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深埋基石 根除十惡▪P4

  ..續本文上一頁師,是指上師的教言融入自心,使自己獲得一定的悟道境界,這樣的上師才是根本上師。而有些教言說:給自己灌頂、講解續部的上師,也是根本上師。

  十、問:現在很多人看到佛教徒拜佛、拜菩薩、皈依、學佛等時,都說佛教是迷信。請問上師:爲什麼說佛教不是無神論?

  答:在究竟觀點上,佛教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從名言當中講,佛教可以叫有神論,因爲承認有諸佛菩薩;從勝義當中講,包括佛菩薩在內的一切萬法都沒有實質,或者說是空性的,這可以叫無神論。雖然與世間說法名詞相同,但實際意義卻有天壤之別。

  十一、問(1):去年在我們公司食堂前面有一堆很大的螞蟻,我就按您教的方法給它們念咒、念皈依,但公司很多人都笑話我,還故意把這些螞蟻踩死、燙死。後來我看到螞蟻、青蛙之類的小動物,就再也不敢給它們念咒、皈依了。不知我有沒有過錯?因爲,我怕它們遭受滅頂之災。

  答:沒有過失,因爲你並沒有傷害它們的心,也怕它們遭受傷害,佛法講“心善地道亦賢善”。所以,將佛法運用在生活當中,需要因地製宜。

  問(2):學佛是否需要保密?因爲別人知道後,在吃飯時會故意夾肉給我吃,還會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之類的話來取笑。雖然我心裏非常希望他們能學佛,能多少品嘗一點佛法的味道,但他們總認爲佛法是唯心主義,是迷信,就算我說服他們了,他們也不會趨入佛法,不知怎麼辦好?

  答:可能你們這裏佛教不是很興盛。如果佛教比較興盛,即使有些人沒有信仰,也不敢說佛教是迷信,否則會有一大群知識分子站出來批駁他,讓他啞口無言。在四川很多地方,因爲信仰佛教的人比較多,尤其是很多知識分子有信仰,誰說佛教是迷信,就會有人當場與他辯論,讓他非常難堪,所以誰都不敢這樣說。

  因此,非常希望我們這裏的佛教徒要認真學習,特別是年輕人。如果我們能說服他們,很多人都不會這樣說。如果自己學得很差,那別人這樣說就沒辦法應對。當然,不講道理就另當別論;如果講道理,我們卻講不出來,那就是佛教徒的過失。

  其實,佛教的真理完全可以說服世間人。我遇到過很多高等學校的教授,甚至很有名氣的科學家,通過與他們辯論、探討,最後佛教的很多道理都讓他們無比興奮、深深信賴。像我這樣智慧不圓滿的人都能說服他們,我們這裏很多綜合素質很高的年輕人,通過學習真理,也能說服身邊的人。

  十二、問:我有時會用強迫或者欺騙的方式,讓自己的兒子學佛,不知有沒有過失?另外,請上師解釋“甯舍生命、不舍上師”的含義。

  答:如果自己沒有自私自利的心,而是爲了利益他人,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合理的。

  在依止上師之前,首先要按照《事師五十頌》所講的內容觀察上師,在確定是具相上師後,應不惜生命依止,具體依止方法在經論續部裏面有宣講。

  十叁、問:這個世界的第一動力是什麼?時間是不是空性的?時間和因果是什麼關系?

  答:不清淨世間的第一動力是無明,有了無明,外在各種現而不實的虛幻現象就會出現。如果能長時學習中觀法門,就能了知器情世界的萬法,顯現的當下都是空性的。比如這個茶杯,雖然我們認爲它實實在在存在,但用中觀的觀察方法進行分析時,並沒有一個瓶子的本體存在,包括量子力學也這樣認爲。因此,你和我在內的一切萬法全部是假相,就像夢中的顯現一樣,全是空性的。

  

  大家剛開始學習,所以氣氛不是很好。希望年輕人要從《入行論》或《大圓滿前行》開始學習,首先要樹立正知正見,老年人應參加淨土班,以念佛爲主。無論是淨土組,還是加行組和聞思組,大家都不要中間隨便退下來,一定要長期修學。因爲,不但學習佛法與否有很大差別,學習時間長短不同也存在著很大差距。希望大家以聞思修行來調整身心、斷除煩惱,這就是報答諸佛菩薩的恩德。

  好,今天很圓滿,很開心!

  --------------------------------------------------------------------------------

  [1] 《十不善業道經》:“此十不善業道,體性是罪。若樂求佛道者,遠離彼過。當如是知。何等爲十?所謂身業叁種,語業四種,意業叁種。于是義中,今當解說。身叁種者,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語四種者,妄言、绮語、兩舌、惡語;意叁種者,貪、瞋、邪見。雲何殺生?謂于有情,率先見已,次審其名,決定欲殺,動身施作,斷其命根。如是五緣,次第具足,成殺生罪,定感彼果。雲何不與取?謂于他物,先窺觇已,而起審慮,決定欲取,動身所作,即盜其物。具足五緣,成不與取罪。雲何欲邪行?于此罪中,而有四類:非處、非時、非分、非往。非處者,謂于諸佛、菩薩、經像、和尚、阇梨、父母所止,或相鄰近,皆所不應;非時者,謂于晝日,或偶月事,懷妊、新産,彼不樂欲,及病惱等,或受淨住八關齋戒,皆非其宜;非分者,謂于面門,及以非道,童男、處女,自執持等,俱不應作;非往者,謂于他妻,及比丘尼、親族、異趣及衒賣等,設自境界,作非梵行,所不應理。如上當知。雲何妄語?謂于見物或他遺墜,審知是已,決定而取,彼若尋求,起虛妄說。具是五緣,成妄語罪。雲何绮語?謂于他人,以染汙心,增飾其非,對彼而說。雲何兩舌?于他所有,隱密等事,以非理言,而作離間。雲何惡語?謂于貪欲和合事相,以雜染言,厲聲而說。雲何名貪?于他財富,及彼受用,起愛樂心,非理希望。雲何名瞋?謂于有情,起忿恚心,而作損惱,及捶打等。雲何邪見?謂無施等,無彼後世,無供養事,無佛世尊、聲聞、緣覺,無罪無福,無所作業,無所受報。如《正法念處經》及余經說,此十不善業道是地獄因,于十善業道應當修學,則于惡趣永不墮落。”

  

《深埋基石 根除十惡》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