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廣釋》思考題
『因果不虛』
第64節課
252、意惡業分爲哪幾種?請一一說明。其分別會導致什麼過患?
253、衆生的邪見無量無邊,歸納起來可攝于哪兩種邪見中?請詳細說明各自的定義。爲什麼說它不是正見?
254、在對待其他宗教的問題上,我們應持哪種態度?若想在別人面前成立前世後世、因果不虛的道理,前提必須要樹立什麼觀點?請說明理由。
255、爲什麼說在十不善業中,殺生和邪見最爲嚴重?你對此有何體會?
第65節課
256、十不善業的異熟果是什麼?它有哪兩種劃分方式?
257、現在許多人肆無忌憚地造惡業,不擇手段地賺錢,從而獲得了不錯的名利,那麼這種現象是否有違因果規律?請說明理由。
258、什麼是同行等流果?什麼是感受等流果?請舉例說明二者的差別。
259、殺生、不與取的感受等流果分別是什麼?你從自他身上能發現這些規律嗎?
第66節課
260、請引用《華嚴經》的教證進行分析,邪淫、妄語、離間語、惡語、绮語、貪心、害心、邪見,分別會招致什麼樣的感受等流果?你自己如今正在感受哪些?
261、現在社會上,很多夫妻關系都非常緊張,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明白這個道理,對你有哪些幫助?
262、我們今生在遭受一些痛苦時,應當以什麼心態來面對?如何將其轉爲道用?
263、你平時喜歡給人起外號嗎?看到身體有缺陷的人時,你對他們有起碼的尊重嗎?通過學習這節課,你以後會有哪些改變?
第67節課
264、什麼叫增上果?它是不是指所造的業會成熟在外境的地水火風上?爲什麼?
265、十不善業、十善業的增上果,分別是什麼樣的?請一一說明。
266、如今天災人禍頻頻不斷,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應當從何處下手?你對此有哪些看法?
267、若想受持十善戒,應當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倘若不能全部受持,那該怎麼辦?你是如何受持的?
第68節課
268、佛教徒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爲什麼?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269、一切爲業之自性,是否就是“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請談談你對它的理解。
270、爲什麼要重視業因果之理?假如你周圍的人對此根本不相信,你打算如何說服他們?
271、佛陀在成佛之後,還感受了哪些果報?這是往昔什麼業力所致?明白這個道理,對你有何幫助?
第69節課
272、“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會被外道打死,這說明了什麼?它是什麼業緣所導致的?這對你理解“神通抵不過業力”有哪些幫助?
273、有些人認爲,佛菩薩感受果報只是顯現,並不是真實的,故無法證明因果不虛。你認爲這種觀點對嗎?爲什麼?
274、明白一切都是業的自性後,對你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有什麼助益?請具體舉例說明。
第70節課
275、爲什麼說就算行善、造惡很微小,最終成熟的果報也不可思議?請引用教證、公案進行分析。
276、翳羅葉龍王的故事,揭示了什麼道理?明白這些對你有何幫助?
277、我們平時所造的業中,哪些是善、哪些是惡,這取決于什麼?若是如此,那麼能否單憑表面來判斷一個人?爲什麼?
278、密宗中有雙運、降伏,這些在顯宗中有嗎?這是佛陀的教言嗎?請詳細說明理由。
第71節課
279、十種不善業中,哪些可以開許,哪些不可以?爲什麼?請詳細說明。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280、現在許多人請客時,常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你對這種現象如何看待?
281、修持佛法的過程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奔公甲的那些故事,對你有何啓示?
第72節課
282、有些人沒學佛還挺好,學了佛倒百病叢生、萬般不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你周圍有這種人,你會怎麼安慰他?
283、因果中雖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在現實生活中,爲什麼會有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樂的顛倒現象?請詳細談談你的理解。
284、在修行過程中,見解和行爲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請從凡夫、聖者的側面分別說明。
285、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麼隨時隨地調伏自心的?請從早晨、白天、晚上叁個角度來闡述。
286、什麼是四種厭世心?通過學習共同四加行,你有哪些明顯改變?今後打算如何修持?
『解脫利益』
『依止上師』
第73節課
287、什麼叫解脫?若想獲得解脫,必須具備哪些因?最終能得到什麼樣的果?
288、依止上師有什麼必要?這是否只是藏傳佛教的特色?請說明理由。
289、我們在依止上師之前,應當如何觀察上師?尤其是密乘上師,必須具足哪些法相?假如你認識的人,不觀察上師就隨便依止,你會怎麼做?
290、什麼叫四攝?請一一解釋其具體含義。
第74節課
291、哪些上師是不能依止的?請一一說明其法相。你是否曾遇到過這樣的上師?通過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292、爲什麼說上師是真正的佛,只爲了利益衆生才示現爲人的形象?顯宗對此是否承認?你對此能否生起定解?
293、爲什麼說對具德上師無論結上善緣、惡緣,皆可成爲解脫之因?請談談你自己的理解。
第75節課
294、什麼叫依止上師?哪些是錯誤的依止方法?該以怎樣的方式依止上師?
295、我們依止上師的數量,應該是一位還是多多益善?爲什麼?
296、作爲弟子,應當具備哪些條件?並請以比喻進行說明。對照自己,你能做到哪幾條?
297、弟子要以哪叁種方式承侍上師?其中,上師最歡喜的是什麼供養?這種供養包括哪些內容?
第76節課
298、如果上師的行爲變化莫測,沒有一定之規,弟子應當如何理解?
299、有些上師的行爲特別低劣,作爲弟子應當如何看待?這能否一概而論?請從兩方面進行分析。假如你遇到這種上師,你會怎麼做?
300、關于密宗的降伏、雙運,能從道理上說得過去嗎?請引用教證、公案具體說明。
301、善星比丘的故事看似好笑,但哪些方面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你自己有什麼體會?
302、倘若對上師很難産生清淨心,這時候該怎麼辦?
第77節課
303、平時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我們有什麼需要值得注意?請一一說明。你以前沒有做到哪些?
304、倘若有人誹謗上師,對上師有邪見,你與這種人應當如何交往?爲什麼?
305、不與破誓言者爲伍,這是否不慈悲?請說說你的看法。
306、對待金剛道友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請用比喻加以說明。你能做到多少?
第78節課
307、學了這麼多節課,你是否認識到了《前行》的重要性?以後打算怎樣重視前行?
308、上師在弘法利生時,作爲弟子,應當如何隨喜、承事、供養?這樣會有什麼功德?
309、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時,有何關鍵竅訣?以此類推,你還能想到什麼?
310、如果自己不修,只把解脫的希望寄托在上師身上,這樣做對嗎?在中陰時,怎樣才能得到上師的救度?你准備以後如何串習?
第79節課
311、依止上師時,顯宗與密宗的上師法相和要求各不相同,簡而言之,我們應當依止什麼樣的上師?爲什麼?具有這樣的條件容易嗎?請說明理由。
312、我們沒有神通的話,如何判斷上師是否具足菩提心?觀察上師比較保險的方法是什麼?
313、怎樣才能遇到跟自己有緣的具相上師?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314、遇到具有法相的上師後,如何才能讓自己與上師心心相印?你是怎麼做的?
第80節課
315、常啼菩薩是怎樣尋求智慧波羅蜜多,並依止法勝菩薩的?從這個公案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今後有何打算?
316、我們求法的目的是什麼?在此過程中,假如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該如何面對?
第81節課
317、通過學習那若巴依止聖者帝洛巴的公案,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爲這是神話故事嗎?爲什麼?
318、作爲弟子,對上師的教言應當如何對待?請從依教奉行、置之不理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第82節課
319、通過了解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師所經曆的苦行,你有哪些感觸?
320、馬爾巴上師爲什麼處處刁難米拉日巴?你在依止上師時,倘若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能做到多少?
第83節課
321、請引用公案說明,如果對上師不恭敬,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假如上師有些地方不如你,你應該如何對待?
322、爲什麼說上師的恩德勝過佛陀?對于這種說法,別人若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解釋?
323、通過學習這一品,你都有哪些收獲?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324、爲什麼說修共同加行很重要?你以後打算怎麼修?
《《前行廣釋》思考題 第64~83節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