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自然與因緣的無常
無常,不受時間的約束,沒有空間的限製,凡是屬于實體的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我們幾乎可以這麼感覺到,一增一減、一消一長,一存一亡,刹那就是無常。
◎劫數的無常
以時間上來看,所有劫數的變化增減,都是無常。最初劫,天空沒有日月,當時的人,身上都會發光,可以在空中行走,身高好幾十裏,以甘露爲食,生活幸福又美滿。後來因爲衆生心生煩惱,不善之業漸漸增加,人的福報逐漸遞減,壽命也越來越短,各種疾病、戰爭、災害隨之而起,一直演變成這個時代的現象。
未來當人壽剩下十歲時,疾病、戰爭種種災害肆虐猖獗,遍布各地,大多數的衆生會因此而快速死亡,人類甚至瀕臨絕種,只會剩下少數一些人。一直到在彌勒菩薩的化身教導人們斷除殺生之法後,人的福報才會慢慢增加,從十歲、二十歲漸漸增長到八萬歲時,彌勒菩薩會示現成佛出世,大轉*輪。
這樣的增減循環,反複十八次以後,會有勝解佛出世,他住世的時間是前面賢劫千佛的總和,利益衆生的事業也會勝過千佛的事業,但這一劫最終也會消失,不會永存。所以說,人類所存在的時間劫數也是無常的。
◎大自然的無常
大自然的四季,時時都在無常的變化中。春天來臨時,春雨如甘露綿綿而下,枯槁的樹木都發出了綠色的嫩芽,大地一片青蔥翠綠,百花齊放,處處花團錦簇;夏季豔陽高照,百花爭奇鬥豔,綠草如茵,青山翠嶺,生氣盎然;秋風一起,花兒開始凋謝,草木枯萎,大地蒼茫,一片蕭瑟,灰石黃土,掩蓋高山叢林;冬季降臨,寒風刺骨,大地一片冰雪,這時連一朵春天的花也找不到,連一片夏天的綠葉都看不到,冰凍的氣候還會凍死許多牲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樹木又重新長出嫩葉綠枝,但是,這片嫩葉已經不是去年的嫩葉了!
大自然一年四季就是這樣循環,和衆生在輪迴中生老病死的循環一樣。
◎國土、家庭和人生的無常
昨天的事,到今天會發生變化;今年的事到明年也會不一樣。萬事萬物,時時刻刻,刹那刹那,都在變化之中啊!
從國家的曆史上來看,每個國家在各朝各代所建立的衆多莊嚴的宮殿,所征服的廣闊領土,所統治的無數人民,隨著朝代的改換,國運的興衰,宮殿多成了廢墟黃土,所有輝煌燦爛的事迹,都灰飛煙滅;偉大的帝國到現在只留下曆史古迹和文物,讓後人研究考證和欣賞。就連我們曾經生活過的城市也是這樣,小時候的故鄉,所住過的鄉鎮,常去的寺廟等等很多的建築物,長大以後,回去探望時,很多街道和外觀都改變了。
從時間上來看,每個家庭代代相傳,從祖先們傳到現在,除了現在活著的親人以外,所有的祖先不是都往生了嗎?甚至這一生和我們最親的父母兄弟姊妹,也有人很早就離開人世的,只是死亡的次序不一樣而已。在變化不定的人生中,自己身邊的父母、兄弟姊妹、夫妻、親戚、朋友,這些因緣都會隨著無常變化,和我們聚散匆匆,分分合合,相聚時的快樂時光是很短暫的。
不只是家庭和國家的曆史是這樣無常,個人人生的際遇也是一樣。人都是在悲歡離合、苦樂不定中,度過一生。在這一生中,有的人前半生富貴,後半生落魄;有的人前半生貧賤,後半生卻很安樂;有人前半生被人瞧不起,後半生可能是讓衆人依賴的人;有的人前半生是衆人敬仰的大文豪、大學者、大富翁、大成就者,到了下半生,有可能是人見人厭的流浪漢。種種盛衰隨著因緣和福德的變化,一生起起伏伏。
◎無常的種種形式
一.生必有死
有生必有死,所有人,乃至一切衆生,在死亡來臨的時候,除了痛苦之外,沒有一點快樂可言。一切財産、親友、眷屬、榮譽、權勢、仆人、飲食、衣服、住屋豪宅種種,都無法帶走。
縱然是有成千上萬個弟子的上師,往生時,也帶不走一個弟子;縱使是擁有全世界所有資産的富豪,死亡時,也帶不走一針一線。不管活著時候,長得多麼英俊美麗,多麼可愛活潑,穿多華麗的衣服,享用多美味的飲食,高居多大的官位,死了以後,都是一具屍體,人看人怕。很多人活著的時候,以爲家人、朋友的幸福和快樂,都必須倚賴他,不能缺少他,誰知道他死後,家人親友很快將他的屍體火化埋葬,他也只能孤伶伶一個人獨自漂泊在中陰間,除了可以依靠生前修持的正法之外,別無所依。
二.積必有盡
凡是努力積聚的財富權勢,都有散盡的時候。有的統治大半江山的皇帝,因爲改朝換代,變成新朝的囚犯;有的富翁,青年時期意氣風發,享用豐饒,下半生因爲種種無常,淪爲貧民;有人前半生坐擁權勢,後半生受仇敵陷害,淪爲階下囚。榮華富貴實在不長久,有許多現實環境活生生的例子,讓人感歎。
叁.合久必分
人與人的聚會和合,終將分離。就算是爲了弘法所舉行的大法會,一時聚集十方信衆。最後法會結束時,終將各自分散。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現在的師徒、道友、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夫妻、朋友、主仆等等關系,不管多親密,都不會永久在一起,終會因突然的因緣或死亡的來臨而分散。所以大家現在朝夕在一起生活,不要惡言相向,要互敬互愛,和睦共處。
四.堆必有倒
所有堆砌成的建築物,寺廟、宮殿、高樓大廈等等都會有倒塌的時候。有的因年代久遠而倒塌,有的因戰亂而化爲灰燼,有的因人爲破壞而被摧滅,種種因素讓華麗的建築、繁榮的都市或幽靜的村莊消失。所以我們對舒適的房子,便捷的城市,甚至莊嚴的寺廟,都不用依戀,心當依于法而修。噶當派對修行有四依處:“心依于法,法依于貧,貧依于死,死依幹壑。”就是提醒我們時時心要依于法,了知無常。
五.高必有墮
所有權高勢重的人,最後也會遇到無常而下臺。我們看到在國王、總統、教主、尊者身旁的官員、眷屬或執事者,沒有一個人是恒常不變的。有時身居高位的法官也會變成犯人,人生起起伏伏,高高低低,沒有定數。唯有修持正法,得到圓滿果位,才能超越興衰的命運。
六.冤親無常
我們今生的親人可能是過去世的冤家;現在的仇敵,在過去世可能是我們的親人,冤親關系只看這一世是不准的。如果以這一世來看,雖然親如父母兄弟姊妹,或是夫妻好友,一旦在金錢財産或感情上起了糾紛,親朋好友關系也會破裂,心生瞋恨,甚至反目成仇,更嚴重的會互相殘殺,致對方于死地,這種親友就像敵人一樣會傷害人;而我們原先以爲的仇敵,也許因爲某些緣故,反而成爲好朋友,來往密切,猶如親人。這樣細細思考,在輪迴中,在現實裏,冤親的關系隨時在變化,沒有一定的啊!對于冤親應該要平等看待。
七.苦樂無常
苦樂是無常的,許多人上半生幸福美滿,財富充足,下半生貧窮落魄。有人上半生貧窮痛苦,下半生富裕快樂。不用看一生的變化,有時一天之間,早上還高高興興的,下午或晚上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哭哭啼啼的;或是昨天還愁眉苦臉,今天就眉開眼笑的也很多。所以說,世間的苦樂是無常的,不要患得患失,對于一切,不要貪著,應該將心念放在出世法上。
八.賢劣無常
聰明賢能和愚笨低劣也是無常的。許多人聰明能幹、博學多聞、勇敢善辯,當福報將盡的時候,做事常常遇到障礙,思惟開始顛倒,受人侮辱輕視,最後一無所有。有人沒有什麼學識,見識狹窄短淺,可是因爲積善福報成熟,財富增加,漸漸受人重視,反而成爲人人尊敬的對象。有些人上半生積極追求佛法,下半生拼命累積財富;有的是上半生持戒清淨的法師,下半生子孫滿堂。
無常不是只往壞的方向變化,例如,原本是作惡多端的人,一念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會成爲大成就者;有人上半生造惡業,下半生專修正法而成就,像密勒日巴尊者的一生,就是這樣。所以說,賢劣是不定的。
有人表面上行善,也有一點出離心,大部分的人都當他是大善人,如果他沒有反觀自心,以爲許多功德主,許多弟子或金剛師兄弟都尊敬他,對他恭敬頂禮,自認爲已經有點成就而心生傲慢,爲所欲爲了,這就真正的著魔了。
在沒有斷除我執,沒有證得無我空性,沒有證果之前,所有賢能愚劣的外相都是暫時的。我們現在雖然得到上師和師兄弟的助緣,可以聽聞修行正法,但是我們都還是凡夫身,思惟和心念都不穩定,不堅固,經常都會受業力的左右轉變。所以,想想古往今來,十方叁界,一切都是無常的時候,我們應當要專注在正道的修法上,不要費心在無益于超越生死輪迴的事情,空過此生。
◎無常的死亡因緣
無常所顯現出來的負面現象,大多是死亡、毀滅與消失。死亡是如此無常,死亡的時候,只能一個人孤獨地面對。不論是多麼偉大,多麼有名的人物,或是沒沒無聞的販夫走卒,死亡都是無分別,一視同仁地降臨,只是有時間、地點和死亡因素的不同。
一.死亡的因素
衆生有種種不同的死亡因素,有的因爲年老而死,有的因不同的疾病而死,有人因爲大自然的災害,如水災、風災、地震等等而死亡;比如,大地震一來的時候,許多房屋頓時倒塌,道路橋梁斷裂,山丘崩移,平常美麗的村莊都市,成爲人間煉獄。很多人突然刹那間死掉,在我們的身旁消失。
有的人遭受不同的意外,如溺斃、火災、車禍等等而死;有人因遊戲運動,如登山、飚車、遊泳等等而死;有人因爲食物中毒而死,有人因過度追求財富名譽而死;有人工作過度,過度勞累而死;有人因犯罪而被處死;有人被謀害而死;甚至有人不愛惜生命,自殺而死,種種死因,難以計數。
二.死期不定
人類對自己生命的長短很難預知。有人還沒有出生,就死在母胎中;有的一出生就死亡;有些是學習走路時夭折;有時是在青少年時不慎死亡;有人在壯年時死亡;有人于老年時衰竭而死。種種死期,各人不定。
叁.死亡的地方
每個人對自己死亡的場所也無法預知。有人安享天年,壽終正寢,死在家中。有人長期臥病,死在醫院;有人發生車禍,死在路上;有人因墜機在空中死亡;有人遇到海難,死在海中;有人客死他鄉,無人收屍;種種死處,無法預料。
既然死緣不定,死期未蔔,死處無定,所以我們應當時時警惕,趁早修行啊!
四.祈求庇護
在古代,人死亡以後,比較不像現在社會處理屍體的方式文明,屍體常被丟棄在荒郊野外,或用天葬等等方式處理。當屍體被丟棄的時候,就成爲狐狸、猛犬和禿鷹等野獸爭奪搶食的食物。這些情形,也許在某些地方還存在,但是對多數人而言,不太能想象。
不管死亡的因素如何,屍體如何處理,死亡之後,會進入死亡的中陰,「中陰」就是「中有」。在中陰的境相中,一般人心中沒有佛法可以依靠的時候,就會非常恐懼,感覺到恐懼的人,是平常沒有修行的人,所以,這時一定要轉念向蓮花生大師祈禱,向龍欽巴大師祈禱,向吉美林巴大師及所有傳承上師祈禱,請求他們的加持和庇佑。
◎日常生活修無常
一.現實即無常
以上所講的無常,包括宇宙的無常、六道衆生的無常、佛菩薩肉身的無常、聖賢的無常,還包括人世間因緣、大地萬物和死亡的無常等等,既然無常隨時都存在,不論我們現在享有多少的名聲與財富,享受多少的溫情與快樂,如果知道無常是這麼迅速,又無法避免的話,那就要常常提醒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不值得爲擁有財富與權勢而驕慢,不要沈溺在世間的幸福與快樂中。
以前的修行人,每天晚上睡覺時,都會以無常作警惕,不知道自己明天還會不會醒來?當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就會很高興,很感恩,知道自己還活著,還有生命可以修行。如果我們以修行人自居的話,就要時時警覺無常,在食、衣、住、行之間,不要忘記修行。
二.念念觀修無常即供養十方諸佛
釋迦牟尼佛說,如果時時修無常,把無常的觀念放在心中,念念無常,就已經等于供養了十方諸佛菩薩,十方諸佛菩薩會因爲你對無常的修行,而感到高興。常修無常觀的人,會得到佛菩薩無上的加持。在所有佛法的修行中,無常觀是最殊勝的。對于無常和死亡,有徹底認知的人,自然會生起不退轉的信仰,在正法中不間斷精進;所有成就者都是因爲對無常清楚的理解,和深刻的體悟,才得到圓滿的成就。
《大圓滿前行 第五章 思維壽命無常 第二節 自然與因緣的無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