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

  文/見琛法師   

  在現代分秒必爭的工商社會中,很多人都會以“活在當下”一詞來提醒自己把握時間,充份享受或運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受此概念影響,許多人也因此能夠更積極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及安排自己的生涯。不過,就“活在當下”一詞而言,我們可進一步探討它所具有的意義,以幫助我們達到更有效率的自我管理及生涯規畫。

  “活在當下”,意味著認知當前(現在在這個時空下)我們所扮演的角色及角色內涵,並且能夠將這個角色的精神發揮出來並采取相關行動。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都會同時扮演許多角色。例如,叁十五歲的林先生在公司是主管,同時也是二個小男孩的父親,在假日他又化身爲登山社的一員。因此,林先生在家裏就必須負起教養、關心二個小孩的責任,而在公司則需帶領員工執行種種決策,假日登山則是讓自己充分放松的休閑活動。在這些不同的場合中,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當下所扮演的角色,並且充分地投入其中,這是“活在當下”的精神之一。

  換句話說,要“活在當下”,必須“提得起,放得下”。提起心念進行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放下過去或未來之事,將心思集中。因此,當你在工作時,不會想到家裏的小孩;在家裏時,則能放下公司裏的事務。這樣的好處是不會顧此失彼,在不同的場合都可適當地將角色扮演好,並且在轉化角色的過程中,可同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不會讓負面的情緒影響彼此,有助于個人的情緒管理。

  除了角色扮演外,“活在當下”亦包括時間管理,指世間人對于過去之事在反省檢討後,便不住著于過去,而對于未來之事亦有所規劃,規劃之後,便專注于當下。這個概念可以應用在學業、事業,乃至于生涯規畫,如此,我們便可以在有充分准備的狀況下,全力面對現前所需面對或完成的事情。

  但是,現在有許多人誤將“活在當下”诠釋爲享樂主義,或是作爲放縱自己于不正當娛樂的藉口。事實上,若以如此非理性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時,常常是會讓人後悔莫及的。相反地,如果可以掌握“活在當下”的積極涵義,相信人生會過得更充實。

  更進一步來講,“活在當下”就是要開發人人本具的覺性,以佛法而言,就是要以始覺之智返照本覺之理。因爲凡夫衆生總是妄想遷流、煩惱不斷,這一念才滅,下一念接著馬上又生起,心中的念頭如流水般無法止息。白天醒著的時候在作夢,晚上睡著了還是在作夢;白天日子過得迷迷糊糊,晚上則在昏昧不明當中。因此,凡夫的境界總是起計較、分別、忌妒、嫌棄等惡念,然後造業而感生死流轉之果報。所以,要出離六道輪回之苦,必須從念頭上去了斷。因爲一個生滅的念頭就感召一世的果報,若能保持無念,未來將可脫離生死苦海,而至涅槃彼岸。故而,無念須從當下這一念做起,“活在當下”也就是保持當下這一念心清楚明白,沒有妄想執著。

  衆生無始劫來流浪生死,念頭相續不絕已成爲一種慣性。初初開始可以運用覺察、覺照來幫助自己。“覺察”,是發現自己念頭的生起;“覺照”則是進一步將生起的念頭照破,使之令滅並歸于無念,且必須反覆不斷地練習,最後才能歸于無念。

  所以,“活在當下”是清楚明白的心,能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用在修行上,使這念心由渾濁變澄清,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無論是在動或靜中,隨時隨地“活在當下”,就是覺性的展現,修行的入手處。

✿ 继续阅读 ▪ 慈悲與智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