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必要爲了自己的一己的觀念,而吵得面紅耳赤,而吵得不可開交,沒有必要,爲什麼?卡在某一個觀念,是每一個人從出生以來,他就有累積種種的經驗跟觀念,所以一下子要讓他改變過來,有困難,有困難!所以,這個需要一點時間。有智慧的人,都能夠恒順衆生,同時恒順他人的意見,不要一下子就去反駁他,因爲你一下子就反駁他,彼此之間感覺不好,你要度他會很困難,所以,因此,學佛的人,人與人相處,是要如此地融洽跟和諧。爲什麼?因爲有智慧的人,都能夠恒順他人的意見,因此跟每一個人相處,都是如此的融洽和和諧,也使得生命就更加地芬芳,使得生命就更加地芬芳。這個生命的芬芳,就是我們所謂的德行,德行。這個人很有德行,我很喜歡親近他;這個人很慈悲、這個人很和諧,從來不謾罵,從來不攻擊、不揭發人家的隱私,也不談人家不愉快的過去,這個是很有修養的人。所以,很多人都贊歎師父說:哇!我看在講經說法,哇!看到您那個都好幾萬人!很簡單!我上輩子一定持一條戒,就是恒順衆生,稱贊如來。我這一輩子到現在,我也不跟衆生結惡緣,不跟衆生結惡緣,看到對方有優點,我們隨喜來贊歎;看到了缺點,私下;如果這個很嚴重,很嚴重,非講不行,要私下、私下。所以贊歎別人要在大庭廣衆,要糾正一個人,一定要兼顧對方的尊嚴,一定要兼顧到對方的這個面子,還有尊嚴,千萬不要在大庭廣衆謾罵他,這樣很傷自己的德,損傷自己的。接下來。
佛弟子不應當去追逐抽象的人生意義,應當接受佛陀真理的呼喚。
佛弟子不應當去追逐抽象的人生意義。抽象的人生意義,每天擺一個理想,卻做不到。應當接受佛陀真理的呼喚。因爲慧的生命,不在乎時間長短,在乎品質與內容。這一段有一點長,我再念一遍,說:佛弟子不應追逐抽象的人生意義。什麼叫做抽象的人生意義?抽象的人生意義就是說,每天都在打妄想:我將來要怎麼樣……我將來要怎麼樣……可是,你卻做不到,把夢、把未來的夢想,當作是我生命的一種依靠,這個對現實的生活並沒有任何的意義,對解脫也更沒有任何的意義!簡單講,抽象可以用:就是妄想太多的人。所以佛弟子不應當追逐抽象的人生意義,應當接受佛陀真理的呼喚。就像在座諸位坐在這個地方,我們都接受佛陀真理的呼喚。你今天之所以來拜叁千佛,因爲接受了佛陀真理的呼喚,因爲豐盛的生命,不在乎時間長短,在乎品質跟內容。
人活著,不是比賽壽命的長短,而是有沒有具足聖潔的思想跟行爲。
在座諸位!一個人,在南美洲有一個,一個人活到一百一十六歲,一個老女人,活到一百一十六歲,南美洲。在座諸位!你看到南美洲這個老女人,你會跟她下跪頂禮嗎?可是,我們所有的佛弟子,看到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如此地恭敬,如此地贊歎,如此的虔誠,如此的頂禮。佛陀只有活八十歲,南美洲這個老女人;講老女人怪怪的,老菩薩,活了一百一十六歲,誰跟她磕頭?誰跟她頂禮?我們會感恩她嗎?喔!壽命長一點,對!壽命長一點,就是這樣子而已啊!所以,記得!底下這一句就更重要了:人活著,不是在比賽壽命的長短,而是有沒有具足聖潔的思想與行爲。這一句話很重要。再講一遍:人活著,不是比賽壽命的長短,說哪一個人壽命比較長,哪一個壽命比較短,那個沒有任何的意義!像嶽飛才活叁十幾歲,耶稣也是叁十幾歲,是不是?都是生命那麼短促。所以說:人活著,不是比賽壽命的長短,而是說有沒有具足聖潔的思想,他的思想有沒有聖潔?有沒有聖潔的思想和聖潔的行爲?說:這個人的行爲,實在清淨得不得了,身口意完全清淨,他持戒清淨,到處都受人家贊歎,對不對?他不需要活很久。是不是?如果你帶著滿身的惡業,你活到一百六十、二百歲,And so what?那又如何呢?所以,記得!人活著,不是比賽壽命的長短,而是有沒有具足聖潔的思想跟行爲。
一個人活著懂得去尊重別人,讓彼此之間更有彈性跟空間,這個是很有修養的人。
所以,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人應當學會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
諸位!人類,在佛教的觀念裏面來講,人類是生而平等的。再從佛性的角度來講,人類是生而平等的,從出生的那一刹那,你就應當被人家尊重,你就有這個基本的權利被人家尊重。因爲人類是生而平等的,無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剝奪別人的權利、去傷害別人,是沒有這個權利的。這一句話再念一遍: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間,人應當學會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人類是生而平等的,無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傷害別人,或者去剝奪別人的權利,這個是不智之舉。
我們等一下講到四十分,就是還剩下十多分。
下面一句:
缺乏靈魂的工作,將使生命窒息死亡。
這個是佛陀鼓勵我們,你在找工作的時候,要配合佛法,要配合佛法。
這一句話再念一遍,體會一下。缺乏靈魂的工作,就是這種工作沒有靈魂,沒有靈魂,缺乏靈魂的工作,將使生命窒息死亡。每天就像機器一樣,像師父這個工作,這個就充滿靈魂!是不是?今天在座諸位來拜佛、念佛、叁千佛,這就充滿靈魂的工作了!是不是?有意義,無論你在廚房,無論你是來做服務人員,或者是工作人員,或者是來拜佛,裏裏外外都充滿著靈魂的工作。這個“靈魂”,簡單講就是聖潔的靈性。所以,缺乏靈魂的工作,將使生命窒息死亡,因爲靈魂需要智慧的呼吸,智慧就會使靈魂呼吸,讓靈魂呼吸得順暢的就是智慧,就是智慧,所以,智慧就是靈魂的氧氣。
如果我們這一輩子沒有聽過佛法,心中沒有擁有真理,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像什麼?持續不停修改的衣服,永遠看起來不合身。
爲什麼?我先解釋一下:我們人,這個衣服,隨著年齡層慢慢地長大,這個衣服一直變……到了長大以後,喜歡什麼顔色也修改,穿了以後也是不適合,也常常修改。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這一輩子沒有聽過佛法,心中沒有擁有真理,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什麼?持續不停地修改衣服,就像持續修改的衣服,永遠看起來不合身。簡單講:所有的無明的衆生,時時刻刻都對自己不滿,今天你已經有大樓了,是該知足了,他不知足;你已經有大老婆了,還有小叁、小四、小五、小六、國一、國二,統統有了,還是不滿足,對不對?所以,臺灣除了那個九族文化村,還有兩大種族:一、存款不足,二、睡眠不足,存款不足跟睡眠不足。所以說:就像我們持續不停地一直修改衣服……永遠看起來不合身。無明的衆生,他需要的太多了,今天明明可以過快樂、知足的日子,他就是不要,他就是一定要搞一些有的沒有的,讓自己苦惱無邊,這個就是愚癡的衆生!
我們這一生,除了爲自己和孩子打拼賺錢,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想過,如何才能開智慧?如何才能得大解脫?想過的人,是屬于那一些有善根的人。
在座諸位!我們這一生,除了爲自己和孩子打拼,辛苦地一直在賺錢,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想過,如何才能開智慧?如何才能得大解脫?有想過嗎?想過的人,是屬于那一些有善根的人。這一句話再念一遍:我們這一生,除了爲自己和孩子辛苦的打拼賺錢,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想過,如何才能開智慧?有沒有什麼法門才可以開智慧?有沒有想過,如何才可以活得更自在、更解脫?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有想過,你就會積極地學佛,想過的人是屬于那些有善根的人。
諸位!只有美貌,而缺乏智慧的和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贊歎的。而真正的美,存在在自信和內心的協調。
這一句話對于男衆、女衆都很重要的!是不是?這個女衆,她化妝起來就很漂亮,只有一點,就是千萬不能開口,這一開口就像保齡球一樣全倒,一點氣質都沒有,一點氣質都沒有。所以,只有美貌,而缺乏智慧和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贊歎的。而真正的美,存在在自信,內心的自信,自信就是對自己很有信心。這個自信建立在哪裏呢?建立在叁業清淨,就是身、口、意我都守得很好,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爲我不犯人,一輩子都不會傷人,對自己很有信心!我對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這個非常好;但是,千萬不要過度自信,沒有能力,過度自信,過度的自信,那就一定會敗,失敗一定會在未來。所以,存在自信和內心協調;這個內心協調就有一點困難,內心協調,能夠觀內、能夠觀外;能夠觀時間、能夠觀空間;能夠觀當時的狀況,而做出最完美的抉擇,這個很難,這個很難!這個你要有相當的智慧,有相當的智慧,才能協調自我。
就像我要出家的時候,我就做一種工作,如果是走在衆生的叁叉路口,我是到底要出家?到底要在家?我就把所有的在家的好處列出來、在家的壞處列出來;把出家的好處列出來、把出家的壞處列出來,經過一個禮拜審慎地考量:我一輩子走下去,是要走出家還是要走在家?我冷靜地……因爲在大學裏面,已經學佛了好幾年了,再研究院、再最後一個,經過六年的時間,現在是存亡的關鍵,進退的抉擇的關鍵。所以,我就知道:內心要自信跟協調,我要怎麼樣來抉擇。把做在家居士……對我來講,不是批評大家,對我來講,做在家居士,好像沒有什麼……對我來講啦,不是對你們。對我來講,如果做在家居士,最多就是說你上班上得很辛苦,老婆在家就:老公!你回來了!是的!我回來了。就當爸爸了,是不是啊?爸爸!爸爸!就兩聲爸爸,再來呢?就不曉得要做什麼了。對不對?那出家的好處是什麼?那出家的好處就很多了,自在、解脫、弘法、利生,最起碼枕頭旁邊不會有一個人: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阿(師父用《大悲咒》來代她人的枕頭風)……就一直煩一直煩,半夜起來:我死給你看!到最後沒辦法了!所以,我看到那個婚姻,很多人就破裂或怎麼樣子,哎呀!真是,所以走在家居士的,還是要有勇氣,像我沒有什麼勇氣走居士這一條路,我…
《邁向生命的圓滿(2012年新春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