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V. 如何圓滿四念處
佛陀說,圓滿安那般那念的人,同樣也圓滿四念處。這裏我僅給出基本的含義。
上文所提的四組四法中,第一組四法的修習,包含計數和隨逐的方法,完全是構成了身隨觀念處。入息和出息,作爲色身的一部分,稱爲身。因此《安那般那念經》說道,“我于諸身中,稱爲身者,即入出息也。”
第二組四法的修習,構成受隨觀念處。經文說道,“我于諸受中,稱爲受者,即對入出息之善作意也。”“善”指出需要特別的努力去覺知喜,等等。這裏,在持續地把注意力放置于入息和出息的同時,努力去帶有智慧地清楚覺知感受,因此第二組四法的修習稱爲受隨觀念處。
第叁組四法的修習,構成心隨觀念處。這裏,同樣地,在持續地把注意力放置于入息和出息的同時,努力去帶有智慧地清楚覺知心。
第四組四法的修習,比如隨觀無常,是法隨觀念處。這裏,再次地,在持續地把注意力放置于入息和出息的同時,努力去帶有智慧地清楚覺知貪、憂等不善心所的舍離。經文說道,“彼斷其貪、憂,以意見此,有善觀察。”因爲專注于入息和出息的同時觀照無常等法,它也恰當地稱爲法隨觀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