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倫理 維系僧團之和諧

  倫理 維系僧團之和諧

  使修行人能于此安心辦道,

  脫諸縛著,同入覺海。

  文/見卯法師

  

  民主時代,自由平等聲浪高漲,許多人受此影響,往往視“倫理道德”爲“封建遺毒”、“過時産物”,連一向平靜無波的佛教界,亦有部份僧尼隨順俗情而視僧團倫常爲不平等,極力撻伐,此仍不明僧團倫理真義所致。

  僧團,或名僧伽,即和合衆義,系比丘(尼)叁人以上依六和敬和諧共聚的精神生活在一起。六和敬即是僧團的基本倫理,當中又可分爲事和: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理和:證擇滅。僧團住衆在事上既能凝聚共識,依止常住、身心安住,進一步能共修寂滅之理而入道。故知其立義之根本在于-維系僧團之和諧,使修行人能于此安心辦道,脫諸縛著,同入覺海。當中依出家戒臘、修證、戒行,複有敬耆德比丘、和尚教授等規矩,並尼衆有八敬法,悉是佛陀之大慈愍。而曆來叢林規章如“百丈清規”、“高旻寺規約”等等,亦多強調禮敬上中下座,克盡僧倫之旨,此皆祖師大德承佛訓,慈悲愍護行者,維系僧團綱紀不張、僧倫濫廁,行人用功將何所資憑?此猶叁綱五常不舉,家國無以安立,故知其重要。

  由是觀之,近來甚囂塵上之種種言論!謂八敬法爲僧尼不平等、禮敬上座爲長老比丘恣行控製欲……實謬誤之至。佛陀本懷乃欲衆生脫諸縛著、圓成佛智,但以根機有別,故巧設方便、調停其心、去除垢穢,後堪受大法。且佛法系平等宗教,所謂“四河歸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名釋種。”何來掌控教法遂行控製之說?

  《智論》提到菩薩大權示現迦頻鳥教化世人以行禮敬,又均提沙彌因嘲笑老比丘墮狗身五百世……,經典勸行禮敬之公案不勝其數,而世人亦有尊師重道種種倫常,況出家人發足超方,理將俗返,豈可隨順少數世間人之錯誤觀念,將慈悲錯認爲不平等、控製。若此慢幢高舉,不知將心返照,道業終永無成就之時,豈不哀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