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一百零二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回家又問母親:“父親到底是什麼種姓?”母親說:“是賣香的種姓。”他又去賣香,生意比較好,每天賺得八個嘎夏巴供養母親。(他剛開始還比較孝順。我們有些人也是如此,在某種程度上,對父母比較可以;但遇到另一種情況時,就開始不孝順了。因此,以父母作爲對境,我們常造些黑業與白業交雜的花業。)那些賣香的人,又同樣禁止他賣香。

  母親又告訴他:“你父親是賣衣服的種姓。”他又去賣衣服,每天賺得十六個嘎夏巴交給母親,賣衣服的人又禁止他賣衣服。(他比較累啊,剛做一個生意,又要全部放棄,重新從零開始,很不容易。)

  母親又告訴他:“你是賣珍寶的種姓。”于是他又去經銷珍寶,每天賺得叁十二個嘎夏巴也供養母親。

  後來,當地的其他商人告訴他:“你是赴海取寶的種姓[3],理應去從事自己的行業。”

  他回到家中,對母親說:“我是商人種姓,所以一定要赴海取寶。”

  母親說:“雖然你是商人種姓,但你父親和祖輩全是因爲去大海取寶而喪命的,如果你去,也定是死路一條。千萬不要去,還是在本地經營買賣吧!”

  可他執意不聽,准備好赴海所需的一切資具。臨行時,母親實在難以割舍,不肯放他走,一邊扯著他的衣服,一邊哭泣。

  他怒氣沖沖地說:“我今天要去大海取寶,這時候,你卻這樣不吉祥地哭哭啼啼——”說完用腳狠狠地踢母親的頭,然後一走了之。(我們即生中若有類似的行爲,自己一定要忏悔!)

  在海上航行的過程中,船只毀壞,所有人沈入海中,大多數已命絕身亡,而他抓住了一塊扁木,漂到一個海島上。那裏有座名叫歡喜的城市,他來到莊嚴、悅意的珍寶宮殿,裏面出來四名美麗的天女,鋪設柔軟坐墊,供上叁白叁甜。當他准備出發時,她們告訴他:“如果繼續前行,千萬不要向南方走,否則會有災難,很危險。”

  但衆生業力現前時,別人怎麼勸也沒用。他沒有聽,仍舊前往南方,來到比前面歡喜城更爲莊嚴的具喜城,有八名美貌天女如前一樣恭敬承侍,並對他說:“不要朝南方走,否則會有災難。”

  但他還是不聽,繼續向南方走,到達比具喜城更圓滿的香醉城,有十六名美女前來迎接承侍,又告訴他:“不要向南方走了,否則會大難臨頭。”

  可他仍然向南方走去。來到一座高聳入雲的白色城堡——梵師城堡,有叁十二位美麗天女迎接他,鋪設柔軟坐墊,供上叁白叁甜,對他說:“住在這裏吧。”然而,他卻仍舊想走。臨行之時,天女們又告訴他:“如果您非要走,萬萬不要再向南方去,否則定會大難臨頭的。”

  但他無論如何,偏偏就想往南方走,于是繼續向南方走去。(這也是被業風吹動,身不由己。就像有些修行人,讓他呆在這裏,好多道友勸,有些上師也勸,但他就像發瘋了一樣,非要離開。到了最後,他才後悔莫及。)

  到了一座高入雲霄的鐵建築門前,有一個赤目凶惡的黑人,手持長長的鐵棒。他問黑人:“這屋裏有什麼?”黑人沈默不語。

  他已經習慣了,覺得裏面會有美妙的天女、宮殿、叁白叁甜等,很舒適、很快樂。于是就走了進去,結果看到有許多同樣的人,嚇得他毛骨悚然,口中喊著:“罪過罪過,她們說對了,真的出現災難了。”

  他一邊想,一邊身不由己走進那座建築物中,只見有一個人正在遭受鐵輪在頭部旋轉的痛苦,白色的腦漿四處噴射。他問:“你造了什麼業?”

  那人回答:“我曾經用腳踢母親的頭,現在感受這一業力的異熟果報。你爲什麼不在梵師城中享受幸福快樂,反而來此自討苦吃呢?”

  他想:“那麼說,我也同樣是由這種業力牽引而來到這裏的。”

  緊接著從空中傳來“願束縛者得解脫,願解脫者受束縛”的聲音,頃刻之間,鐵輪飛轉直下降落到他的頭上,他也如那人一樣白色腦漿四處噴射,感受了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以此爲緣,他對與自己同樣的一切有情,生起了強烈的悲心。

  (人在感受痛苦時,有時候很容易産生悲心。那天有個喜歡打獵的人,以前用槍殺了很多鹿子、獐子、豺狼等,後來他不幸翻車,整個腳幾乎全部斷了。他到天全縣醫院做手術時,醫生沒有打麻藥,他在感受極爲難忍的痛苦時,想起以前每次都用槍打斷野獸的腳,它們刺耳的慘叫聲,一直回蕩在耳邊。此時他才明白:“過去我根本沒想過那些野獸也有痛苦,今天我在活著的時候,果報就已經現前了。”他一邊忍著痛苦,一邊念金剛薩埵心咒——這是我熟悉的一個人,他跟我這樣講的。

  其實,人在快快樂樂時,很難想到這些;只有當痛苦降臨到了頭上,才發現這是自己的惡業所感,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原來我脊椎不好時,醫生給我做小針刀手術。我在最疼痛的時候,突然想到:“我前世會不會當過西班牙的鬥牛士?經常把劍插在牛背上,所以今天也被人用錐插入我的脊椎。”也許是真的吧,我當時就這樣想的。)

  他想:“在這個輪回中,還有許多像我一樣用腳踢母親的頭而感受此苦的衆生,願所有這些衆生的痛苦,都成熟在我身上,由我一人來代受,願其他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再感受這樣的痛苦!”

  (輪回是痛苦的本性,只要身處于輪回中,即使你再有錢、再有地位、再有才華,也肯定要感受種種痛苦。此時,這樣觀想非常重要。)

  他剛剛萌生這樣的念頭,鐵輪便騰空而起。盡管他對母親造了惡業,但依靠一刹那的善念,馬上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了,在空中七肘高處相安無事,享受快樂。

  

  父母是相當嚴厲的對境,對他們稍有不敬或欺辱,這種業就很難消盡。

  《佛本行集經》中也講了,有一對母女去牧場,用兩個桶裝牛奶。裝滿之後,大桶由女兒背,小桶由母親背。在途中,母親再叁催女兒快點走,說路比較危險,擔心會有不測。女兒背著大桶特別累,對母親生起了嗔恨心,就騙母親說:“我要去方便一下,馬上就趕來,您先幫我背著這個大桶。”然後她故意慢慢走,讓母親背著兩個桶,走了六拘盧舍[4]。這個女兒,就是耶輸陀羅的前世。以此果報,耶輸陀羅懷胎六年,才生下羅睺羅。

  佛陀在這部經中也說:“所有諸業,非是虛受,隨造善惡,還自受之。”所以,我們所受的苦樂之報,並不是平白無故的,而是自作自受,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業和惡業,就會在輪回中感受相應的快樂和痛苦。

  因此,大家對父母這樣的嚴厲對境,一定要有恭敬心,經常承侍供養,有時間就跟他們聚聚。佛陀在《本事經》裏也說:“諸有樂福人,應尊重父母,禮拜修供養,敬愛親近居。”然而,可能是種種原因吧,現在人對父母一般不理不睬,真正孝順、聽話的子女,實在少之又少。其實,父母是非常嚴厲的對境,對此務必要值得注意!

  ◎ 自他相換菩提心可迅速清淨罪業

  匝哦之女的公案歸根結底,就是告訴我們,依靠發菩提心,現前的惡業也能清淨。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也講了一個這方面的故事:民國時期,有個人叫徐蔚如,他得了脫肛病,非常嚴重。每次大便之後,必須休息一刻鍾,等肛門慢慢回去,才敢動。民國八年正月,他大便之後,有急事刻不容緩,馬上就坐車出門,結果病發特別嚴重,肛門永遠回不去了。他在七天七夜中,痛如針紮,無一刻停息。他先是通過念佛對治,但病痛不見減輕。于是他發大菩提心:“這個病如此痛苦,願我多承受點,其他人不要得此病!”接著至誠念佛,慢慢就睡著了。醒來後,他發現病竟然痊愈了,而且從此斷根。

  依靠菩提心的力量,減輕今生來世痛苦的公案,實際上數不勝數。古人在這方面記錄得非常好,但現在人因爲信心不足,對佛陀的加持、菩提心的威力、信心的感應,幾乎沒有什麼體驗。就算有一些,也很少落在文字上,這是相當可惜的!

  ◎ 自他相換的竅訣極爲難得、殊勝

  自他相換的菩提心,是我們修行中必不可少的究竟正法。往昔噶當派的格西們,也將它作爲修行的核心。

  從前,噶當派有位恰卡瓦格西,他對新舊派的衆多教法,以及因明經論,無不精通。一次,他來到甲向瓦格西家中,看見他枕邊有一個小經函,就順手打開翻閱。當看到其中的一句“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他覺得實在太稀有了,于是便問:“這是什麼法?”

  甲向瓦格西告訴他:“這是朗日塘巴尊者所造的《修心八頌》中第五頌的後半偈。”

  他又問:“那麼,誰有這一竅訣的傳承呢?”(不管是什麼法,不管是哪個上師造的竅訣,它的傳承都很重要。)

  甲向瓦格西說:“朗日塘巴尊者本人有。”

  聽到此話,恰卡瓦格西迫不及待地想求此法,于是立即起程,前往拉薩。

  到了拉薩以後,數日之中,他一邊轉繞覺沃佛像,一邊打聽消息。一天傍晚,從朗塘地方來了一位麻風病患者,恰卡瓦格西向他詢問朗日塘巴尊者的消息。

  他告訴格西:“朗日塘巴尊者已經圓寂了。”

  (他聽到的消息很不好啊!我原來也對一位格西很有信心,一直求求求,讓父親帶我去見。結果到了他門口時,聽說格西昨晚剛剛圓寂。我非常傷心,當時我12歲。)

  格西問:“誰是尊者的繼承人呢?”

  那人說:“向雄巴格西與多德巴格西。但他們二人關于誰做法主之事,意見不一。”

  實際上,那兩位格西並不是爲了爭取自己做法主,發生爭執造成意見不合的,而是互相推讓法主之位。(他們《修心八頌》修得太好了,已經沒有世間八法了,都不願意當法主,只想承侍別人。)

  向雄巴格西對多德巴格西說:“您年長,經驗豐富、德高望重,請您做法主,我會像恭敬朗日塘巴尊者一樣恭敬承侍您。”

  多德巴格西說:“您年輕有爲、學識淵博,理應住持寺廟。”

  二位格西本是這樣互相觀清淨心的,但恰卡瓦格西卻誤聽成他們爲爭當法主而不和,心想:“他們肯定沒有此法的傳承,現在誰還會有呢?”

  (恰卡瓦格西造過一個《修心八頌》的講義,不是很廣,只是字面上的解釋。他在開頭也說:“我第一次對噶當派的教法生起信心,就是因爲《修心八頌》。”我原來想翻譯它,但一直沒有時間。其實,學習恰卡瓦格西的這個講義,加持肯定特別大。)

  格西到處詢問,有人告訴他:“夏日瓦格西有真正的傳承。”于是他便前去拜見。

  當時,夏日瓦格西正爲數千僧衆,傳講衆多經論。恰卡瓦格西聽了幾天,但對自己所求的法,格西卻只字未提。(昨天也有個居士對我說:“我是來這裏求大圓滿的,但聽了好幾天的課,您對大圓滿一個字都不提,您可不可以給我講一點啊?”)

  他想:“不知這位格西到底有沒有此法的傳承?應當問清楚。如果有傳承,我就住下;假設沒有,我就離開。”

  一天,在夏日瓦格西繞塔時,他來到格西面前,將披單鋪在地上,請求格西在此稍坐片刻,自己有一問題請教。(一般來講,在路上擋著不是很恭敬的。)

  上師說:“尊者,您有什麼未能解決的事情?我是在一墊上圓滿一切所願的。”

  恰卡瓦格西說:“我曾看見“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的法語,這一法與我的心很相應,不知此法深淺如何?”(他明知道這個法很殊勝,此時卻明知故問。)

  上師說:“尊者內心與此法相應也好、不相應也好,如果不想成佛,就另當別論了,只要想成佛,那麼此法必不可缺。”

  他又接著問:“請問,您有此法的傳承嗎?”

  上師說:“我確有此傳承,這也是我所有修法中最主要的法門。”

  (法王如意寶曾要求:我們學院所有的人,都必須背誦《修心八頌》、《佛子行》、《叁主要道論》,不管到哪裏去,都要經常帶著。這幾部法,加上法王造的《勝利道歌》,我講過很多次了,文字雖然不多,但卻是竅訣中的竅訣,若能經常讀一讀,會有種不可思議的加持。這種加持一旦融入心,修什麼法都很容易。否則,你只是表面上懂些理論,修行是很難成功的。)

  他請求道:“請尊者賜給我傳承。”

  上師說:“如果您能長期住在這裏,我可以傳給您。否則,光是呆一兩天就走,可能不行,這個法需要長期修行。”

  于是,恰卡瓦格西在六年中,依止了夏日瓦上師。這期間,上師唯一傳授《修心八頌》,他也是一心專修。最後,完全斷除了珍愛自己的執著。

  

  斷除我執非常非常重要,我執沒有斷的話,就像《華嚴經》中所說:“若計有我人,則爲入險道。”當然,這樣的法,具善根的人才會有興趣。《十誦律》也說:“聖人不樂惡,惡人不樂善。”惡人對善法沒有興趣,聖人對惡法也沒有興趣。所以,對自他相換菩提心的教授,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産生信心和歡喜心。

  修了這種菩提心,今生中可以祛除病痛、解除憂苦。我本人對此就有很深的體會,覺得自他相換非常靈,比什麼吃藥打針都好。當然,吃藥打針也需要,但在此過程中,你可以經常修自他相換。

  有時候我覺得生病也是件好事,沒有生病的話,就不會有機會修自他相換。只要一痛苦、一生病、一遇到違緣,對它就能想得起來。而且,降伏鬼神、魔障等,再也沒有比這更殊勝的竅訣了。所以,我們應隨時隨地將珍愛自己的惡心棄如劇毒,努力修持自他相換菩提心!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爲得普賢殊勝行

  


  [1] 匝哦之女:這屬于印度的一種民俗,爲使自己的孩子活下來,便取不好的名字,或取女人之名。在藏地,也有這樣的習俗。

  

  

  [2] 嘎夏巴:印度貨幣的名稱。

  

  

  [3] 一般來講,這個種姓在印度比較高貴。

  

  

  [4] 一拘盧舍相當于現在的一公裏。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一百零二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