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勇敢面對

  勇敢面對

  文/見仿法師   

  一般人在面對逆境的時候,總是非常痛苦、脆弱、悲傷、無奈、不知所措,情緒非常低落;大部份的人都會選擇逃避、遠離,甚至放縱自己、麻痹自己,例如喝酒、吸毒,甚至去傷害別人,以爲這樣子可以讓自己好過一些,沒想到卻是更痛苦,無法自拔。

  古德雲:“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其實遇到境界考驗時,要勇于面對自己,才能夠面對別人,如《楞嚴經》上所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勇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自卑,跌倒了再爬起來,時時檢討、反省、改過,如孔子的弟子顔回不二過,更能從學習他人的長處中,彌補自己的缺點。有些人雖然一出生就沒有雙手,卻能用嘴巴、用腳來畫畫,不但不怨天尤人,還能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反觀有些人面對經濟、工作、家庭及人際壓力,稍不如意就想不開,甚至做一些傷害自己及別人的事情。

  曾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建築商人,因爲經濟不景氣,導致負債累累,想不開要跳河自殺,卻看見一位少女在河邊哭哭啼啼,詢問之下,才知道她被男朋友抛棄,不想活了。建築商人一聽,告訴她:“你在沒有男朋友之前,是怎麼生活的啊?”少女一聽恍然大悟,就不尋死了;而建築商人同時覺悟到自己在沒賺很多錢之前,也是這麼活過來的,于是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任何事情都有一體兩面,若往好的方面去想,便能海闊天空。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唯有不斷地努力,勇敢面對種種考驗,必會有很大的成就。相對地,面對自己的優點,要秉持謙遜的態度,不驕傲、不自大,猶如稻穗一樣,愈飽滿就愈低垂。

  佛法講:“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這念心當中具足無量的功德、智慧與神通妙用,人人皆可成佛。民初有一位香燈法師因擔心蠟燭發黴,故在大太陽下曬蠟燭,結果讓蠟燭都成了蠟油,後來大家都稱他爲“曬臘師”。曬蠟師一心想進佛學院就讀,雖然不識字、資質不好,卻非常用功,當別人在睡覺、休息時,他則努力練習寫字,出坡時也比別人賣力,沒有絲毫懈怠,最後終成一位知書達禮、登大座說法之人。而佛陀弟子中也有一位名叫周利槃特伽的比丘,因資質愚笨,所以背誦的偈子總是記前忘後、記後遺前,慈悲的佛陀教他每天掃地時念“掃除塵垢”,由外在的灑掃、除垢,進而掃除內垢,最後也證得阿羅漢果。

  因此,勇敢面對煩惱、缺點、考驗,就是一種承擔、學習、成長與提升。古人雲:“逃境安心,無有是處”,對于自己的無明煩惱,能夠勇于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懂得化解心中的煩惱,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起善念,懂得正向思考,不害怕煩惱,不畏懼煩惱,自然能突破層層障礙,走向光明大道。

✿ 继续阅读 ▪ 谛聽衆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