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P58

  ..續本文上一頁會走錯路。下面,【叁治滅惡境障。應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平等法性。】你要滅這個惡,那意思就是平等法性,就是說你一定要把心安住在平等。【空寂無爲、無有形相。】這個是修行人的根本,你若不了解無爲法,再給你修百千萬劫你都不見性,【既無形相、焉有境界逼迫。】那有這個境界來逼迫我們呢。【境界空故、即是治滅此障。四治滅病事障。應教念十佛。緣佛菩提威勢力持本願功德、不爲世間事務牽纏。緣佛福德相好莊嚴意生身相、】意生身就是隨自己的意思而生,【不爲一切病苦所惱。】這個病苦是很沒辦法的。【念佛法身、猶如虛空。隨其智力、應化一切、非如衆生、煩惱陰身。八苦交煎、世事纏縛。】這就是衆生,八苦交煎。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世事纏縛。【如蠶作繭、】像蠶吐絲作繭自己捆綁自己,【無出頭日。如是念時、此障即滅。故知存心念佛、廣大功德、無有不成。深重業障、無有不滅也。

  問。念佛佛現、亦有魔否。念佛所發善根、亦有魔作否耶。

  答。佛有神通力。威德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我看有的人修行修到……,都會著魔,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都有一種聲音,很多人都這樣,我現在碰到的差不多有幾百個,修行不如怎麼修的,去拜這個神,拜一拜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有這個聲音,念楞嚴咒也沒有用,念這個大悲咒也沒有用,一開始親近,親近錯了,那個很難,有的人十年都去不掉,耳邊有人跟他講話,整天都有人跟他講話。【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須當辨識。經論開二。一所現相好、不與經合者、是爲魔事。】所現的相好跟經典不合這就是魔。【二不與本所修行合者、是爲魔事。】比如你參禅、參禅,參一參,咦!佛祖現前,那就是著魔了,參禅的人不著相,如阿彌陀佛現前那就是魔。【至于善根、發相。是魔作。非魔作、亦有二辨。一約心境久速。】這很重要,要證明你是不是有著魔,這很重要,【謂此見佛聞法等事、】見到佛,聞法,夢中佛來跟你說法,見到佛,【若是善根發者、則報因境相、暫現便謝。】就是說你若是真正念佛念到有感應,佛是現前來給你看,馬上就消失,【習因善心、】要保持這個道力,【相續不斷。若是魔所作者、】就不是這樣,【則報因境相、久久不滅。】不去掉,就是我剛才跟你講的,耳邊常常有人跟他說法,那就是魔,佛不會這樣擾亂你,【或謝去更來擾亂。】你要去(除),你去不掉,除,除不掉,每天都讓你見到空虛佛像、西方叁聖,那問題大了,問題大了,佛不會這樣,佛讓你見到産生你的信心他就走,魔不同,魔一直來讓你看,一次又一次來給你看,你要掃,掃不掉,那就是魔。【習因善心、暫發還滅。或倏爾變成惡念。】變成惡念。【二約煩惱輕重。謂見善相發時、】你見到佛的時候,【能令心識動亂、煩惱增重、衆多妨礙、不利定心、悉屬魔作。若見善相現己、雖未證禅定、而身心明淨、善念開發、煩惱輕微。或叁昧開通、身心快樂。內外安隱、氣色光潤。煩惱寂寂。功德巍巍。】功德很大。【此爲善發相也。若邪正未了。應當用二法以對治之。一者止法。謂深入叁昧、一心念佛。于所現相悉知虛诳。但平心住定、不取不舍。】這個對修行最重要,你不管他有來、沒來,你就是心裏很清楚地念佛,所以這個印光大師講一句話很偉大:不論見不見,但問定不定。就是說你不管他有看到、沒看到,問題是你的心定、不定,你是不是在念佛,定在念佛你就不要管他,魔也好,魔來都不要理他,無所著,不論見不見,但論定不定,心是不是有定在念佛,你若有定在念佛,看到,也不要理他。【如是息心、寂然不起分別時。若是聖境、則定力逾深、善相如法。若是魔境、現相不久自壞。縱發亦不如法。二者觀法、謂觀真空法界、念虛空法佛。推檢現相、】推檢現相就是推測這個現相,【不見生處。】來,無來,去,也無去。【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離真如外、無一法相。如是觀念。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然念佛遇魔、亦萬中一也。】就是說你念佛若遇到魔障,一萬個當中才只有一個有可能而已,你就是求生心切,你就是求這個感應心切,求到最後就變成魔,你有注意看那個《阿彌陀經》: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都教你念阿彌陀佛,這些自稱爲活佛的人難道會比一切諸佛還厲害?冷靜想想看,你就不會對這個外在的神通所迷惑,你不會這樣,你就穩住這個道場,穩住這個道場,好好地聽經聞法。【良由修淨業人、具叁種力。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叁者佛攝取力、雲何邪魔、得便擾害、】念力夠,本來的佛性力,佛對我們攝取力,怎麼可能著魔?所以得便擾害,【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彌陀名者、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是故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注意看!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根本就不要懷疑。【而雲必定下、釋疑難也。妨曰、】就是有人這樣問,【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雲何有佛現在前耶、故此通雲、有二意故、佛必定見、一約他佛。謂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應。不妨來去。】因爲他本來就無生滅,但是神通自在,你講來去,實在是不來不去,不妨講來去,就是說一個人證悟到法界平等心,不妨說這是桌子,這是椅子,分別,沒有關系,雖分別不作分別想。【是故心淨佛現、心垢佛滅。其猶水澄月來、水濁月亡也。二約自佛、謂本覺心佛、本無來去。依覺不覺、不妨出沒。】有時候覺,有時候不覺,有時候不妨出沒,究竟是一樣的,但是還沒有完全覺悟是有所不同。【是故心迷佛隱。心悟佛顯。其猶鏡塵光暗、鏡潔光明也。此中下、亦釋疑也。】懷疑。【妨曰。上二喻中、俱含如來念衆生意。】衆生的意思。【雲何合內、無佛念耶。】內就是沒有佛念,一如的意思。所以【故此通雲。衆生無有信願、故此再叁勸勉。】勉勵衆生。所以【佛念衆生、乃佛自願、何待言也。】沒有什麼好講的,本來佛就是慈愍衆生嘛!就像師父上臺講經說法本來就是我的責任嘛!這個沒有什麼條件的,沒有任何的條件的,所以喜歡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不要說喜歡你所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做我們……,喜歡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自己都感覺很喜歡,不要說喜歡做你的一切,你自己喜歡的你才要做,那麼這樣不太好,所以說今天我們來講經說法,師父上臺,我沒有什麼任何條件,我覺得我很法喜,講給大家聽,也是讓我自己自修,我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力量跟這個悟性,所以說我們若要修行都要把它覺得說,我們是一個佛教徒,慈悲喜舍是當然的,犧牲奉獻是當然的,無爭是當然的,不要說要去出家,或是要在家修行,整天爲了小事在那裏亂七八糟,那像什麼?像什麼呢?所以我們這個僧團很安慰,現在叁十幾個都是這樣子的清淨,都是這樣的無爭,真的是想不到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不知是地理好還是怎樣,誰知道?我們這幾個法師,叁十個不曾大呼小叫,不曾他罵他,他罵他,他給你難堪,不會,大家都很互相尊重,怎麼會這麼好的徒弟呢?好得讓我很驚訝!很驚訝!我常說:歹竹長出好筍,(歹竹長出好筍,)真的,這二、叁十個徒弟到現在不曾對我大呼小叫,不曾,不曾,很好,很好,真的,大家都很盡心盡力,真的很了不起,我一直發現說這些徒弟,不是我一直在贊歎自己的徒弟,真的,很善良、很善良,看起來師父最差,師父最差,這些都是菩薩示現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