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日與母親節重作區隔了。
更有人酸溜溜地說:“到底是誰在主導這件事?”但那能怪我們嗎?當日在艱苦的奮鬥過程中,這些在意“主導權”的人在哪裏?相形之下,大師又是如何地不計排名順位,不計本山利害,義無反顧地偕同我們年輕人一齊沖刺的呢?他根本沒向我們談到“誰來主導”的難題,卻以無私與至誠的人格,感動了我們,讓我們自然地將後續的主導權交到他的手上的。
總的來說,那次的佛誕運動,內有自己人扯後腿,說風涼話,甚且還有人夜奔敵營,向政客們交心表態,外有異教徒用盡所有手段暗中抵製,要不是大師出面力 挺,一方面以佛光會成員的實力展現,讓官方不得不盱衡時勢,順水推舟,另一方面也走訪一貫道、道教與天帝教等本土宗教領袖,感動到他們出面表達支持立場,我們還未必見得能得到這樣的成果呢!
聲援廢除八敬法運動
對女衆,星雲大師一向就是仁慈而平等對待的。他常常向南傳國家的僧衆提議恢複比丘尼戒的傳承,而且相當肯定女衆在佛教中的貢獻。老實說,沒有女衆,就沒有佛光山,也就不會産生今天舉世聞名的國際佛光會。他在行動上也锲而不舍,于八十六年在印度佛陀成道處的菩提伽耶,聯合南傳上座比丘,爲女衆舉行了比丘尼戒的傳授。
今年叁月底,弘誓文教基金會爲印順導師之九六嵩壽,舉行“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研討會,適逢達賴喇嘛于是日來臺。由于海峽兩岸佛教近年對尼衆的箝製加劇,而藏傳佛教亦在保守僧侶的阻撓下,遲遲不得恢複比丘尼製度。筆者認爲:時機業已成熟,于是將印順導師“五十七年前就已提倡男女平等”與達賴喇嘛無法恢複比丘尼製度的困境兩相提比,一方面呼籲達賴:盡速恢複比丘尼製度,另一方面,則于臺灣發動“廢除八敬法運動”。這樣一來,社會各界叫快叫好,卻也引起了嗣後佛教保守派對筆者的全面反撲。當其時,諸山長老之中,只有星雲大師公開地在媒體上支持此一運動,而且坦然宣稱:“佛光山是全世界最大的比丘尼教團,沒有比丘尼就沒有佛光山。”
比較起其他長老法師的表現,大師的開明、公道與勇敢,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得五體投地!難怪一向對佛教界批評甚爲峻厲的江燦騰教授,忍不住對大師致以最高的推崇雲:“當時在臺灣佛教界的大師級前輩中,唯有佛光山的開山祖師星雲長老能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在第一時間內即公開呼應臺灣現代比丘尼此一追求佛教兩性平等的合理訴求,真不愧一代大師,值得後輩們的景仰贊歎!”
支持製訂宗教團體法
今年五月,宗教團體法的製定,開始引起了教界的關注。筆者原本無意關切此一議題,卻因爲看不慣某佛教單位用種種不光明的手段(如黑函诋毀與黑道恐嚇等),將該法之草案講得極其不堪,意圖挑唆佛教法師居士上街頭反對立法,筆者唯恐這樣不負責任的煽動行爲,讓佛教平添社會的惡感與鄙視,于是站出來卯上了他們,當他們于公聽會上動用人海戰術時,筆者責備他們道:“如果這樣,趕明兒我們也請佛光山的法師們來,把整個樓層坐滿如何?”
後來中時晚報以四版頭條刊出此一新聞,翌日的日報跟進報導,將所有黑幕來個大曝光,連該單位在北部國家公園內的大違建使得兩位比丘做了锒铛入獄的“人頭”,也都被有心記者挖了出來。該單位之氣焰頓挫,後續的小動作就沒敢再如此明目張膽了——當然,诋毀他人名節的黑函還是不斷四處散發,但已極少法師願意給他們利用了。
大師看到了報導,打電話來垂詢關切,並贊許筆者的勇敢。不但如此,他還慨然提供臺北道場的會議廳,與中華佛寺協會合辦了一場“宗教團體法研討會”,討論過程一切透明化,讓記者們自由旁聽。這對佛教建立“立法共識”,以及爭取媒體與官方的同情瞭解,至關重要。是日政府官員與媒體朋友,看到教界法師是如此理性地在討論法案,而且不斤斤于本位利益,于是減少了許多因某單位興風作浪,而對佛教所平添的誤會與惡感。
俠情正氣,沛乎蒼冥
筆者認真思想起來,幾番投入護教事業,都還是因爲星雲大師以佛光會龐大成員的實力,挺身義助,才得以順利完成。筆者以此常自谑是“狐假虎威”,浪得虛名;也常感恩地自忖:若無愛教心切的星雲大師,不計本山利害以拔刀相助,筆者可能連性命都早已無存,更遑論成就那幾樁難度極高的護教事業!
大師平日矢志“給人歡喜,給人信心”,願作衆生“不請之友”,自然流露的是極其寬大、慈和、溫煦、雍容的氣質,但是在幾次大師義助護教的事件中,對映于其他諸多教中名僧的涼薄、怯弱、退縮、把持私利、谄媚官方、落井下石,筆者更見證了大師的另一面,那就是“時窮節乃現”的風骨,是生命深層無比的正氣俠情,相信那應是源自于對佛法的敬信與忠誠,也源自于對一個晚輩無條件的慈憫護念!
茲當大師七五華誕前夕,筆者主動向永芸法師表白:想寫一篇文章,記述與大師的幾段法緣,讓世人知道:大師的功業,絕不僅只于建立了無遠弗屆的國際佛光會;大師的人格偉大,更表現在“不計本山利害,存念全體佛教”的光風霁月!這一面向,經常是被佛教中人忽略,甚至故意诋毀而加以扭曲的。
懇祝大師爲法爲衆生而常住世間,嵩壽無疆!
九十年八月叁十一日 于尊悔樓,時禁足中
——刊于九十年九月八、九日《人間福報》副刊
《俠情正氣,沛乎蒼冥——記述幾段與星雲大師的深厚法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