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思想起——四念處練習曲

  思想起——四念處練習曲

  文/中臺禅寺女衆部執行長 見肯法師

  《大般涅槃經》中佛告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同于虛空,名身念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

  有情衆生于色受想行識五陰起四顛倒:于色多起淨倒,于受多起樂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是故,爲除四倒,四念處實爲基本工夫。若能勤修鍛煉,必能刮垢磨光,誠如《圓覺經》所言:“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爲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之一 觀身不淨

  叁月叁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山是眉黛聚

  水是眼波橫

  編貝皓齒 娉婷美貌

  風光明媚

  好個麗人行

  忽爾

  出息不返

  生命的變奏曲

  山水失色

  惡露漫流

  昔日诳我桃華

  而今白骨一具

  空有春色

  朱顔安在

  縱然

  放任了歲月 走過了青春

  遲暮之際

  一回頭

  草木零落

  明日黃花

  蝶也愁

  之二 觀受是苦

  快樂到底是什麼

  求時欲苦

  失時憶苦

  曆經千辛萬難

  熬心血 絞腦汁

  親手杜撰了人生的劇本

  一定要

  悲歡離合 走過

  生老病死 看盡

  順逆之間

  見色聞聲

  嗅香別味

  覺觸知法

  嘗遍了個中滋味

  今古恨

  幾千般

  頃刻 一聲鑼鼓乍歇

  方知

  微冷山頭

  歸去

  沒有俳優

  也無風雨也無晴

  

  

  之叁 觀心無常

  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早已知道

  變心是多麼容易的事兒

  驟逝的歡喜

  乍來的傷悲

  往往無辜地來去

  一眼瞬間

  流轉叁疊

  甚至不需要

  任何理由

  可以 身在曹營心在漢

  亦可 上窮碧落下黃泉

  還有那理直氣壯的心不在焉

  天馬行空

  彈指千裏

  無關魏晉

  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早已知道

  我的討厭與喜歡

  對于生活

  一丁點兒幫助也沒有

  了不起就像相機的濾色鏡

  一眼

  潤飾了景色

  卻在瞬間

  輕忽了真實

  之四 觀法無我

  如果能夠

  徜徉在天際

  我該是那抹彤雲

  粉飾著即將到來的風雪嚴寒

  還是

  偶然飄過的雲彩

  自由地體驗

  白雲蒼狗的刹那

  你瞧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就連

  黃花崗上一坯土

  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

  塵歸塵

  土歸土

  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早已知道

  就連“我”

  也是黃粱一夢

  醒來

  已無影無蹤

  

  注:練習曲,原本是爲磨煉演奏或演唱上某一技巧而創作,因此在音樂表現上,不一定令人感覺優美而悅耳。十九世紀,鋼琴大師蕭邦和李斯特,將困難的技巧和高度的藝術性給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使練習曲不但適合于學習技巧,也適合在音樂會上演奏給愛樂大衆欣賞。

✿ 继续阅读 ▪ 知與行的對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