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劄記〉--時間與心念(一)
假始心通無量時,曆劫何曾異今日?
文/見護法師
金剛經有一句名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佛教中簡稱爲“叁世”,大家對這叁世似乎最是熟悉不過,可是偏偏很多地方又玄奧難解。
時間的真相是什麼?佛經中說,時間是虛妄的。這似乎是一件大違常理的事。我們明明覺到有時間,有現在、過去、未來,怎麼說這是虛妄的?
其實,有誰體會過“時間”?我們只是看到人事物的遷變,而定了一個共同的度量標准而已。這是一個人爲的假相。如龍樹的《大智度論》所說:“見陰、界、入生滅,假名爲時,無別時。”
那麼過去、現在、未來呢?不可否認的,過去曾發生過一些事情,現在正發生一些事情,未來將發生一些事情。“叁世是虛妄不實的”,事實上是指出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認知,是不正確的,是自相矛盾的。這種不正確的認知又稱爲“不正見”、“邪見”。那裏不正確?這很不容易說明。而龍樹菩薩最擅長的,正是指出一般人觀念中模糊不清、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大智度論》第一卷中,龍樹探討時間的真相,而且證明了叁世是虛妄的。
有人問:“何以故無時?必應有時。現在有現在相,過去有過去相,未來有未來相。”
一般人認爲,過去和現在的“相”,也就是它的性質、特性,很明顯的不同。現在正在發生,正在經驗感受;過去的感受已經過去了,不再能夠感受。上一分鍾是過去,昨天、去年、過去世也是過去,所以過去是非常長的;而現在只是當下這一刹那而已。未來則尚未來到,自然無從感受。未來也是無盡的。這“過去相”、“現在相”、“未來相”不是很分明嗎?這不就是“時間”的相嗎?
龍樹回答:“若爾,一切叁世時有自相,應盡是現在時,無過去、未來時。若有未來,不名未來,應名已來。……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若過去不過去,則無過去相。未來時亦如是。以是故,時法不實。”
如果現在相、過去相和未來相是不同的,那麼應該只有現在,沒有過去、未來!應爲“現在”就是“現在存在”,而每一分、每一秒,時時都是“現在”,沒有那一時刻我們是在“過去”或“未來”當中,所以一切時只有現在,那有過去、未來?
而且,仔細再想想,“未來”的定義,就是“尚未到來”,這就是未來的相。既是“尚未到來”,則不存在。“若有未來”,就是如果未來存在,那就不叫作“未來”,應該叫作“已來”了!而如果未來不來(尚未到來),則此未來根本不存在,何有未來可言?
過去也是一樣。如果過去不過去,而停留在現在,那根本不叫作過去。如果過去過去了,那麼過去永遠消失了,不存在了,那還有過去可言?一個不存在的東西,那有“相”可言?所以說,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
這表示什麼?過去、現在、未來這叁個觀念無法成立,這叁個觀念是自我矛盾的。我們覺得時間在流動,現在變成過去,未來變成現在,這是一種錯覺。
很難相信時間只是一種錯覺,可是事實上,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感覺所騙。很多感覺很真實的境界都是錯覺。譬如在船上、火車上,就覺得兩邊的樹木在向後飛奔;晚上走路,就覺得月亮在跟著自己走;科學家發現,鑽石和煤炭、鉛筆心其實都是同樣的物質;愛因思坦也證明了物質即是能量,光與熱其實和木頭、石頭是同樣的東西。我們還能盲目的相信自己眼睛所見、直覺所覺嗎?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叁世的虛妄性。我們知道,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無常的,都有生、住、異、滅這四相。簡略一點,就說叁相:生、住、滅。再簡略一點,就說二相:生、滅。這意義是一樣的。譬如人,生出來、長大、變老、死去;一個蘋果,生出來、維持一段時間,就會爛壞。一切有爲法,皆有生、住、滅叁相。
可是仔細想一想。龍樹說:“有爲法不應有叁相。何以故?叁相不實故。若諸法生、住、滅是有爲相者,今“生”中亦應有叁相,“生”是有爲法故。如是一一處亦應有叁相,是則無窮;“住”、“滅”亦如是。若諸生、住、滅各更無生、住、滅者,不應名有爲法。”
如果一個有爲法(如蘋果)有生、住、滅叁相,那麼它叁相中的“生”,也是有爲法,也應該有生、住、滅。也就是一個蘋果的“生成”這一個過程,自應有它自己的“生、住、滅”叁相。如此,要有一個“生生”法,來生出“生”。若然,自更應有一個“生生生”法,來生出“生生”。這不是無窮無盡嗎?那何時蘋果才能“生”出來呢?所以,此理不通。
相反的,如果蘋果的“生”相,沒有自己的“生、住、滅”叁相,那麼這“生”則不是有爲法,而是無爲法了!“生”是無爲法,這不是自我矛盾!
這問題出在那裏呢?
問題出在我們執著了“生、住、滅”是叁個不同的“法”。其實,生、住、滅是不可分開的。在時間上,我們無法把“生”與“住”中間劃一條線,說在這一秒鍾之前,是蘋果“生”的階段,在這一秒鍾之後,是蘋果“住”的階段。所有這樣的劃分,都是人爲的,假立的,會産生如上的問題。蘋果的生成、住持、腐壞,其實是一個不可分、無間斷的過程。
同樣的,叁世也是如此。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是一個不可分、無間斷的過程。我們認爲“現在”只是這一刹那,可是“現在”有多短?“現在”如何變成過去?這是不能回答的問題,因爲“現在”和“過去”根本不可分割,根本不是二個。就如蘋果的生、住、滅叁相是一個不可分的過程,現在、過去本來是一體的!只是因爲我們的覺性昏暗,所以“過去”的事情漸漸模糊、淡忘。志公禅師說:“假使心通無量時,曆劫何曾異今日?”假始過去的事,曆曆如今,與現在何別?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因爲衆生覺性昏暗,所以不能通達叁世。其實叁世就只是這一念心!當下這一念心,就含攝過去、現在、未來!如古德所說:“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叁世是無盡的,心也是無盡的。
有禅定的人,漸漸能通達過去未來的事情,因爲心本來就是通達叁世的,只是凡夫的心,散亂混濁,如風中之燭,如池有波浪,不能了了覺照。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