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憨山老人夢遊集第31-35卷▪P16

  ..續本文上一頁醒魚龍。潛消鬼怪。拄撐如意雙眼空。十方世界無遮蓋。莫道春風處處同。冰枯雪老寒岩在。

   又。

   定乾坤眼。如懸寶鏡。有臨之者。妍[娟-月+蟲]莫遁。倒握太阿。與人不吝。魔外撄之。喪身失命。無手行拳。拳不在手。無舌解語。語不在口。須眉略露。其形似有。若扣其中。自不能剖。

   又。

   面如月。心似鐵。短發長髯。豐神自別。拳頭一捏雙眼空。脊梁才豎諸緣歇。槌碎金剛圈。圓成甘露滅。十方世界沒遮攔。一道神光閑不徹。蓦地相逢鼻孔酸。心中有痛難分說。

   又。

   通身血汗。如獅搜絆。迸斷情根。卸卻重擔。外雖城府。內無崖岸。兩眼睜睜。只見者漢。

   雲棲大師贊

   乘願力來。居堪忍界。開淨土門。了慈悲債。建光明幢。禀金剛戒。八十年余半利生。臨行落得空無礙。若識吾師住世心。是則名爲觀自在。

   又。

   我觀大師。渾身活潑。諸毛孔中。光明透脫。不見面目。如何描摸。縱饒畫得。畢竟不著。晏坐如空。說法如風。捕風捉影。不得其蹤。聞空中風。見水中影。多少癡人。開眼打盹。

   又。

   以空爲居。以慧爲命。入衆生心。行普賢行。不論鱗甲。羽毛。同入平等法性。一味慈悲。十分清淨。若問吾師甚法門。此中叁昧明無诤。

   又。

   心若空中月。形如鏡裏像。此是吾師四十年。隨順衆生真榜樣。

   又。

   其容寂。其心密。無內外。不出入。百千叁昧。眼裏空花。一切行門。空中鳥迹。不信分身萬象中。癡人卻向毫端覓。咦。

   無明和尚圓相贊

   久向無明名。未識無明面。突出大好山。千裏遙相見。生涯在钁頭。說法如奔電。提張沒弦弓。慣用石鞏箭。只要射個人。應弦早奔竄。忽撞頑石頭。镞羽一齊陷。抛出鐵渾淪。見者絕思算。此是吾師老面皮。相看只許言前薦。若問當陽向上機。雲山滿目難分辨。

   無邊和尚贊

   刹海無邊。一塵不立。腳跟到處。因緣會集。隨身叢林。家常茶飯。來者充足。任意幹辦。一蹋吳江。刹竿才豎。龍象奔騰。全無回互。雙徑雲生。單傳月朗。誰人大呼。師答其響。于一毫端。現寶王刹。八十八代。都沒合殺。道運全機。賴師一撥。鼻孔半邊。誰曾摸著。

   清涼山空印法師贊

   金色界中。常隨萬衆。唯師匡徒。潛施大用。五頂峰高。經行顧注。萬壑風猋。法音彌布。遊寂滅海。坐雜花林。如師子戲。顧欠頻伸。名聞九重。風清寰宇。十方歸依。如海吸水。形不象心。真不混俗。但見其皮。誰得其骨。法幢既傾。教網不密。師振其綱。如天絲織。哲人往矣。寂寥千載。天實生師。儀形未改。千尺寒岩。萬年冰窦。我居其前。師蹑其後。我以業驅。師以願持。炎涼雖異。此中不移。劫火洞然。冰枯雪老。幻翳既除。空花亦了。浮雲散盡碧天高。一輪明月當空皎。試問金剛窟裏人。前後叁叁是多少。

   又半身贊。

   問者老漢。從何處來。不知爲甚。滿面塵埃。千尺冰雪凍不死。[堊-王+田]得一半令人猜。可怪獅子項下鈴。自系自解真奇哉。

   紹覺法師贊

   以法爲身。以慧爲命。以叁界爲家。以衆生爲性。其形骸也槁木。其叁昧也無诤。火宅寒灰。塵勞冰阱。以城市爲山林。從語言入正定。故熾然常說而不休者。以智海橫流自不能禁。無怪乎阿師口門不正。

   靈徹法師贊

   骨崚嶒。心寥廓。鼻孔昂藏。眉毛卓索。湛若碧沼青蓮。挺若長松孤鶴。舌根不動語如雷。時人莫道無言說。

   自光長老贊

   從金剛窟。來王舍城。更無別事。只爲衆生。一身叢林。十方粥飯。來者同餐。不分主伴。以無我心。作衆佛事。遇緣即宗。平等無二。若求其真。真不在此。但看現前。即真佛子。

   大歇耆年贊

   蚤年即知離俗。老年方能出家。以漚和爲妙行。以佛事爲生涯。五濁世中。了無半點挂礙。清淨界裏。只有一朵蓮華。此便是優婆塞衆中第一作家。

   定宗老宿贊

   少入千佛岩。即依千佛住。起坐常不離。人不知其故。雖過八十年。猶是最初步。步入雜華林。始是歸家路。

   雪峤山主贊

   坐斷雙髻峰。捏出秤椎汁。打破金剛圈。咬碎鐵栗棘。幾番凍餓死複生。剛博得些閑氣息。不是殺父冤仇。爲甚著者死急。落得一條性命。卻又東抛西擲。走向雙徑峰頭。不解埽蹤滅迹。露出者個形容。也是眼中著屑。縱饒雪上加霜。須知炎天赫日。試看端的。橫眉鼈鼻。杜鵑聲裏雨如煙。東風吹落花狼籍。赤腳鬔頭下翠微。相逢誰是真相識。

   靈霄峰梵懷慧山主贊

   從空中來。求實處住。故向淩霄。別行一路。身已在空。足未離地。若欲超然。必須粉碎。雲山滿目。葛藤不少。雖無幹絆。終是纏繞。一物不將。只須放下。小處不存。乃見其大。不向外求。不從人覓。本有現前。一切真實。知見消亡。玄妙不立。一念直透。銀山鐵壁。

   衲雲師贊

   其脊如鐵。其心如空。一衲如雲。萬事如風。早入方山之室。晚荷清涼之宗。老而愈壯。淡而不窮。非窟中萬人之一。安得振如此之高蹤。是以思之而不見。寫之而難形容。依稀仿佛。似池上放牛之翁。

   虛谷公贊

   外若浮雲。中如谷神。心爲常住。故以爲身。七十九年若夢。百千億劫如生。[堊-王+田]得一片清淨田地。傳之子子孫孫。咦。珊瑚樹上撐明月。海底波斯夜嚼冰。

   月岸公贊

   其出也不來。其沒也不去。生平觌面。人無覓處。雲駛月運。舟行岸骛。咦。一聲長嘯海空秋。金烏夜半啼天曙。

   雪嶺公贊

   面如滿月。骨似冰雪。望之棱棱層層。其中必定崎崎崛崛。咦。白雲橫斷曉峰青。杜鵑啼徹春山血。

   澹居铠公贊

   骨棱層。心寥廓。氣昂藏。機活潑。那一半。沒描摸。佛祖郎當。衆生絡索。拌命橫身一力擔。不負家傳者一著。

   自贊

   看教不徹。參禅未瞥。一味癡憨。十方蠢拙。沒量如空。剛腸似鐵。且喜早入寒岩。滿拌放身休歇。忽遇一陣黑風。飄墮羅刹鬼國。抛入大冶紅爐。擲向炎方火宅。仰仗佛力加持。者條性命拾得。滿面風塵。一腔冰雪。不爲行腳操方。多是疇償夙業。就中一片苦心。開口向人難說。只待龍華會中。那時方才明白。縱饒描寫將來。不是娘生骨血。

   又。

   坐楞伽山。踞磐陀石。聽海潮音。入無生國。早從金色界中來。老年誤作雷陽客。馬後驢前。風餐露食。曆窮火聚刀山。且喜幹戈甯息。感荷 君恩複放還。一條性命拾得。翻身直上萬峰頭。晝夜打眠無閑歇。衆魔心空。諸佛耳熱。時人若問個中機。鼎湖山上雲長白。

   又。

   形似片雲。太虛不住。來去無心。隨風一度。坐鼎湖之高峰。笑曹溪之露柱。任他苦海波翻。自信肝腸鐵鑄。回看火宅炎蒸。何似白雲深處。

   又。

   爲僧久慣。還俗了欠。習氣難忘。修行不辦。幸入 聖天子大冶紅爐。鑄成一個生鐵羅漢。抛向火宅炎荒。大似镬湯爐炭。煉得通身骨肉镕。剩得慈悲心一片。深知恩大莫能酬。要報須憑真實願。

   又。

   心非在家。形還混俗。眼裏有珠。胸中無物。聞名時是是非非。見面後嚷嚷咄咄。任他描寫百千般。只有一點畫不出。

   又。

   非俗非僧。不真不假。肝膽冰霜。形骸土苴。一味癡憨。萬般潇灑。若不是 聖天子破格鉗錘。如何得隨伴著將軍戰馬。看他別有一種精神。恰不屬之乎者也。

   又。

   拄杖長戈。體盂刁鬥。一等生涯。何分妍醜。但看水月空華。此外于吾何有。

   又。

   少小自愛出家。老大人教還俗。若不恒順世緣。只道胸中有物。聊向光影門頭。略露本來面目。須發苦費抓搔。形骸喜沒拘束。一轉楞伽一炷香。到處生涯隨分足。

   又。

   心不在發。形不在僧。人不足道。名不足稱。百無可取。一味可憎。忍辱法門。唯此獨能。

   又。

   愛山不高。愛水不深。僧不去發。俗不冠巾。文不識字。武不談兵。實無可取。虛有其名。此個沒用頭阿師。只宜貶向雷陽隊裏。著他驢前馬後。者一著最能。

   又。

   獨行獨坐。快活無那。凡事無心。佛也不做。萬裏雷陽。一擲便過。若有相逢問是誰。兜率殿中第一座。

   又。

   心不在道。形不入俗。腳無幹絆。口無拘束。如風行空。如響答谷。一味癡憨。千般埋沒。幸籍菩提樹一枝。此生千足與萬足。

   又。

   少小出家。老大還俗。裝憨打癡。有皮沒骨。不會修行。全無拘束。一朝特地觸龍顔。貶向雷陽作馬足。而今躲懶到曹溪。學墜石頭舂米谷。

   又。

   此老無狀。是何模樣。打之不痛。抓之不癢。罵之不羞。謗之不枉。兀坐不會參禅。一味胡思亂想。作佛無分。作祖有障。只好發付無事甲裏。做個老軍隊長。

   又。

   俗不知名。僧不在數。佛祖隊裏不容。衆生界中不住。白手操戈。赤身露布。怕死入地無門。要活上天無路。都道是沒伎倆的阿師。誰知是不識字的大措。

   又。

   霜鬓鬔松。冰心冷淡。鉗口結舌。奔雷卷電。作東西南北之人。受百千萬億之難。號是憨僧。呼爲鐵漢。形影相看瘴海濱。莫道斯人無侶伴。

   又。

   出世六十年。當軍叁千日。住山二十秋。畢竟沒巴鼻。爲僧不解修行。涉俗又無拘忌。是何等業緣。作者般蟲豸。最喜是一片癡心。把佛祖門庭。當自己家事。煩惱無邊。苦海無際。曆盡風波。隨行逐隊。荊棘林裏橫身。戈戟場中作戲。到如今不肯回頭。閻老子豈不生氣。想待彌勒下生。那時方才理會。咄。春山夜雨子規啼。聲聲叫人且歸去。

   又。

   其狀龍鍾。其中空空。佛祖界中不住。衆生隊裏難容。諸緣不會。一法不通。只將尋常茶飯。當作豎立門風。枉費癡心沒底。落得煩惱無窮。不若貶向無生國土。披白雲以高臥。抱明月而長終。一切不顧。依稀成就個真正憨翁。

   又。

   爲六祖而來。因讓師而去。來去雖似奔忙。法門本來無住。只爲撐支父子門庭。不是妄生閑氣。曆盡艱難。參殘竹篦。落得滿面風塵。當作西來祖意。到底一片金剛心。尚留再布曹溪地。

   又。

   兀兀無知。百無所思。全沒伎倆。一味憨癡。豈是人天眼目。原來粥飯阿師。只有一種奇特處。皎皎月上珊瑚枝。

   又。

   曾向缽中。見有萬衆。問是文殊。被他掉弄。直到五臺。親承奉重。聞說淨土法門。恰似開眼作夢。想是此老前身。今日重來打哄。

   又。

   七十年來。夢遊人世。隨身叢林。空花佛事。不顧危亡。全無避忌。一朝觸犯龍顔。拶得虛空粉碎。擲向萬裏炎荒。依舊逢場作戲。只至弓折箭盡。那時方才歇氣。而今正眼看來。落得一覺熟睡。

   又。

   月挂長松。影沈秋水。有相可窺。無物堪比。不可得而親。豈可得而取。引萬裏之長風。縱洪波之一葦。大似少室岩前。不是毗盧城裏。清絕塵埃。了無渣滓。聲吼泥牛。花開碓嘴。從他相識滿乾坤。脫體承當能幾幾。

   又。

   如鏡現像。似雲浮空。虛谷聲響。止水魚蹤。有眼不見。有耳如聾。既無可以贊歎。又何可以形容。喚作一物即不中。此其所以爲憨翁。

   又。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不設城府。全無崖岸。氣蓋乾坤。目撐雲漢。流落今事門頭。不出威音那畔。無論爲俗爲僧。肩頭不離扁擔。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覺場小販。不入大冶紅爐。誰知他是鐵漢。只待彌勒下生。方了者重公案。

   又。

   五臺冰雪枯。東海波濤惡。炎荒瘴疠深。曹溪緣分薄。只待心疲力倦。赤身走歸南嶽。七十峰頭睡正濃。醒來兩眼空落落。坐倚長松獨自看。白雲一片生幽壑。

   又。

   不屬聖凡。本來面目。從何處來。向毫端出。水澄月照面。雲開山露骨。要知淵默雷聲。大似響傳空谷。有人若問西來的意。但向伊道即心即佛。

   又。

   面闊口窄。眉橫鼻直。任爾描模。全無氣息。文彩未露時。那個知端的。不向人天路上來。問君何處曾相識。

   又。

   此老其中。空無一物。不聖不凡。非心非佛。兔角杖撈水月蹤。龜毛繩縛虛空骨。喚作憨山則背。不喚作憨山則觸。仔細撿點將來。恰以枯樁榾柮。只是別有一種惺惺。畢竟描模不出。咄咄咄。月落不離天。鳥歸樹上宿。

   又。

   坐五臺之冰雪。聽東海之波濤。飲炎荒之瘴毒。臥南嶽之高峰。拈雙徑之竹篦。吹雲棲之布毛。且看者些行腳。恰似月上松梢。若問大人作略。全沒半點。求其衲僧巴鼻。絕無一毫。只有一副肝膽。痛癢不在皮毛。再叁扪摸。仔細抓搔。求之不得。切處難撓。且道畢竟如何。咦。巫峽猿啼霜夜月。斷腸聲使夢魂銷。

   又。

   四十七年前。曾向江心住。今過七十二。重來第二度。如空雲去來。竟莫知其故。相逢舊時人。請問歸家路。識破夢幻身。便是第一步。若問末後句。看燈籠露柱。

   又觀海圖贊

   巨石長松。洪波冥壑。仰之彌高。望之彌闊。中有一人。神情軒豁。時聽潮音說普門。親證耳根真解脫。

   又行腳贊

   錫杖無環。草鞋沒締。十方往來。隨足所至。世出世閑。兩不相似。水月道場。空花佛事。若問生涯。如是如是。

   胡中丞像贊

   僧不僧。俗不俗。一樣心腸。兩般豐骨。若問宰官比丘。恰似生米作粥。今朝狹路相逢。依舊二叁如六。不拘南北東西。觸著如釘入木。往來生死路頭。不知何處歸宿。但願同生兜率天。此心千足與萬足。

   王宗伯像贊

   水月襟懷。空花眼界。鐵石肝腸。風雲氣概。記得未入胞胎。不是者個褦襶。就中沒處描模。看來有些古怪。當初不合杜口毗耶。今日卻來酬償夙債。塵勞中轉無盡*輪。毛端上現百千叁昧。舍己爲人。將金博塊。時人盡道宰官身。我說是名觀自在。

  

《憨山老人夢遊集第31-35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