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九十九年度星燈營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裏,學習很多智慧、科學、技能;第叁,醫方明,要懂得醫學;第四,因明,要懂得邏輯學;第五,聲明,要懂語言學。菩薩普度衆生,必須要向這五個方向去努力。

  內明是最重要的,諸位聽法這念心,是人人本具的。雖然是本具,假使不知道修行、不知道返照、檢討,還是沒有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檢討、漏盡自己的煩惱,心當中一片光明,我們本具的明德智慧、德性就現前,這是根本。

  「在親民」,除了自己知道以外,還要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有覺性,每個人都有這個德性,不要作賤自己、糟蹋自己。這一念心照天照地,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一般人說這念心是「無遠弗屆」,爲什麼?無論是遠、是近,這念心都沒有障礙,不論隔山、隔海,這念心好像虛空一樣、和電波一樣,無遠弗屆。舉例來說,自己的親人或同學到國外留學,你每天想念,想久了以後,晚上作了一個夢,夢到你所想的這個人好像生病了。醒了以後,心想:「這場夢是真、是假?」馬上打電話給對方,發現他真的生病了。

  這念心有體、有相、有用,要會用這念心;假使不會運用,這念心不是清淨的智慧。報紙上刊載,五、六個人作觀想,就能讓汽車移動,證明這個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但是,我們不是學這些東西,所謂「製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只是心的作用,大家要了解。

  心有好的作用,也有壞的作用。這些作用是從體上來的。假使只知道作用,心就成了生滅,跟一場夢一樣。每個人都在作夢,例如,現在回想國小時期的生活、國小時期的身形,現在都沒有了,就像一場夢。讀了高中,才知道國中也是個夢。現在讀大學,將來大學畢業了,在社會上做事,有成、有敗,有生、有死,每個人的遭遇都不一樣,過去的一切就如同夢境。

  人生確確實實是一場夢!在座諸位將來都會爲人師、爲人父、爲人母,過去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階段,哪一個才是你?沒辦法找出一個定位。例如,現在當了老師,因爲有學生,才有老師;假使因緣不具足,不能當老師,老師這個名稱也沒有了,這正是夢。成家立業,娶了妻子,生了孩子,當了父親。爲什麼當父親?因爲有兒子才會當父親。同樣地,有太太,才有丈夫;有丈夫,才有太太。所以,人生就是一個夢,過去只是一個回憶,哪一個才是你呢?

  佛經說「聖人無夢」,要達到無夢的境界,就要淨心、定心、明心,這念心要能作主。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從生到死,這念心都存在,這才是真正的自己,爲什麼不在這個地方來用功、來辦道、來安住?這就是衆生顛倒。

  所以,除了世間法以外,還要知道心是根本。有了根、有了本,還要照顧這棵樹,要澆水、拔草。沒有水,樹會枯死;什麼是水?大慈悲就是水。佛經裏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是無緣大慈,如來佛是同體大悲。我們要有慈悲心,慈悲心很重要,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衆生都是自己過去的親眷,一切衆生都是未來諸佛,衆生是同體的。草,代表我們心當中的煩惱,所以,天天都要檢討反省,拔除無明草。

  (五)

  現在一般人不要說是無緣,對有緣的人也生不出慈悲心。父母、師長、兄弟、朋友是最有緣的,但是,一點點不如意就鬥爭、打架、謀殺。菩薩是「無緣大慈」,對方不一定是我的親戚、朋友,應該幫忙的我就要幫忙,說不定他是過去的親眷,是未來的菩薩、未來的諸佛;即使不是親眷,我們也要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如《孟子》雲:「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法裏講不殺生,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慈悲心的表現。

  現在的人就是缺乏慈悲心,假使每個人都有慈悲心,社會就太平。每個人的生命是一個共同體,休戚與共,息息相關。這個道理過去不容易體會,現在馬上就能體會得到。例如,SARS病毒肆虐期間,由于它傳染力強,全世界的人都怕它。可見,整個世界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空氣不是臺灣的,空氣裏面有了毒,就會傳到世界各地。現在全世界都有地震、水災、土石流,哪個地方發生大災難,我們共同去援助,這不是休戚與共嗎?這個理論很高遠,最低限度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家人、同學、老師,彼此都是息息相關,要從這些地方做起。

  佛經裏有一個公案: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和舍利弗外出托缽,度化衆生。途中,看到空中一只老鷹正在追一只鴿子。鴿子無處可逃,一看到佛陀在下面,馬上飛下來停到佛陀的影子當中,感覺獲得安全、得到保護了。這時,釋迦牟尼佛跟舍利弗說:「舍利弗,你看這只鴿子在我的影子中很安心;如果鴿子在你的影子底下,它就會驚慌恐怖。」舍利弗心想:「我已經證到阿羅漢果,沒有貪、瞋、癡、慢、疑、邪見了,爲什麼會有這種情形?」佛說:「你不相信的話可以試試。」當舍利弗把自己的影子罩在鴿子身上,鴿子果然馬上就全身發抖。舍利弗問世尊這是什麼原因?佛說:「你雖然證到阿羅漢果了,但無始無明還沒有破。」所以,羅漢和佛比起來,還是相差很遠。從這個公案可以證明,我們要有慈悲心,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殺豬、殺牛的屠夫,身上有一種殺氣。屠夫去買牛、買豬,牛、豬看到屠夫一身的殺氣,聞到這個味道,就知道他要殺它,牛馬上就流眼淚,豬馬上就跳起來了。佛經裏講「一切衆生都有佛性」,真正是如此的。

  大衆都還很年輕,要多做善事,做多少就得多少,這一生不能交白卷;交了白卷,對不起自己。所以,一是修善,一是要有慈悲心。有了慈悲心,這棵樹就會長得很茂盛,將來就會開花。假使你們的學業成就,這棵樹不但很粗壯、很有生氣,將來還會開花、結果。所以,要培養自己的智慧、慈悲、善法、德行,就要從這裏做起。

  (六)

  普臺國小、國中、高中的辦學理念,是「中學爲體,佛法爲根,世學爲用」。「中學爲體」,就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如家庭倫理、學校倫理、社會倫理,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進一步來說,《尚書》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最高的境界。「人心惟危」,人的心很危險,充滿了愚癡、邪見,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所以會把自己帶到危險的地帶。

  「道心惟微」,這念心微而難見,所謂「心粗如柱,道細如毛」。既然道心微而難見,怎麼辦呢?就要天天反省檢討。「惟精惟一」,時時刻刻檢討反省,克製自己心當中的煩惱,如儒家所說:「克念則聖,罔念則狂」,放縱自己,就成了狂妄之人。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放縱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自己歡喜就好了,不管別人的死活。「克念則聖」,要知道克製自己,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能克製自己的惡念,就是聖人之道。

  孔子的弟子顔回,不遷怒、不貳過。什麼是「遷怒」?例如,跟同學相處時受了氣,或是受到老師的責備,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氣沖沖地回到家裏,跟家人發脾氣,這就是遷怒。自己要忍耐、檢討反省,把這個氣化掉,就是不遷怒。不貳過,同樣的過錯不能犯第二次。「不貳過」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是要朝這個方向去努力,漸漸就會有所體悟,感到精神很充實。

  顔回有才華、有德行,但是前世沒有修福報,所以很貧窮。雖然貧窮,但顔回安貧樂道,「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爲什麼他很自在?因爲他明白孔子的心法,人窮志不窮,用貧來磨煉自己、用貧來養道。

  孔子知道任何人送顔回東西,他都不接受。有一天,孔子想了一個辦法,用紙把一錠金子包起來,上面寫著「天賜顔回一錠金」,放在顔回必經之路。孔子心想,這錠金子是上天給的,不是人家給的,顔回應該要接受。顔回經過時,看到一包東西,發現是金子,他想:「我這一生已經夠了,這不是我的,我不要。」就在旁邊寫了幾個字──「錠金不付命窮人」,又把金子放回原處。

  儒家說「立德、立功、立言」叁不朽。「立德」,就是有德行。德,是慢慢修來的。四書裏有很多關于做人做事的智慧,能讓人養成擔當和智慧,所以大家要去研究。

  (七)

  現在每個人都立大志,想救人救世,研究《大學》的叁綱領、八條目,就知道怎麼去著手、怎麼去用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要想統治天下、統領世界,先要把國家治理好;假使連國家都沒有治好,想要征服世界是很困難的。「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想把國家治理好,先要齊家,要把家庭治理好,你與妻子、兒女、整個家族,是不是和合?我們慢慢去觀察,是不容易的。如果家庭小小一個範圍都治不好,不可能把國家治好,不是貪贓枉法就是獨裁,弄得一團糟。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把家庭治理好,就要先修身,要建功立德,檢討反省,修善斷惡。現在就是諸位修身的時候。身口意叁業要清淨,要建立完整的人格,人格完整了,才能做大事,才能建大功、立大業;假使人格不完整,只是空有理想,將來就會失敗。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什麼叫作正?我們的意要淨、要誠,不能欺騙,意根要清淨。禅詩雲:「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爲道,原來退步是向前」,就是指要把身修好,心要正,意要誠。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怎麼樣意才能誠?要有正確的人生觀,要有正確的知見。以念書來講,爲什麼要念書?要找出一個道理、一個答案。每個人念書的目的都不一樣,有的希望升官發財,從過去到現在都有這麼一個說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所以要拼命念書,這是爲了富貴。這種知見不能說是不正,只是不圓滿。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要從書本上多學一些智慧,多了解一些道理,多學會一些技能、語言。爲什麼呢?工具備齊了,將來就有經天緯地的才能。知見怎麼樣才能正?「致知在格物」,「格」就是去掉,「物」就是物欲。「格物」,就是把心當中的煩惱去除得幹幹淨淨。

  大學之道,就是諸位的根本。諸位都是未來世界的領主,都是未來國家的主人,現在是你們的黃金時代,「萬丈高樓平地起」,要從現在開始努力,要覺察,實地去實行,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祝福大衆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將來成大事、建大功、立大業!

  

《九十九年度星燈營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