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那般那手冊 VIII· 第一組四法

  

VIII. 第一組四法

  

1. 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

  

2. Dīghaṃ vā assasanto dīghaṃ assasāmīti pajānāti. Dīghaṃ vā passasanto dīghaṃ passasāmīti pajānāti. Rassaṃ vā assasanto rassaṃ assasāmīti pajānāti. Rassaṃ vā passasanto rassaṃ passasāmīti pajānāti.

  

3. Sabbakāyapaṭisaṃvedī assasissāmīti sikkhati. Sabbakāyapaṭisaṃvedī passasissāmīti sikkhati.

  

4. Passambhayaṃ kāyasaṅkhāraṃ assasissāmīti sikkhati. Passambhayaṃ kāyasaṅkhāraṃ passasissāmīti sikkhati.

  

  

1. 彼正念地入息、正念地出息。[4](注,入出息)

  

2. 入息長時,知覺“我入息長。”出息長時,知覺“我出息長。”入息短時,知覺“我入息短。”出息短時,知覺“我出息短。” (注,長短息)

  

3. “入息時,我學覺知入息的全身。”“出息時,我學覺知出息的全身。” (注,全息)

  

4. “入息時,我學平靜入息的身行。”“出息時,我學平靜出息的身行。” (注,微息)

  

(譯注:該組參看《清淨道論》P278。)

  

在第一階段,必須努力讓注意力穩固地固定于入息和出息。

  

在第二階段,必須努力覺知各個入息和出息的長和短。

  

在第叁階段,必須努力覺知入息和出息的全身—開始、中間、結束。

  

在第四階段,必須努力減弱和平靜入息和出息,直到入出息變得極其細微。

  

在第一階段,還不可能覺知到入息和出息的長度等細節。在此階段必須依據具體情況,把注意力放在能清晰把握入息和出息的沖擊的鼻尖或上唇,必須努力覺知出現的每一次入息和出息。必須努力修習一個或兩個小時,或者盡可能長的時間,在此期間注意力必須專注于鼻尖或上唇。堅持努力,直到覺知到每一次的入息和出息,不遺漏任何一次呼吸。

  

在每二階段,已經精通專注于入息和出息後,此時必須努力覺知長的入息和出息是長的入息和出息,短的入息和出息是短的入息和出息。即使是坐禅的期間,長短呼吸也會出現。每個長的呼吸和每個短的呼吸都必須如實覺知,這種覺知必須包含每一次呼吸,即使一次入息或出息都不要遺漏。當入息或出息是緩慢地吸入或呼出時,它們是長的;當快速地吸入或呼出時,是短的。因此覺知長和短的入息和出息,包含了覺知慢或快的入息和出息。

  

在第叁階段,已經精通覺知長和短的入息和出息後,此時必須覺知身體內出現的每次呼吸的全身,從它在身體內的起始點,經過中間點,到達身體內的結束點,呼吸的兩端(依具體情況是開始或結束)位于鼻尖或肚臍。

  

在第四階段,已經精通覺知每次呼吸的全身後,必須逐漸地平靜和減弱粗糙或粗大的呼吸,讓它們越來越柔和細微,直到達到入息和出息似乎完全消失的最後階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