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造的布施、持戒等功德,便摧毀無余。《正法念處經》雲:“嗔爲第一因,令人生地獄。”意謂:嗔恨乃墮入地獄最根本的因。《入中論自釋》當中也講:上品嗔恨墮入地獄,中品嗔恨墮入餓鬼,下品嗔恨墮入旁生。
有些人的脾氣特別大,一爆發脾氣,鍋碗瓢盆全部摔壞。可能這是漢人從小看電影的原因。一般藏人生嗔恨心或吵架時,不會打爛任何東西。其實,也不是這些東西惹的你,怎麼能這樣呢?就像這樣,在一怒之下,便會造下各種各樣的惡業。因此,我們要長期修忍辱心和慈悲心來斷除自相續的嗔恨。尤其學大乘佛法,一定要斷除嗔恨,因爲它會傷害衆生,而傷害衆生在大乘修法中是最大的障礙。
第叁是邪見:所謂邪見,指心裏産生叁寶沒有加持,輪回、因果不存在,佛教所講的道理完全是錯誤的等顛倒之想。
現在人特別相信科學,認爲佛教徒迷信,實際上佛教並不迷信。我以前看過一本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的書,名爲《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其中愛因斯坦說:“完美的宗教應該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個人化的神,無須死板的教條及教義,包含自然現象和精神領域,基于對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經驗而成一體,只有佛教才能符合這些條件。”以前,我曾把這個教證引用在《佛教科學論》中。大家都知道,20世紀和21世紀的人一提到愛因斯坦,都認爲他是最頂峰的科學家,但他卻認爲佛教的精神至高無上,那其他人爲什麼還要說佛教徒是迷信,而産生佛教不合理的邪見呢?
但有些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進入佛門,就像在很多佛教徒的家庭中,有人一直排斥、否認佛教一樣。但以正理能排斥佛教的人,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有遇到過。就是在曆史上,也沒有人能真正站出來說佛教不符合真理,並以辯論獲得勝利。但很多人因爲沒有福報,卻偏偏不信。《妙法蓮華經》中雲:“薄德少福人,衆苦所逼迫,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意謂:缺少福德的人,被各種各樣的世間痛苦折磨著自己的身心,雖然在苦海中如此煎熬,可是他的心卻一直不能轉入正教,而入于邪教的密林,始終執著有無等。
所以,大家應通過真正的途徑——聞思來生起正見。《成實論》中雲:“正見必從聞佛法生,是故應習此佛法正論。”在這方面我也有體會,相信大家通過學習也會有這樣的認識:剛開始學習佛法時,對佛教徒的很多行爲都接受不了,對很多道理疑惑心也特別強,但通過學習衆多佛教經論,自相續的邪見、成見、惡見全都蕩然無存,正見的太陽也從心底的東山上升起來了。這不僅遣除自身的愚癡黑暗,還照耀整個世界,給芸芸衆生帶來光明、快樂。
對當今時代來講,具足正知正見、斷除邪見非常重要。而斷除邪見需要聞思佛法,也可學一些科學和哲學的道理。當然,科學和哲學只能說到佛教的皮毛,並不能解釋佛教的真實意義。在這些問題上,若要廣說則特別多,但今天因時間關系只稍微提及。
以前,絕大多數人都造過很多十不善業,有些以煩惱深重而造,有些因不懂因果而造,有些受外道、環境、教育等影響而造。現在大家在懂得了這樣的真理之後,就要精進忏悔,之後就能得以清淨。《金光經》雲:“何人千劫中,若造嚴重罪,一次極力忏,諸罪得清淨。”意謂:一個人在一千劫中造了非常嚴重的罪業,後來遇到善知識和佛法,在一次機會中,以特別強烈的追悔心忏悔,最後所有罪業都得以清淨。可見,即使造下無邊罪業,只要忏悔,也有解脫的希望。所以,希望大家精進忏悔,以遣除罪障。
總之,大家要精進忏悔十不善業爲主的一切罪障,並勵力聞思修行,爭取在即生中,成爲一個有正信、有正見、有智慧的佛教徒,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中弘揚佛法、利益衆生。
今天就簡單開示到這裏!
附:現場問答
一、問:我剛入佛門,請上師開示人生八苦中的五陰熾盛苦。
答:用智慧詳細觀察,依靠五蘊所作的一切事情,直接或間接都成了痛苦的因。而且,五蘊本身也不離行苦的本性。所以,在輪回當中,五蘊既是苦因又是苦果。這就叫五陰熾盛苦。
二、問:我媽媽信基督,我爸和我信仰大乘佛教,而且都學您傳授的佛法。但我媽媽不讓我們在家裏看您的光碟,不知怎樣才能讓母親轉變?
答:很多家庭都有信仰沖突,尤其在美國和加拿大,因爲人們以前都信仰基督教,後來佛教和其他宗教遍地開花,很多人又有了其他信仰。但想馬上讓一個人轉變信仰,是非常困難的,因爲已經深入腦海、徹入骨髓。
不管怎麼樣,信仰佛教是不能改變的,但要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有些人因家裏反對,或出現其他違緣,修行馬上就退失了。其實不應該這樣,應想辦法堅持修學。如果家裏實在不能學習,也要采取其他方式,只要肯想辦法,方法肯定是有的。
叁、問:我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學准提法門,也生起了一些信心。現在加入菩提小組學習《前行》,也生起了很大的信心。有師兄說:上師要求打牢基礎,首先應把《前行》學好。但我想:如果我把准提法門放棄專門學《前行》,變來變去也不是很好。所以請問上師:我可不可以在學《前行》的同時修准提法門?
答:不管我們現在修學任何法門,只要以前所學的是正道,就沒有必要放棄;如果以前學的不是正道,在遇到真正的教法時就要舍棄。因此,在學《前行》的同時,也可學准提、淨土、禅宗、華嚴等。只不過自己的主要精力和信心,應放在一部法上,否則不一定能做得非常圓滿。因爲,人的精力、智慧、時間等都是有限的。
總之,大家在修學過程中要分主次。雖然從法的本體上講,都是獲得解脫的佛法,並沒有主次之分,但從自己修行的側面來講,還是應分主次,或在時間順序上,先完成一個,再完成另一個。
四、問:我剛皈依不久,老公不信佛,因爲我害怕老鼠和蟑螂,他就殺死了很多。我想問一下: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獲得解脫?
答:雖然不信佛,殺害衆生也會墮入地獄。所以,如果自己有能力就要阻止,若實在沒有能力,也要替他念金剛薩埵心咒等來忏悔。
五、問:我們組有一位學員,他家開了一個餐廳。他要求我們這個學習小組搬到他家裏去,我沒有贊成,他就退下來了。請問上師:這是不是我的過錯?
答:有些佛友從學佛團體當中退下來,這不一定是其他人的過錯,因爲,若有堅定的信心,不管遇到什麼違緣,學佛都不會退。如果自己的信心不穩固,哪怕遇到一點點違緣,也會退下來。
我希望加入學會的人都不要退,否則我也沒辦法度化。如果以見一見面等方式就能度化,那釋迦牟尼佛也不用說:“吾爲汝說解脫之方便,當知解脫依賴于自己。”因此,大家最好參加小組共同學習,否則表面上看來很自由,也不一定是解脫道。因爲,你的修學不正規、不系統。我平時與沒有系統學習過的人接觸,從他們提出的問題、所說的話語中,就能看出他們是門外漢。當然,我並沒有人多對自己有利的心,但從每個人的解脫來講,系統聞思修行非常重要!
六、問:如何在生活中真正發起悲心和菩提心,成爲像您那樣有大智慧、大慈悲的人?
答:我既沒有智慧,也沒有菩提心,應該發願像佛陀和文殊菩薩那樣。
我希望,首先在相續中生起無僞的出離心——時時刻刻都想從輪回中獲得解脫,不願求人天福報,更不願求即生當中的各種名聞利養。然後在相續中生起無僞的利他心——時時刻刻想幫助他人,不願爲自己生起一刹那念頭。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向往的。
七、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在受持八關齋戒時破戒,是否跟《地藏經》裏面“破戒犯齋”的果報相同?第二,因爲聞思較淺,我經常將空性理解爲斷滅的單空,所以有時很懊惱,請上師開示!
答:犯八關齋戒的過失有兩種說法:一種就像《地藏經》裏面所講的那樣,有特別大的過患;另一種認爲,八關齋戒與正式的居士戒不同,它是“一日戒”,所以並沒那麼大的過失。無論如何,只要好好忏悔,犯戒的過失是可以清淨的。
自己對空性理解不深,經常認爲是斷空,這是正常的。因爲對初學者來講,空性就像瓶子裏面沒有裝水的狀態一樣。如果認真學習《入中論》、《中觀四百論》、《中觀根本慧論》等中觀論典,就會知道:單空是不存在的,如果安住在單空當中,這是分別念的行境,根本不是不可思議的智慧。那時對遠離四邊八戲的中觀境界,就生起了真實的定解。
八、問:我接觸佛法不久,佛法方面的知識非常淺薄,但我總認爲,信仰佛教很好,應該不斷努力。當我跟同學及其先生,以及我的兄弟姊妹,談及這個事情時,有80%的人都說:你們是唯心的。因爲我知識有限,經常被他們說得語塞。請問上師:我應該如何應對?
答:佛教既不是唯心主義哲學,也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迷信,它是大智慧、大悲心、大力量的完美結合。
有人認爲,佛教是唯心主義,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爲以佛教最究竟的智慧來觀察,心也是不存在的。雖然佛教唯識宗講萬法唯心造,但這與唯心主義的觀點還是有很大差別,而且唯心主義根本不承認前世後世、因果不虛等名言法則,而唯識宗完全承認。我認爲,你應該廣聞博學佛教的知識,之後就能應答如流。
九、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我父親快七十歲了,很多親戚朋友都鼓勵他辦七十大壽,我對這件事情很苦惱,因爲到酒店裏面去辦酒席,要造很多殺生的惡業,這對父親特別不好。但以佛法說服他們也很困難,不知該怎麼辦?第二,我是否能把您當作根本上師?
答:如果要辦七十大壽,最好不要點殺,否則對壽命、健康都會帶來不利,將來還會墮入惡趣。如果不點殺,吃一點肉食過失也不是很大。
是不是根本上師,主要從自己獲得法利的角度來講。噶舉派和甯瑪派的上師們說:所謂根本上…
《深埋基石 根除十惡》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