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
文/見俞法師
古來祖師修行能夠有所成就,除了初發心勇猛,道心堅固,最重要的就是能發長遠心。趙州從谂禅師,幼年出家修行,後參訪南泉普願禅師,並依止修行二十年,嗣後行腳參訪諸大善知識,一直到八十歲還在外面行腳,四十年間看一“無”字,不雜用心,因此大徹大悟。後來,從谂禅師接受大衆祈請,住持于趙州城東觀音院,四十年間大闡禅風,不僅爲當世所敬重,後世清朝雍正皇帝閱讀其語錄,亦深覺高超,因此封爲古佛。近代高僧大德虛雲老和尚,一生行持亦是如此,從初發心到圓滿示寂,不論逆境、順境,修行都是努力不懈,始終如一,因此才能有所成就。
佛陀時常告訴弟子,修行要能夠有所成就,必須以精進、勇猛的行持力,克服種種困難與逆境,這念心時時安住在正念、正慧,如此就能破除煩惱魔障,證得道果。譬如,周利槃特尊者,雖因宿世業障而愚癡魯鈍,卻能日複一日地精進用功,不斷地念誦佛陀教導的法語“拂塵除垢”,同時爲道場做清潔打掃的工作,逐漸消除業障,最後證得阿羅漢果,正印證了佛經所雲:“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反之,若修行者的心念經常懈怠,一曝十寒,就好比鑽木取火一般,磨擦尚未發熱就停止下來,想要得到火花,是不可能的夢想。
經雲:“若出世正法,及世間義利,皆由彼精進,舍此則無有。”無論是學業、事業、道業,都必須在“精進”這門功課上痛下苦功,發長遠心,堅持到底,因爲“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唯有在因地上辛勤耕耘,精純專一,才能得到豐盛的收獲。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精進書藝,爲了使技藝更加精湛,每日都在家中的池畔練字,寫完字後,便在池子清洗硯臺,經年累月,池水都被染成黑色。由于他精進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爲書學大家。
世間的學業、事業要有成就,都必須長久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學佛更是如此,古德雲:“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不僅是今生,生生世世亦須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法華經》中,佛陀爲舍利弗尊者授記成佛:“舍利弗!汝于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幹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舍利弗尊者已證得阿羅漢果,爲佛陀上首弟子,協助佛陀弘揚教法四十余年,並發無上道心,上求佛道、下化衆生,尚需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方能成就佛道。凡夫衆生當學習尊者之精神,發菩提心、大願心、長遠心,精進不懈,才能圓滿自利利他菩薩行,成就菩提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