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共修的利益

  共修的利益

  文/見谙法師   

  現今社會中,任何一個企業組織或團體要能夠維持下來,不僅要有它的市場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強的組織運作;而組織運作的強弱並不是單靠個人就能完成,而要衆志成城,共同努力。當然,努力之余還是要有良好的助緣幫忙,才能順利達到成果,甚至超越更多。修行路上亦是如此,若有同參道友一起共修勉勵的話,在團體的帶動下,修行會更快成就。

  過去佛陀于各地建立精舍,不僅有了開示說法的場所,更重要的是讓大衆都能于此精進辦道。在中國,有馬祖道一禅師所建立的“叢林道場”,之後百丈禅師更訂立寺院清規,使大衆有共同的生活依據,一同精進用功。所以古德常說:“甯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就是說明要在好的道場環境下,藉由大衆一起用功辦道的影響力,使道業迅速提升。

  什麼是“共修”?就是許多人在一起用功修行,例如:參加法會、上早晚課、打禅七,或是參加禅修班、發心出坡……,都是共修。有些人喜歡獨自研究佛理或參禅打坐,但在自我的思維下,産生了不正確的觀念或疑惑,則導致走錯路或走遠路。反之,若去精舍上課,有善知識的指導,可以建立正確的知見,並認識許多同參道友,彼此鼓勵及分享心得,在這樣諸大善人同聚一處的環境下學習,道業必會與日俱增。以打坐爲例,若在家裏修習,容易因瑣碎事務造成幹擾,若是到精舍與大衆一起用功,不僅有固定的打坐時間,更重要的是在同侪的影響下,會提起自己的精進心,如此禅定功夫必然進步更快。另外,共修法會也是非常殊勝,大家在維那、悅衆法師的帶領下,專注于經文或忏文中,莊嚴的梵呗聲,再加上數百千人一齊用功的力量,不僅更有信心,誦經的“感應”與“功德力”也會倍增,這就是 導師常說的:“梵呗利人天。”

  當然,修行不只是打坐禅修、法會、上早晚課,平時和師兄弟之間的互動或出坡,都是在“共修”。我們可以藉由與他人的互動,學習別人用功的方法和處事的態度,並將其落實于日常生活當中,這才是真正的“共修”。

  所以,道場真的是可以種福田及精進用功的好地方,不僅有同參道友的互相提攜,增長福慧;另一方面,道場在大衆的發心下,更能使佛法深入社會,廣傳世界,這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所創造出來不可思議的成就與功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