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师,是指上师的教言融入自心,使自己获得一定的悟道境界,这样的上师才是根本上师。而有些教言说:给自己灌顶、讲解续部的上师,也是根本上师。
十、问:现在很多人看到佛教徒拜佛、拜菩萨、皈依、学佛等时,都说佛教是迷信。请问上师: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无神论?
答:在究竟观点上,佛教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从名言当中讲,佛教可以叫有神论,因为承认有诸佛菩萨;从胜义当中讲,包括佛菩萨在内的一切万法都没有实质,或者说是空性的,这可以叫无神论。虽然与世间说法名词相同,但实际意义却有天壤之别。
十一、问(1):去年在我们公司食堂前面有一堆很大的蚂蚁,我就按您教的方法给它们念咒、念皈依,但公司很多人都笑话我,还故意把这些蚂蚁踩死、烫死。后来我看到蚂蚁、青蛙之类的小动物,就再也不敢给它们念咒、皈依了。不知我有没有过错?因为,我怕它们遭受灭顶之灾。
答:没有过失,因为你并没有伤害它们的心,也怕它们遭受伤害,佛法讲“心善地道亦贤善”。所以,将佛法运用在生活当中,需要因地制宜。
问(2):学佛是否需要保密?因为别人知道后,在吃饭时会故意夹肉给我吃,还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类的话来取笑。虽然我心里非常希望他们能学佛,能多少品尝一点佛法的味道,但他们总认为佛法是唯心主义,是迷信,就算我说服他们了,他们也不会趋入佛法,不知怎么办好?
答:可能你们这里佛教不是很兴盛。如果佛教比较兴盛,即使有些人没有信仰,也不敢说佛教是迷信,否则会有一大群知识分子站出来批驳他,让他哑口无言。在四川很多地方,因为信仰佛教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很多知识分子有信仰,谁说佛教是迷信,就会有人当场与他辩论,让他非常难堪,所以谁都不敢这样说。
因此,非常希望我们这里的佛教徒要认真学习,特别是年轻人。如果我们能说服他们,很多人都不会这样说。如果自己学得很差,那别人这样说就没办法应对。当然,不讲道理就另当别论;如果讲道理,我们却讲不出来,那就是佛教徒的过失。
其实,佛教的真理完全可以说服世间人。我遇到过很多高等学校的教授,甚至很有名气的科学家,通过与他们辩论、探讨,最后佛教的很多道理都让他们无比兴奋、深深信赖。像我这样智慧不圆满的人都能说服他们,我们这里很多综合素质很高的年轻人,通过学习真理,也能说服身边的人。
十二、问:我有时会用强迫或者欺骗的方式,让自己的儿子学佛,不知有没有过失?另外,请上师解释“宁舍生命、不舍上师”的含义。
答:如果自己没有自私自利的心,而是为了利益他人,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合理的。
在依止上师之前,首先要按照《事师五十颂》所讲的内容观察上师,在确定是具相上师后,应不惜生命依止,具体依止方法在经论续部里面有宣讲。
十三、问:这个世界的第一动力是什么?时间是不是空性的?时间和因果是什么关系?
答:不清净世间的第一动力是无明,有了无明,外在各种现而不实的虚幻现象就会出现。如果能长时学习中观法门,就能了知器情世界的万法,显现的当下都是空性的。比如这个茶杯,虽然我们认为它实实在在存在,但用中观的观察方法进行分析时,并没有一个瓶子的本体存在,包括量子力学也这样认为。因此,你和我在内的一切万法全部是假相,就像梦中的显现一样,全是空性的。
大家刚开始学习,所以气氛不是很好。希望年轻人要从《入行论》或《大圆满前行》开始学习,首先要树立正知正见,老年人应参加净土班,以念佛为主。无论是净土组,还是加行组和闻思组,大家都不要中间随便退下来,一定要长期修学。因为,不但学习佛法与否有很大差别,学习时间长短不同也存在着很大差距。希望大家以闻思修行来调整身心、断除烦恼,这就是报答诸佛菩萨的恩德。
好,今天很圆满,很开心!
--------------------------------------------------------------------------------
[1] 《十不善业道经》:“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其命根。如是五缘,次第具足,成杀生罪,定感彼果。云何不与取?谓于他物,先窥觇已,而起审虑,决定欲取,动身所作,即盗其物。具足五缘,成不与取罪。云何欲邪行?于此罪中,而有四类:非处、非时、非分、非往。非处者,谓于诸佛、菩萨、经像、和尚、阇梨、父母所止,或相邻近,皆所不应;非时者,谓于昼日,或偶月事,怀妊、新产,彼不乐欲,及病恼等,或受净住八关斋戒,皆非其宜;非分者,谓于面门,及以非道,童男、处女,自执持等,俱不应作;非往者,谓于他妻,及比丘尼、亲族、异趣及衒卖等,设自境界,作非梵行,所不应理。如上当知。云何妄语?谓于见物或他遗坠,审知是已,决定而取,彼若寻求,起虚妄说。具是五缘,成妄语罪。云何绮语?谓于他人,以染污心,增饰其非,对彼而说。云何两舌?于他所有,隐密等事,以非理言,而作离间。云何恶语?谓于贪欲和合事相,以杂染言,厉声而说。云何名贪?于他财富,及彼受用,起爱乐心,非理希望。云何名瞋?谓于有情,起忿恚心,而作损恼,及捶打等。云何邪见?谓无施等,无彼后世,无供养事,无佛世尊、声闻、缘觉,无罪无福,无所作业,无所受报。如《正法念处经》及余经说,此十不善业道是地狱因,于十善业道应当修学,则于恶趣永不堕落。”
《深埋基石 根除十恶》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