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生命的圓滿
新春《禮拜叁千佛》開示
慧律法師 講
臺灣·高雄·文殊講堂
2012.1.23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诤,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衆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邁向生命的圓滿(上)
新春《禮拜叁千佛》開示
臺灣·高雄·文殊講堂
釋慧律2012.1.23
(法觀師:大衆請合掌,大衆至誠懇切向師父上人歡喜恭敬地行叁問訊。一問訊、再問訊、叁問訊。(大衆向師父行叁問訊禮))
好!諸位請坐下。請合掌,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衆隨師念)
好!請放掌。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師;各位尊敬的護法居士大德,(師父合掌)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阿彌陀佛!(師父放掌)
非常地歡迎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大德,從遠處而來。今天我們很榮幸的,法觀師慈悲,在百忙當中也抽空來爲我們領衆,來拜這個叁千佛,我們爲法觀師父鼓掌一下(衆鼓掌),鼓勵。法觀師父他是音樂的天才,也是師範大學的高材生,同時他的文筆也好,也去泰國參學,也去印度參學,大小乘的經典都精通,做一個師父的人,也以他爲傲,我們非常地感謝法觀師父!再來,印尼的學榮師父,從印尼來,去年沒來,今年就看到了,也感謝他來打這個鼓,也很辛苦!
那麼,大家一心向佛,入我門中就一律平等,也沒有分海峽兩岸,大陸、臺灣、香港,佛法,它是超越一切國界的、超越一切種族的。佛法講:法法平等,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他沒有分別。
今天我們在這個因緣殊勝、聚會的日子當中,我們要講的這個題目,叫做“邁向生命的圓滿”。
這個題目不好發揮,因爲圓滿它就是見性,那麼,邁向生命的圓滿,就是趨向于生命的圓滿,這個題目不好講。不好講,這幾天我就想想:如何來利益上根器的、中根器跟下根器的?這個要能夠利益。所以,我就把它整理了,把這個開悟見性的過程整理起來。
佛成道以後,先度大根器的,講這個《華嚴經》。我這一篇文章寫了八十分鍾,要利益上根器的。今天開始,我就先給它念一遍。因爲年歲大的人,他會聽不懂;但是有宿世善根,或者是有在《楞嚴經》下功夫的人,他會非常受用,非常受用。那麼,大概幾分鍾,這個念完了再收攝回來。所以,就像佛在世,成道以後先講《華嚴》,那麼二乘人如聾如啞,聽不懂,再回過來,講這個漸次第的,務使每一個人在這個農曆年新春開示,大家都能受用。那因爲局限于時間的關系,所以變成要發揮到淋漓盡致,有困難,有困難!現在你什麼事都不要做,你什麼東西都不要想,你一定要專注,我這裏的每一句話,這裏的每一句話,單刀直入就會叫你見性!所以,你要很冷靜地,這一篇文章。念完以後再回歸,再慢慢地去分析。
邁向生命的圓滿
請專注:
大悟見性的那一天,那一刻,那一刹那,我見到了生命的永恒與圓滿。
從此心中的喜悅與安詳充滿了身心,它是如此的清淨與平等:
無相與解脫,
無求與無住,
無诤與寂靜。
在圓滿的心性中,時空完全靜止,宇宙和世界,並不存在。
了悟了:
五蘊即空不可得,即如來藏妙真如性,
六入即空不可得,即如來藏妙真如性,
十二處即空不可得,即如來藏妙真如性,
十八界即空不可得,即如來藏妙真如性,
七大盡不可得,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周遍法界。
身心即空,無我無我所,就在此時此刻呈現出第一義大空,完整無瑕的真實生命。
它不是色身,因爲色身體空如幻,不是識心分別,因爲識心分別是依他起,空無自性。
最原始又最完美的真實覺性,
它不是相,而是畢竟無相。
空相中,它沒有語言,我無法形容它。
空相中,它沒有觀念,因爲不存在能所。
空相中,它沒有妄想,超越一切想象。
空相中,它沒有委屈,也從不哭泣,只是事來不著。
內心深處只有微笑,而心靈卻又是一片祥和。
在大悟見性的世界裏,不需要語言,也不需要文字,
更不會落入觀念,也從不起妄想,
身心世界本來就空,皆不存在,一切皆是假名,
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雖是假名,但靈覺真心亘古長存,沒有新舊,亦無增減,
它只是存在,無法觸摸。
當我正想告訴你的時候,卻無從啓口。
當我想去描繪它時,它沒有顔色與形狀,無從細訴。
用人類拙劣的語言,教我如何去說明真心無相的圓滿生命?
它不是明也不是暗,它不是動也不是靜,
它無形相,亦無來去,更沒有任何動作。
它不是物,亦不倚一物,
但卻又是如此清清楚楚,時時呈現眼前。
空靈無思,動念即乖,擬議皆非,
真的無下手處,但處處是。
不預設立場,不期盼未來,不落入觀念,
心中不計較不比較,只是事來隨緣不著,不強分別,
不起心,不動念,大道覺性立刻顯現。
真心求不得,取不得,也舍不得,
它是如此的完整,它是如此的圓滿,
它是如此的純潔,它是如此的自然,它從不做作。
當你破除一切假相,不再被名稱所困擾的同時,
心性等如虛空,那就是圓滿清淨自性,歇即菩提,當下即是。
若大悟見性,一切時空,當下入無爲安詳涅槃處,
自在與解脫,不再貪著,也沒有任何渴望。
食衣住只是隨緣,心中無比的知足,秒秒安詳。
行坐臥無非道場,站立與睡眠皆與道相應,盡是真如。
當生命悟性達到最完美和圓滿時,
心中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因爲了悟了:緣生即是無生。
菩提涅槃圓滿自性現前時,真心無妄,
無妄之真心如日當空,
照盡山河大地,
無所分別。
當圓滿覺性顯露時,
不必坐禅,禅即是心。
不必誦經,經即是心。
亦不求解脫,
本自無縛故。
諸法本空,沒有能所,
但有能所,具是戲論。
是故聖心無求,品格高超。
當大悟見性時,
一切生、住、異、滅皆在一時,
十方叁世盡在一念。
一切有爲皆是真如無爲,
無爲處即是佛行處,
即是生命圓滿處。
不可立一個真谛,
不可立一個俗谛,
不可立一個中谛,
一切法不立,
盡是真如故。
不修觀,不修止,聖谛亦不爲。
萬法本自空寂故,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無,
連不可說亦不可說。
圓滿清淨自性,
它只是存在,但卻道它不得。
因爲諸法本空,萬法如幻,
本無來去生滅增減,
身心非我,諸法如幻、如夢、如露、如電、如泡、如影,是故不再執著。
外不緣塵,內不循根,
不落分別,識心不生,
萬事只是隨緣,
生命自然圓滿。
大悟見性則萬法一如,
“如”之一字,衆妙之門。
“如”則不可說,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
無有形狀,
超越數量,
能所不二,
無求亦無住,
即是生命圓滿處。
心中不著,亦無所懼,
不刻意作觀,
不必滅相,心中自然無相。
不落能所,了一切法無我,
心中無滯,無法不通,
是生命圓滿行。
佛性即是覺性,
是人類生命的終極圓滿,
也是生命的終極完美,
從完美中取出完美,
剩下的依然完美。
若大悟見性
五蘊當下盡是完美
六入當下盡是圓滿
十二處當下無非究竟
十八界當下絕待純真
七大當下即如來藏第一義大空,周遍法界,純一圓覺,無法不圓。
生命的圓滿,就在當下,
無一時不圓滿,
無一刻不圓滿,
無一處不圓滿,
無一法不圓滿,
因爲它本自具足圓滿。
真理只是被發現,並不能創造。
發現人生宇宙究竟真理即是佛,
佛即是衆生心。
唯佛唯心並無增減,
法界如是,
法爾如是,
法法如是,
盡是圓滿。
身心休歇處,
即是生命圓滿處。
生命一旦達到了究竟圓滿,
般若妙智便時時刻刻出現心中,
如湧泉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如果有人請示師父說:
“敢問上人,如何修行才能入于圓滿?”
答:“開口問的那個人,正在問問題的那一刻,
即是生命圓滿處。”
悟否?
這個就是念給上根器的人聽,這個就是師父花了八十分鍾,把它整理一下,一輩子對心性的體悟,把它念一遍。當然,初學佛法來聽這一些,有一些陌生;但是,老參的就會如夢初醒。
那麼現在我們用解析的方式,剛剛是用體悟的方式,體悟的方式。那麼,我們講完了,最後一天,第叁天,本來要列印出來,資料給大家,但是來不及,影印機只有一臺,因爲寫完已經接近過農曆年了,整理不出來,那麼就是趙老師電腦先把它打出來,這一份就念給大家聽,將來慢慢地有因緣,就把它印出來。覺得不錯吧!喔!是是是!(衆鼓掌)有你們的鼓掌認證,佛陀也歡喜。
好!那麼,我們再繼續。因爲這個是給上根利智的,那麼底下就講給所有的衆生,一句一句慢慢地解析,因爲根器沒有那麼利,沒辦法!有的人,他好幾年沒有看到:有的人,他一年才見過一次面,看起來似曾相識,又很陌生。老菩薩來頂禮的時候,拿了一個紅包很虔誠,我正要跟他拿,他剛好拜下去;我往下,他又起來,我一直要搶他的紅包,一直搶不到,他又拜下去,我又拿,上來,我又不去,這紅包總是搶不到。這個老菩薩。那麼,有的人他每年都來,每年都來,這個是很安慰的一件事情。所以,在這裏,變成上、中、下叁種根器的都有,那麼對一個演講者來講,這個會很辛苦,因爲你不曉得說,我這一句下去,到底誰聽得懂、誰聽不懂?但是,沒有辦法分類,那就只好看看大家的根器。
題目叫做:
邁向生命的圓滿
剛剛師父把幾十年來修行的心得,花了八十…
《邁向生命的圓滿(2012年新春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