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教徒是內教徒,是向內觀察,那我們爲什麼還要做功德?
答:佛教徒是以觀察自心爲主,但並不是專注內心就可以,而是要檢視自心情緒的起伏,如此便會發覺自心的貪瞋等煩惱非常粗重。如果已經沒有貪瞋等煩惱,表示已經成就,便不需再做功德。可是,目前我們還是會讓負面情緒去影響或傷害別人,即使明知很多行爲不好,還是會去做,因而傷害很多其它的生命。所以要清淨虧欠衆生的債務,就要往外對衆生做功德來償還。例如,假設罵人,對方當然會不舒服,那要如何償還這個虧欠呢?這時就可以多講好話,以此彌補所造成的傷害。也就是說,因爲自己曾向外傷害別人,當然就要往外做功德,以彌補這些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