。因爲我們本有煩惱,潛伏在八識田中,平常沒有用心念佛,沒有刺激煩惱種子,煩惱就不會發生現行,我們不知道,以爲煩惱少,其實煩惱很多,自己沒有覺察罷了!現在用功,八識田中的舊煩惱種子,受到刺激,于是就生現行,所以這煩惱,不是現在加上,而是原來有的。譬如:晚上佛前的桌上,有很多垃圾,我們沒有開燈,就說桌上很幹淨,其實是不見,並不是沒有垃圾。後來把燈打開,才發覺原來桌子這樣骯髒,我們趁開燈見到的時候,趕忙把它抹幹淨。所以最初念佛,用功多,妄想多,是一個好現象,是應有的境界,不要害怕和懷疑,我們只要認真去念,由念佛的力量,心中的舊妄想,慢慢就會減少。
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心力不可思議,相信心具足十法界,念一句佛,即一佛法界現前,佛法界現前,其他九法界就隱沒。我們什麼時候成佛?什麼時候轉凡成聖?就是從念佛的時候,開始成佛,念佛的時候,開始轉凡成聖。所謂「一念一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一念佛,心就可以一念與阿彌陀佛相應。念念阿彌陀佛,念念與阿彌陀佛相應。如果是利根的衆生,則可頓然成佛;如果是鈍根的衆生,也就慢慢成佛。要知道,這是佛告訴我們的,佛告訴我們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是不會打妄語的。世間的正人君子,尚且不妄語,何況出世間的大聖人──佛陀呢?所以我們只要專心注意去念佛,將來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說:「以攝心專注而念,爲下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