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向高樓撞曉鍾
文/見芥法師
“四十余年睡夢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過亭午,起向高樓撞曉鍾。起向高樓撞曉鍾,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耳盡聾。”
偶讀王陽明的這篇<睡起偶成>,宛若自身的寫照,心有深觸。多年枉作風塵客,曾經耗費許多生命在追求世人自以爲實在的人、事、物,雖然精采,然而在回眸顧盼之際,返照自心猶如一面鏡子,萬物顯相,只是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那麼,到底鏡中的影像是真還是假?曾經在睡夢中的笑聲、淚水、雲光山色,似乎都是那麼真實地上演著、存在著;可是,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醒時聲絕色滅,不禁爲自己的愚癡啞然失笑。那麼自認爲醒著的現在,是否也只不過是另一場夢境?我是應該趕快醒寤起身?還是繼續這場好夢,而換得將來更大的怅然、更長的噓歎?于是,我決定生命要在這裏轉彎,轉進出家的桃花源。
在這桃花源裏,發現生命是“愈細密,就愈廣大;愈謹確,就愈高明”。透過修行,覺性常現,心念就愈細密,觀照力朗朗深邃,慈悲心源源宣流,能夠涵納的世界就愈寬廣;對自己的生命愈謹慎負責,愈是發現自己生命的價值,所以在與衆生交會的時空中,也有責任去尊重他們、去護念他們,因爲在佛法的慈光裏,一切衆生皆是無價。衆生,不單是指人類,而是無垠的蜎飛蠕動之類;價值,不單是指這一生,而是生命長流當中的光明與希望。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的衆生,皆有佛性,即使是不信因果,斷了善根的衆生,或犯四重罪、五逆罪的衆生,亦皆當成佛。”這平等一味的氣勢,往往令我驚喜雀躍!
一路走來,就是秉持著這股“不信人間耳盡聾”的積極態度,相信自性的功德妙明、相信衆生的佛性常住,因此跟隨著佛陀、跟隨著 導師,步向高樓撞曉鍾,讓它重叩重鳴,聲聲無盡、聲聲遠傳。雖然衆生爲煩惱所遮蔽,無法得聞破曉晨鍾,但是,也許就在下一秒,將有一個衆生聽見鍾聲,從悠悠的長夢中蘇醒過來,二個、叁個……。一旦醒來,立刻就遠離夢境,不複系縛。“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法身常住,皆當成佛。”就因爲叁千多年前 佛陀的這句真相表白,我將本著這一念平等的慈悲心,決定好好修行,不放棄任何一個衆生。我當成佛!任何一個衆生皆當成佛!
雖然日已過午,但是,叩鍾的這念心沒有疲厭,握著鍾錘的這雙手也不願歇息。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願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