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開示(2010元旦)

  皈依開示

  2010年1月1日

  慧律法師講于臺灣高雄文殊講堂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請放掌!

  今天是2010的元旦,諸位今天將成爲生命當中,非常有意義的,進入一個階段,也就叫做皈依。以前那個老一輩的辦皈依,時間都稍微短了一點,很多皈依以後,連最基本上的規矩都不懂,所以我們在這裏所辦的這個皈依,師父都非常堅持。((聲音)開大聲一點。)師父就是非常堅持,所謂堅持就是要解釋得清楚,還有就是基本上的禮貌要懂,我們是叁寶弟子嘛!

  世出世法,本來就無二法。(小哥再聲一點,一點點,因爲我講話比較吃力。)我們所堅持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有一個正信的佛弟子的基本觀念,所以用比較長的時間講這個規矩,解釋這個儀軌,讓大家很辛苦。你們從一點半來到這裏報到,一直到現在就四點多了,四點半,叁個鍾頭了,一般人辦皈依沒有這麼久的,念幾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後就回去了。我們這裏是很堅持,因爲這個剛開始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中國有一句諺語就是說:叁代不讀書,就像一只豬。這個爺爺不念書、爸爸不念、孫子也不念書,就像一只豬。就是笨笨的笨笨的,笨笨的,所以像傻呼呼的,老鼠、老虎就分不清楚。我們佛教講的就是:叁十不學佛,心中像猕猴。也就是說:你一個人如果將近叁……孔子叁十而立,你已經叁十歲了,如果還沒有學佛,那麼簡單講:你的人生並沒有任何的目標。如果師父問你們:你們在追求什麼?在追求什麼?他就會說:事業啊,我要面對現實,要賺錢。再來,你要追求什麼?人生的最終目標是什麼?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要很冷靜這個問題。

  四十不求法,很快就白頭發;五十不悟道,開口便亂道。五十歲沒有見性開悟,他講出來的法就胡說八道,他爲了生存,他要維持開銷,又不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讓人家信服,他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會影響到他的生存,爲了生存,不得不逼自己做一些非法的事情,這個就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們應當了解,皈依它的意義是什麼?自覺聖智即是佛,法法本空即悟法,和合無诤即是僧。

  自覺聖智即是佛。我們今天來皈依叁寶,借重于外在的假相——這個佛像,來引發內在的覺性,這個就是學佛的意義。衆生你不給他放一個方便佛,他不會拜的。所以我們曉得泥塑、木雕、畫像,這個外在顯現的佛像,是要引發我們內在的自覺聖智,自覺就是自己要覺悟,要覺悟。這世間人,他到死沒辦法覺悟的!

  以前,以前我讀大學的時候,念高中的時候就一直在思惟:這個生命到底是什麼?它的價值和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所爲何來?生從何來?死往哪裏去?我爲什麼會來投胎?我死了,是不是有六道輪回?到底這個生命活著是什麼意義?如果說我現在讀到這個碩士,master or doctor,或者到美國留學,拿了幾十個國家的super超級的博士,那so what?這個到底又如何?代表什麼意義?喔!代表就是說:我在社會上有一個身份地位;或者是我搞政治,有一個假相,就是一個學曆;或者是說我搞一個財經,對股票、人類有所貢獻,或者是搞一個科學,這些接下去要做什麼?你擁有什麼?當你把手伸出來的時候,你能抓什麼東西跟著你一起離開這個世間?抓金銀財寶?抓名聞利養?抓榮耀?抓地位?抓感情——男女?抓欲望?你到底要抓什麼東西來離開你這個世間?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真的擁有它嗎?這個就是思惟了。師父念高中的時候,就開始有這個想法,那時候就准備要念臺大哲學系了,我爸爸說:念臺大哲學出來,最多當精神病院院長,沒飯吃,沒飯吃!讀到大學的時候,也是思惟這個問題,後來就聽到佛法,這個才是我要找的路線;這個才是我生命最終的依歸;這個才是究竟,人生、宇宙的究竟真理。所以,自覺聖智即是佛,學佛就是爲了開發自己本來擁有的般若智慧。

  人類自以爲智慧,自以爲有智慧的人類,卻死在自己創造的東西,我們今天創造語言、文字,死在語言、文字裏面;我們今天創造觀念,死在觀念裏面,本來就沒有藍、綠這個問題,我們創造了藍、創造了綠,這個觀念因爲政治的意識形態,使一個人永遠沒有辦法……,束縛,就是念到博士也一樣,幹到國會議員都是這樣子,每天就是跟我自己爭執,他們也是憂國憂民,也是爲人民,這個在一個悟道的聖者來看,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自覺聖智即是佛,學佛就是爲了要開發自己原來本有的清淨自性。

  法法本空即悟法。你了解這個世間每一件事情,它都是因緣生的東西,所以,我們所有的分別跟執著,都沒有任何的意義。譬如說這個是什麼?喔!這個就是毛巾,毛巾是什麼?就是方形的,形狀就長短方圓,那就是看到的。那麼,這是什麼顔色的呢?就是它有色彩學。如果說透過化學分析的話,這個就變成顆粒微塵的東西。所以,無論是大的相,就是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無論是小的相,都是電子、質子、中子,當你如果有一些物理學的觀念的時候,你會發現大的相也是空、小的相也是空,因爲所有的大相、小的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都是顆粒微塵性所構成的東西,當體就是空。喔!原來佛講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原來你看到相相,它的本來的面目就是空,原來這個道理就是這樣子,生命的意義就是要覺悟到任何法都是空性的東西。

  我們今天如果沒有佛法,就會活得很迷茫。爲什麼活得很迷茫呢?就是我們也一樣去跨年,好幾萬人,說到紐約廣場是幾十萬人,擠進去擠不出來,六個小時沒有大小便,玩得這麼痛苦做什麼?跑去跨年倒數:十、九、八、七、六、五、四、叁、二、一,然後就happy new year你抱我,我抱你,抱完後要做什麼?一樣得回家啊,並不是說你抱一抱就能留下什麼東西,沒有!生命當中的迷茫,沒有學佛的人他所過的那種日子,就是無知、迷茫,而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裏。可是有宿世善根的人,就像你們一樣,今天你們想要來皈依,會要走這一條路線,很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而且佛法它非常難,難到所有的超級博士都沒有辦法!有一個臺大哲學系的博士來,他看了師父的電視,剛好就播這個《楞嚴經》,他突然對這個如來藏性有興趣,有興趣就來到講堂,第一句話就問:師父!你在講經的時候,是說每一個人都有如來藏性。我說:是啊!他就問師父說:那我怎麼沒有看見啊?他就問師父說:那麼,如來藏性在哪裏啊?我就說:在眼前啊!他說:那我怎麼沒有看到呢?我說:你就因爲心中多了一個“我”。師父!那你明心見性嗎?我說:你現在的心中又多了一個“你”。師父!無我無你,就叫做明心見性嗎?我就跟他講:無我無你,誰來見性呢?他說:唉!這個佛法還真是難啊!難!它是超越一切表相的,超越一切意識形態、觀念的東西,說似一物即不中,你講什麼統統不對,因爲那不是觀念的問題,超越一切表相的,哲學中philosophy形而上的東西,它就是推論,一直推論……A,如果是A等于B,B等于C,然後一直推論……。而佛陀告訴我們:A不存在的,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一不存在的,一是假設、一是緣起、一是空性的東西、一是觀念的東西,一是人類所有能力給它下一個定義,一個觀念而已。所以叫做法法本空即悟法。

  和合無诤即是僧。內心裏面要懂得平等的心;人類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人類之所以痛苦,就是希望去改變別人,自己認爲自己是別人的老師。我們今天不了解,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的道理,我們一直想要改變別人,所以,當兩個人在講話的時候,他就開始有強烈的一種執著意識,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講話,不管講什麼,把對方統統否定,這些報紙、報章雜志,你也只能參考一下而已,只能參考一下而已。所以,包括這一些電視的節目,都沒有辦法去避免政治的色彩,都沒有辦法!你說他客觀嗎?不夠客觀。他一定會說:我很客觀!爲什麼?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所以當你執著某一個點的時候,你就會失去整個宇宙,你就會失去整個宇宙。而我們學佛是爲了什麼?是放棄這個點,而擁有整個宇宙,這個就是佛法的偉大。所以,有人問就是說:師父!那您是藍的是綠的?我說:沒有啊!你不曉得佛是無想的嗎?是不是?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我不藍也不綠。那您是什麼黨?如果勉強講,我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一黨的,勉強講的話,我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一黨的。

  所以,因此我們要了解,借著假相來引導我們的內在裏面的般若智慧,然後法法本空,體悟到:喔!原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原來是這樣子。

  我們也不知道,老是拜心外佛……有一個居士他修學了佛道,滿不錯的,拜佛常常觀想,然後他可能學了一點密宗,然後就說:師父啊!我持咒!我說:很好!你念佛?他說:我念佛。他說:有一個師父就告訴我說,要觀想佛自他不二,所以當我念佛的時候,我是念阿彌陀佛,到最後觀想:阿彌陀佛就是我,我就是阿彌陀佛。我說:這樣講是方便講,不是你觀想阿彌陀佛,你就是阿彌陀佛,你這個是色受想行識裏面的想,不是證量,跟證量沒有關系。佛法有善巧方便的,修行叫你觀想佛像念佛,是爲了叫你善巧方便攝心,這個跟叁昧沒有關系的,叁昧它是證量,沒有能所的,明心見性,大悟,沒有來去、生滅、增減的東西。我就跟他舉一個例子,我說:我們到日本去的時候,我有看人家那個畫像,那個畫像武士,日本的武士道的精神,兩肋插刀,很長的武士,然後那個臉都挖一個洞,都挖一個洞,爲什麼?給你方便照相,伸過去的時候:照一張!啪!照一張。我說:一個人頭放進去那個空洞照一張相,他本身是不是武士?不是,當然不是啊!我們到韓國去…

《皈依開示(2010元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與茅靜遠居士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