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作者 無有受者
因我們心不清淨,
所以見到種種不淨之境界,
遭受種種諸苦、身苦、心苦。
必也觀察世界爲苦、空、無常、無我、
舍離一切執著,方得入道。
文/見朗法師
百千年來碗裏羹,怨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因果循環、絲毫不爽,無論人們互相殘殺、動物殺人、人殺動物、動物互搏、皆有因有果,故古雲“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衆生種因,則必自受其果;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身爲一修行者,必須知因識果,在因上去努力,“心淨佛土淨”,這一念心清淨,所見一切則清淨,因我們心不清淨,所以見到種種不淨之境界,遭受種種諸苦、身苦、心苦。必也觀察世界爲苦、空、無常、無我、舍離一切執著,方得入道。
見死刑犯受刑之恐懼,與猴子將死之情形,除了角色不同外,貪生怕死之情,沒啥不同,于中可觀察到一切衆生皆具佛性,皆有靈知靈覺、貪生畏死,知此,則衆生平等,何忍互相殘害?
其實人類爲滿足自己的私欲而進行殺戳,比畜生道更可怕。
人們不願看到血腥的畫面,其實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不願見之心態,還是因爲執著“淨”的關系,不願面對現實,行者必須深入觀察體會之後,進而以智慧照破自己的執著和愚癡。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了知這種境界虛妄不實,無有作者、無有受者,行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照破境界,忍心不動,才能漸與中道實相相應,否則執其爲實有,認爲恐怖、可憐、起種種心,仍是凡夫,衆生境界,與道不易相應,修行始終無法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