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鬥笠下的僧人

  鬥笠下的僧人

  文/見淩法師

  學佛後,常常閱讀祖師大德們的傳記,屢次爲他們求法之心而感動。想著行腳僧人舍下世間的情執,遠離故鄉,義無反顧地踏上尋訪參學之路,行遍天下,爲的不外乎是求法證悟。這要具足多少福德,方能有此體驗呢?

  當得知學院執事法師慈悲安排行腳課程,心中充滿期待。行腳的前一天,執事法師叮咛大衆不要帶水杯及僧袋,“什麼都不要帶!”當時突然有些感觸:是啊!我們一生,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永遠陪伴著自己的,只有“業”,就算不願意也不行!這是多麼真實的一件事呢!所以當下不斷地提醍自己,在修行過程中,要煩惱不帶,覺性常現。因爲覺性常現,心才能作主,不妄造惡業。這當中,行腳只是一個方便法門。

  古德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也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這便是佛法中的“實踐”。在學院研究經教,薰修教理,不僅是培養正確的知見,更重要的是法能內化,成爲僧衆修行的增上緣,將佛法落實在每一個起心動念、穿衣吃飯上。行腳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境界,在面對不同的境界時,能夠不起煩惱、不妄生分別,便是自己的一大功課。

  從來不曾練習走路的功夫,所以在回程的路上,顯得特別辛苦。當下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切的限製都能因轉念而突破,秉持著“堅持”及“忍耐”的心,提起正念,繼續前進。修行路上,因爲佛法真理的引導, 導師的慈悲叮咛,再加上堅持及忍耐的心,才能夠破除自己的煩惱、執著及挂礙,進而邁向成佛的目標。此次的行腳體驗,仿佛在寫一張修行考卷,自己考了幾分呢?這個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