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明智覺禅師唯心訣▪P2

  ..續本文上一頁而喪真解脫。或迷真空。而崇因著果。或昧實際。而欣佛厭魔。或著隨宜所說。而守語爲真。或失音聲實相。而離言求默。或宗教乘。而毀自性之定。或弘禅觀。而斥了義之铨。或鬥奇特。而但顧出身俄沈識海。或作淨潔。而推求玄密返墮陰城。或起殊勝知解。而剜肉爲瘡。或住本性清淨。而執藥成病。或尋文探義。而飲客水。或守靜居閑。而坐法塵。或起有得心。談無相大乘。或運圖度想。探物外玄旨。或廢說起絕言之見。或存诠招執指之譏。或認動用。而處生滅根源。或專記憶。而住識想邊際。或安排失圓覺之性。或縱任虧入道之門。或起身心精進。而滯有爲。或守任真無事。而沈慧縛。或專系念勤思。而失于正受。或效無礙自在。而放舍修行。或隨結使。而恃本性空。或執纏蓋。而妄加除斷。或保重而生法愛。或輕慢而毀佛因。或進求而乖本心。或退墮而成放逸。或語證相違而虧實地。或體用各據而乖佛乘。或守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或泯緣而厭假。違法爾之門。或著我見而昧人空。或迷現量而堅法執。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見。或信不兼解。而長無明。或雲人是而法非。或稱境深而智淺。或取而迷法性。或舍而乖即真。或離而違因。或即而忘果。或非而謗實。或是而毀權。或惡無明。而背不動智門。或憎異境。而壞法性叁昧。或據同理。而起增上慢。或貶別相。而破方便門。或是菩提而謗正*輪。或非衆生而毀真佛體。或著本智而非權慧。或迷正宗而執化門。或滯理溺無爲之坑。或執事投虛幻之網。或絕邊泯迹違雙照之門。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或定慧偏習焦爛道芽。或行願孤興沈埋佛種。或作無作行修有爲菩提。或著無著心學相似般若。或趣淨相而迷垢實性。或住正位而失自本空。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真如。或起了知心而違背法性。或守真诠而生語見。服甘露而早終。或敦圓理而起著心。飲醍醐而成毒。已上略標一百二十種邪。宗見解。並是迷宗背旨。失湛乖真。捏目生花。迷頭認影。若敲冰而索火。類緣木以求魚。畏影逃空扪風捉電。苦非甘種砂豈飯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會。盡迷方便悉溺見河。障于本心不入中道。匍匐升沈之路。纏綿取舍之懷。于無心中強欲斷除。向無事內剛求舍離。將法空爲恚愛之境。返真智作想礙之情。長隨八倒之風。難出四邊之網。竟不知理即生死。恒與道冥妄本。菩提從來合覺。明常住暗水不離冰。靈智常存妙用無盡。何乃遏想念而求湛寂。斷煩惱而證真如。妄作妄修自難自易。且靈覺之性本非秘密。如來之藏實不覆藏。故知圓常之理不虧。信解之機難具。如針鋒上無邊身菩薩。似藕絲懸須彌盧之山。唯歎希奇罔知所措。如水母土蜂之類。猶𧉑𧉿屈步之徒。曆劫他求終朝取相。不自暫省返照回光。貨鬻衣珠承紹家業。但爭空花之起滅。定認眚影之是非。去淳樸而專尚浮華。喪根源而唯尋枝派。可謂遺金拾礫擲寶持薪。是以衆聖驚嗟達人悲歎。都謂不到實地。未達本心。妄識浮沈緣心巧僞。遍計所執現似外塵。人杌繩蛇橫生空見。不知萬法無體一切無名。從意現形因言立號。意隨想起言逐念興。想念俱虛本末非有。是以叁界無物萬有俱空。邪正同倫善惡齊旨。全抛大義莫返初源。于無心中妄立異同。就一體內強分離合。自他才立逆順隨生。起鬥爭之端。結惑業之始。織是非之致網鎖憎愛之樊籠。觀鏡像分妍醜之心。聆谷響興喜怒之色。責化人之心行。保幻物之堅牢。汲焰水而欲滿漏卮。折空花而擬栽頑石。能所雙寂事理俱空。既造惑因不無幻果。欲知妙理唯在觀心。恒沙之業一念而能消。千年之暗一燈而能破。自然不立名相。解惑寂然。豈有一物當情。萬境作對。取舍俱喪是非頓融。衆翳鹹消豁然清淨。無非不思議解脫。盡是大寂滅道場。視聽俱忘身心無寄。隨緣養性逐處消時。猶縱浪之虛舟。若淩空之逸翮。縱橫放曠任迹郊𢌅。普勸諸後賢。但遵斯一路。聞而不信。尚結佛種之因。學而未成。猶益人天之福。此乃群經具載。諸佛同宣。非率爾以致辭。請收凝而玄鑒。

  永明智覺禅師唯心訣(終)

  (附)定慧相資歌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爲尊。初名止觀助新學。

  後成定慧菩提根。唯一法似雙分。

  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觀存。定爲父慧爲母。

  能孕千聖之門戶。增長根力養聖胎。

  念念出生成佛祖。定爲將慧爲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群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能挑智炬轉分明。

  滋潤道芽除愛結。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禅。盡成般若波羅蜜。少時默刹那靜。

  漸漸增修成正定。諸聖較量功不多。

  終見靈臺之妙性。瞥聞法才曆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禅定力不思議。

  變凡爲聖刹那時。無邊生死根。

  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湛心水淨意珠。

  光吞萬像爍千途。抉開己眼無瑕翳。叁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克。攀緣病倏然淨。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如斷山若停海。

  天翻地覆終無改。瑩似琉璃含寶月。

  倏然無寄而無待。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行門中爲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雲卷盡片時間。貧女室中金頓現。

  壯士額上珠潛還。斬癡網截欲流。大雄威猛更無俦。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诤訟成孝義。普現群生諸佛智。邊邪惡慧盡朝宗。

  蝼蟻鲲鵬齊受記。偏修定純陰。

  爛物刳正命。若將正慧照禅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須憑妙定助觀門。

  如月分明除霧翳。勸等學莫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覺岸。便于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製之一處無不竟。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

  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

  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

  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准。一塵入定衆塵起。

  般若門中成法爾。童子身中叁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刹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裏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心境常同見自差。

  誰言不信波元水。非寂非照絕言思。

  而寂而照功無比。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秪爲虧真智。真實言須入耳。

  千經萬論同標記。定慧全功不暫忘。

  一念頓歸真覺地。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

  猕猴學定生天界。女子才思入道門。自利利他因果備。

  若除定慧莫能論。

  警世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于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于人身中多生邊夷下賤。及處中國。或受女身。若爲男子。癃殘百疾。設得丈夫十相具足者。處恐畏世生五濁時。以肉爲身以氣爲命。一報之內如石火風燈。逝波殘照瞬息而已。于中少夭非橫殂者。不計其數。或有得天年壽極耳順。萬中無一。脫得知命之歲除童稚。無知至叁十豪四十富。且約其間叁十年。于中有疾病災禍愁憂苦惱。居強半矣。所以昔人有言。浮生一月之中。可開口而笑。只四五日矣。故知憂長喜促樂少苦多。如在萬仞之危峰。似處千尋之滄海。縱得少樂畢慮漂沈。且夫有生勞我處胎。有老奪我壯色。有病損我形貌。有死壤我神靈。有榮縱我驕奢。有辱敗我意氣。有貴使我憍倨。有賤挫我行藏。有富恣我貪婪。有貧乏我依報。有樂動我情地。有苦痛我精神。有贊起我高心。有毀滅我聲價。乃至寒則逼切我體。熱則煩悶我襟。渴則幹我喉。饑則羸我腹。驚則懾我魄。懼則喪我魂。憂則撓我神。惱則敗我志。順則長我愛。逆則起我憎。親則牽我情。疏則生我恨。害則殒我體。愁則結我腸。乃至遇境生心。隨情動念。或美或惡俱不稱懷。皆長業輪盡喪道本。其或更詭于君悖于父。傲其物趨其時。獸其心狐其意。苟其利徇其名。诳其人谄其行。附其勢欺其孤。淵其殃崇其業。扇其火吹其風。驟其塵背其覺。邪其種睽其真。但顧前非慮後。只謀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滅。則念念燒煮。步步溝隍矣。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須蘊仁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惡。書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間逆順種種因緣。空受身心妄苦皆爲。不知叁界唯是一心。以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及第八識。皆是現量所得。無心外法。以第六明了意識。比量計度而成外境。全是想生隨念而至。若無想念萬法無形。故經雲。想滅間靜識停無爲。又雲。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善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若了一心之旨。心外自然無法可陳。豈有欣戚關懷是非幹念。佛頌雲。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既了境唯心。便舍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故起信論雲。一切境界唯心妄動。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滅。唯一真心遍一切處。是故叁界虛僞。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先德雲。心外有法。生死輪回。心外無法。生死永棄。經雲。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論雲。叁界無別法。但是一心作。既信一心。須以禅定冥合。如經雲。若能教叁千大千世界衆生令行十善。不如一食頃一心靜處入一相法門。若能谛了自心。以此定慧相應。則能不動塵勞。便成正覺。平生所遇。莫越于斯。普勸後賢。可書紳耳。

  

《永明智覺禅師唯心訣》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定慧相資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