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悲濟天下 願齊蒼穹▪P2

  ..續本文上一頁多,吉祥的氣息就會在空中不斷流布,這樣人天都會歡喜,世界也得以和平。若光在口頭上說和平、和諧、平等、快樂,而行爲上一切惡業都在造,那衆生得到的感受與期待就會完全不相同,因爲人們的行爲與大自然的規律恰恰相反。

  9. 弘法利生 義不容辭

  可見,在這樣的末法時代,唯一救護世界、衆生的妙藥就是佛法。可是,佛法的精神真正能知道的人卻少之又少。即使有一些人知道,真正行持善法、斷除惡業的人也非常有限。所以,作爲佛教徒,一定要有組織性、包容心和利他心。因爲,佛教不僅對自己的生活、健康、快樂等方面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而且對整個社會、整個世界,乃至人和非人爲主的一切衆生,都會帶去快樂和安詳。因此,已發大乘心的人,不能獨自享用佛法的美味,一定要與衆分享,千萬不能忘記衆生。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承擔一定責任,一定要有弘揚佛法、利益衆生的積極性。

  但很多佛教徒的積極性都不夠,而別的宗教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是什麼樣,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但佛教在全世界卻是最博愛的宗教啊!當然,這並不是因爲我是佛教徒,所以要贊歎自己的宗教。2009年,“國際聯合宗教會”召開了一個會議,與會大衆一致表決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佛教因此贏得了“最佳宗教世界”獎,我在其他課程當中也提及過。

  所以,分析的時候,不管是佛教哪一個層面的內含,都非常完美。對這樣十全十美的宗教的智慧、悲心、力量,作爲佛教徒,千萬不能丟失。就像一個如意寶,已經傳到我們手裏,而我們卻不知道它的價值,把它扔在河裏,那就成了曆史的罪人。如果懂得它的價值,把它放在勝幢上祈禱,並以見證人的身份,將其功德傳揚給周圍有緣的善男信女,那我們所作的事情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因此,我在這裏再叁勸請大家,在短暫的人生中,對佛教這麼好的精神,一定要空出一定時間來獲得它的部分境界。自己真正有了佛教的智慧、悲心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說也好、不說也罷,自己已經知道,佛教對我帶來了人生幸福和究竟快樂。在這個時候,我想我們都會去弘揚或發揚它。

  10. 五濁惡世迫切需要佛法

  否則,在這樣的五濁(劫濁、衆生濁、命濁、煩惱濁和見濁)惡世當中,衆生將更加可憐!

  所謂劫濁,指刀兵、饑荒、瘟疫等災難頻頻出現。如今天發生地震,明天發生火災,後天發生水災……人們都在焦慮著,是不是該我們了?這叫劫濁。

  所謂衆生濁,指衆生都在造惡業,並樂此不疲。大家都看得到,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不管是性格、人格,還是思想、道德都特別差,誰要趨入善良,就會被當作可笑的對境。所以很多學佛、做善事的人,人們都覺得他們太傻了。昨天我在南京大學,很多學生都提及這個問題:我們做善事時,別人總覺得我們的腦子有問題,認爲不應該這樣做。其實不僅南京大學,現在各個大學和各個社會階層中,如果有人行持善法、不做壞事,天天老老實實做他的事情,人們都覺得這個人精神有問題,把他當作植物人或盲目之人來看待。總之,衆生濁是指衆生的心理和身體都已經趨入惡化。

  下面講命濁:大家都知道,現在人的壽命最多七八十歲,很少有人活到一百歲。可能長期吃素、修行很好的和尚會有,前幾天一個人說,四川有一位和尚118歲。一般來講,大多數人六七十歲就OK了,馬上就要離開世間了。但人們認爲,自己活一千年都沒問題,很多爲自己建高樓大廈的人,心裏都在這樣盤算著,非常可憐!

  真的,一觀無常,這些都沒有很大的意義。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悲觀者。《華嚴經》雲:“一切欲樂皆悉無常,虛妄顛倒,須臾變壞。”整個世間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可靠的,包括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這叫命濁。

  所謂煩惱濁,指貪心、嗔心、癡心等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此起彼伏,想在短暫時間中安住都不可能。有些人時刻都在生煩惱,一會生貪心,一會生嗔恨,一會生嫉妒,一會生傲慢,什麼煩惱都在湧現,這就是煩惱濁。

  所謂見濁,指邪見、斷見、見取見等惡見蔓延,而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卻少之又少。有些人雖然生起了正見,但短暫的時間就消失了。

  所以,在這個社會中,很多人都需要正法甘露。如果沒有正法甘露,確實非常可怕。最近發生的無常事例充分說明,人在自然災難面前特別脆弱;即使沒有遇到自然災難,每個人的身體和生命本來就像螞蟻等小蟲一樣,在任何外緣侵蝕下都非常危險。

  那我們這樣的身體、壽命,在短暫的時間中應該行持什麼呢?一定要行持善法。佛在《諸法集要經》中講:“應當行善行,爲二世饒益。”所以,爲了今世和來世得到利益,都應該行持善法。雖然其他行爲對今世有利,比如天天工作,但這只對活在這個世間短短的幾十年有利,過了這一世,你現在忙碌的一切有沒有用呢?絕對沒有用。

  所以,人生當中所作的有些事情,也不是特別有意義。比如,你對生活、感情、財富特別執著,遇到違緣時,也心焦如焚。但再過10年、20年,也許再過1年,回顧當時的心情時,就會覺得那時太傻了、太可怕了,因爲根本沒有必要如此執著,一切皆轉瞬即逝。同樣的道理,即生所作的一切行爲到了後世時,除了善惡業外都不會存在。比如,很多人爲了自己的房子付出了一切努力,但最後自己的房屋卻留在世間讓別人享用,不要說房屋,連自己最疼愛的軀體也會被送到殡儀館處理,而自己的心識卻隨著善惡業在無邊無際的輪回中漂泊、流浪。所以,有識之士都應該爲了長遠利益行持善法。

  總之,我希望我們面對個人和集體的災難時,心要鎮定,即使遇到最大困難,也要依靠諸佛菩薩的加持力和自己的修行力,坦然面對。這樣以後,即生當中的很多違緣都會遣除,且能往生清淨刹土,有諸多必要。這是我今天給大家開示的第一層意思。

  二、簡釋無垢光尊者的發願文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恒常念誦願文》,此願文是無垢光尊者《竅訣寶藏論》中的一個教言,希望我講了以後,在座的各位道友和以後遇到此法的有緣者,都能了解它的意義,並常常念誦,常發這六種願。

  第一願:

  願我乃至生生世世中,獲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發願的時候,內心要想:願我從今生開始,乃至生生世世中,每一世都轉生善趣,且具足七德。哪七德呢?

  第一,種姓高貴。如果種姓不高貴,經常會受到歧視。在世間,若轉生國王、大臣、婆羅門等高貴種姓,或有錢、有勢的家族當中,別人就不容易歧視,自己也非常開心、快樂。

  第二,相貌端嚴。如果在生生世世中,自己的相貌極其醜陋,那誰都不會歡喜。就像《釋迦牟尼佛廣傳》中所講的具有十二種醜相的婆羅門一樣,連自己的妻子都不喜歡。修行人不說長得漂亮,至少也要過得去,所以要發願相貌端嚴。

  第叁,長壽。在生生世世中,要長命百歲,不要來到世間不久就夭折了。我覺得過了70歲就算長壽,如果能活80歲、90歲、100歲,那更好不過。100歲以上,不知生活能否自理,否則也很痛苦。

  第四,無病。活在世間不要有各種疾病,如果經常病魔纏身,今天胃不行、明天肝不行、後天心髒不行,或一會頭痛、一會牙痛,每天都輾轉反側、叫苦連天,那就非常痛苦。我以前看過一位大德的自傳,他很自豪地說:“在我的記憶中,這一世我七德全部具足,只有一次因食物不良拉過肚子,除此之外,從來沒有生過任何病。”但有些人從小身體都不好,生過的病無量無邊,自己都記不清楚,住院的時間也特別長,所以要發願無病。

  第五,緣分優異。在生生世世中,都要具足權力、勢力、能力、福報,而且人格、性格、個性非常好。

  第六,財富具足。在生生世世中,自己的錢財、福德等都很圓滿。有些人很想發心做一些事情,但錢財始終得不到,即使得到,也像餓鬼得到食物一樣,馬上化爲烏有,非常傷心,所以要發願有財富。

  第七,具有智慧。不管是世間的智慧,還是出世間的智慧,都要具足。有些人因爲以前沒有發願,即生當中特別笨,一個頌詞都要記半天,而且記完了以後馬上就忘了,所以要發願擁有智慧。

  有些人說:佛教學得越好,對自己的前途、發展越不妙。其實,佛教特別提倡各方面的功德、福德圓滿,並非有些人所認爲那樣,佛教完全是一種逃避、消極的陳舊思想。除了極個別在山裏修行的上等修行人,像米拉日巴爲代表的藏地部分高僧,和慧能大師爲代表的漢地禅宗主流,一般來講,佛教還是需要轉輪王、富翁等人才的護持,這在佛陀時代就充分說明。所以,在發願的時候,要發願具足智慧、財富、長壽、無病、種姓高貴等。

  今天大多數佛友都是學會中的學員,如果我們各方面的人才具足,弘揚佛法就會有一定的力量。因此大家發願時,要願生生世世七德圓滿,這樣弘法利生也很方便,自己修行也很有必要。而且,我們並不是這一輩子過了就結束了,還有漫長的生世要度過。

  第二願:

  願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

  很多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沒有立即遇到正法,有些是在20歲,有些是在30歲,有些是在70歲,有些是在80歲,這有點晚了,應該從小遇到。我看剛才表演義成王子的孩子,從小都從口裏說出與佛教有關的名詞,並發起菩提心,這很有緣分。

  但光遇到還不行,一定要有修行的自由,因爲要如理修持佛法,必須要有自由。現在很多人沒有自由,雖然遇到佛法,但要麼丈夫不同意,要麼妻子不同意,要麼家裏其他人不同意。即使學點佛法,也好像在偷東西一樣。可能偷東西也不需要那麼害怕,因爲很多家人都支持。所以很多人都很苦惱。

  因此,我們要發願:在生生世世中,無論生長在任何地方,一定要盡早遇到正法,且要有如理如法修行的自由。否則,即使自己很有善根也沒辦法。有一個人跟我說:…

《悲濟天下 願齊蒼穹》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