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方能將親度,忍心不動真慈悲
文/見縷法師
農曆七月在佛教當中是爲教孝月,亦是諸佛菩薩歡喜的日子,因爲佛弟子在夏安居期間,精進用功,多能開悟證果,並以此功德回向曆代父母、法界衆生,離苦得樂,進趣菩提。經雲:“流轉叁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爲,真實報恩者。”衆生之所以往返六道,輪回叁界,良由長久恩愛纏縛,是故死死生生,無有終止。因此修道行人須是鐵漢,辭親割愛,棄入無爲,方能酬報四恩,拔濟叁有;此並非是無情,而是舍小愛爲大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度脫衆生。
佛法中有四重深恩須報,雲何爲四?一是國家恩,二是叁寶恩,叁是父母恩,四是衆生恩。何爲國家恩?所謂“沒有國,哪裏會有家?”如果沒有國作爲人民的依止處,則人民將四處飄泊,無法安定生存;正因爲有了國,家得以繼續和發展。是故,國家捍衛了人民的安全,人民受到了國家的保護,應當深深感恩。何謂叁寶恩?蘇東坡雲:“滔滔苦海內,叁寶爲舟航;炎炎火宅內,叁寶爲雨澤;冥冥大夜中,叁寶爲燈塔。”叁寶即佛、法、僧,佛陀以自己的體證示現,每一個人皆本具清淨佛性,依之修行,皆可成佛。是以說法四十九年,佛弟子衆將其所說真理,結集經典,乃至弘傳,經曆叁千多載,續佛慧命,無有斷絕。今日何其有幸得聞佛法,並值遇大善知識引導提攜,從無盡生死苦海中擺渡歸航,應當頂戴奉持,感念叁寶恩德。
何謂父母恩?古德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母的養育恩德,載天載地,此血濃于水的人倫天性,讓即便是活到一百歲的父母,仍憂念八十歲的孩兒。烏鴉尚知反哺,何況爲人子女,豈能不孝順父母!何謂衆生恩?人與人之間,互榮互存,個人無法離開人群獨自存活,必仰賴大衆的力量。于是士、農、工、商同時運作,不用親自播種耕耘,便能享用米飯;不用親自營造,便有平坦大道可行,一切日用,得之于太多識與不識的衆生共同努力,因此亦當感恩一切衆生。
然而世間人多認爲,報恩須親奉甘旨,乃至于回饋社會,安邦治國,然此乃屬小恩,真正的報恩在于令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解脫自在。世出世間真正大孝之人,無如佛者。佛陀之父淨飯王臨命終時,痛不可忍,佛陀親至父前,爲說法要,令其心開意解,得阿羅漢果。命終之時,親爲其父手執香爐,行于棺前,送至火化,佛陀深刻體會無常真實、生死爲苦,唯有令衆生永離輪回,方能真正報答深恩。
經雲:“菩薩摩诃薩知恩者,當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衆生令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修道行人,得之于人者太多,付諸于己者太少,唯有念茲在茲,精進道業,于一切境界忍心不動,成就道業,方能以大慈悲、大智慧度化有情,于自利利他中圓滿莊嚴果德。佛陀雖已遠離,但其恩澤無有窮盡,過去、現在、未來多少衆生因得聞佛法而得解脫,此方真報恩!亦是修行人必須努力的方向,盡未來際,終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