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之王——噶陀寺 (六)
甯瑪巴噶陀傳承開山祖師 旦巴德協
之二
尋找噶陀、建寺
叁十六歲時,他回到家鄉,當地山神出來迎接。在山神爲他傳法之後,便離開家鄉,與侍從多傑蔣參尋找噶陀。當他們到達噶陀山下,一個名叫河坡的村莊時,村莊裏的永中唐塔之處,有座苯教寺廟的上方,出現了女護法吉祥天母,慈悲地指引他噶陀的方向,說:兒子啊!往那邊去吧!
他順著吉祥天母指示的方向往前走,看到十叁個小男孩在牧牛。他問小男孩們:噶陀在那裏?小男孩一起指著對面的山丘。他依著指引前行,而後在森林中,找到大石上天然的「阿」字與「嘎」字,並看到狀似獅子的山上,有一個玉湖。當他走到毗盧遮那大師修行的陽促足閉關洞時,山洞旁邊湧出了泉水。
之後,在河波地區有位千戶長給盧,很佩服他的修行,但因爲當地很多人信奉苯教,所以並沒有大規模信仰他。後來因緣成熟,給盧成爲他的功德主。漸漸地,他的弟子像上弦月一樣由少漸增,對上師的虔誠越來越深,願意幫他興建寺廟,祈求他常住于此聖地。
當建廟的工程進行時,被苯教供養的山神多念知道了,趁他正傳授《勝樂密續》時,于夜晚幻化出人形,設障礙,破壞工程。第二天清晨正下著大雪,旦巴德協帶著侍者金剛柔和、比丘登波去尋找山神的足迹。他見到山神的足迹進入一顆大石頭內,便將石頭穿通兩孔,用繩子綁住,而這正巧是山神的鼻孔。他要弟子拖著大石頭(山神),弟子一面拖,他一面用鞭子打,在石頭上留下一條一條的鞭痕,一直打到寺廟旁的溪水邊。山神苦不堪言,最後被他調伏,誓願守護噶陀。如今,大石頭仍在原地,石上鞭痕依稀可見。
往後,弟子和聽法者與日俱增,多達千人以上。他們白天修廟,晚上聽法;一面聽法忏悔業障,一面苦修建廟。所有的工匠、石匠和工藝匠,也日以繼夜地盡心修建噶陀寺。
噶陀寺自公元1159年起建,曆時兩年,至龍年完成。寺廟開光時,燦爛明亮的天空突然出現彩虹,如帏幔的光環層層團團罩住整個噶陀,空中飄蕩著美妙的音樂和法器之聲,衆多鮮花五彩缤紛,如雨灑落。種種瑞相,顯示著所有智能本尊真實住在噶陀。衆人見到這稀奇吉祥的瑞相,無比歡喜雀躍,因被吸引而忘了身心所在!
弘法教化群生
當時由藏區各地,大理、麗江等地隨其受戒僧人,共有四千余人,成立了許多僧團,修顯宗、時輪金剛、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及吉祥幻化等法門。楞王(格薩爾王的後代)請他去楞地,並贈予他格薩爾王大臣甲查的盔甲。
他的威勢日益增大,因而令苯教徒不滿,于是在一個稱爲甘蔔的山洞修黑咒詛他。但黑咒被吉祥天母反咒,山上的大石頭壓下山洞,壓死了苯教徒,他便用手指在大石頭上劃下一個十字金剛杵。這塊石頭目前仍然存在,名爲「埋下八人的大石」。
于此同時,河坡的酋長給律、西夏的達增王、麗江的大理王、嶺王,以及岡波嘎列、東威卡、嘉絨等地區的部落王,都對他十分恭敬並供養。
四十歲時,他在噶陀寺成立講經院、閉關修行院,作「秘密總集」大修法,參與的比丘人數,多達兩千以上。他于夏季專講顯密經論,冬季傳授灌頂、口傳。在叁年期間,教導學生如何閱經、辯經、聽經、講經、學習因明、工明、醫明、心算學、律論、般若、中觀、《俱舍論》、《菩提道燃燈論》、大威德金剛、薩迦道果、噶舉那諾六法、大手印、時輪金剛等等新派的續部、修行方法及灌頂口傳,以及傳授舊譯甯瑪巴的經、續幻、心叁部,心部、法界部、訣竅部等等灌頂口傳。針對各種不同根器的衆生,他一天可以教授十叁種不同的法!
他于一生中教導無數弟子,並寫下弘揚經律論之相關典籍、修行見地、修法儀軌、言行記載、詩詞歌賦,到勸化人心等等衆多的論著,總計有十九函之多,豐富浩瀚,令人贊歎。然而因物換星移、滄海桑田,著作至今所余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