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P75

  ..續本文上一頁獲得如是八種清淨口業。以此善根回向菩提。當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複得最上清淨梵音。 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兩舌。當得五種堅固。雲何五種堅固。所謂得身堅固。當得遠離一切怖畏之難故。得眷屬堅固。不爲他人之所貪故。得信堅固。獲得信業果報故。得法堅固。獲得果證堅牢故。得善友堅固。常得愛語攝受故。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兩舌。獲得如是五種堅固。以彼善根回向菩提。當證無上正等正覺。使彼一切外道魔王等。鹹不能破壞故。 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貪毒。獲得八種善法。雲何爲八。所謂得貪心消除。得殺心不生。得嫉妒心不生。得樂生聖族心爲聖人尊重。得慈心以善業利益一切衆生。得身端正。得多人尊重。得生于梵世。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貪毒。獲得如是八種善法。以此善法回向菩提心不退轉。當證無上正等正覺。 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嗔毒。當得五種勝願圓滿。雲何爲五。所謂修身口意不退諸根不亂。當得一切廣大富貴圓滿。得冤家降伏。得一切廣大福德圓滿。得受人天最上供養。得一切廣大功德圓滿。于最上受用心所欲者皆得圓滿。如爲富貴發百千最上勝願如願圓滿。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嗔毒。獲得如是五種圓滿。以此善根回向菩提。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爲叁界之所尊故。 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邪見獲得十種功德之法。雲何爲十。所謂得自心安善及同行善友深信因果。得不爲身命作于罪業。不久獲得賢聖之位。得不迷善法修人天行。不墮傍生及焰魔界。行于聖道得最上福。得離一切邪法。得離身見。得見一切罪性皆空。得天上人間正行不阙。龍主。士夫補特伽羅遠離邪見。獲得如是十種功德。以此善根回向菩提。速能證了一切佛法當得無上正等正覺。 龍主。複次觀于十不善法微細之行。多墮地獄餓鬼畜生之趣。龍主。觀彼衆生。若複殺生。當墮地獄畜生焰魔等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短命。二者苦惱。若複偷盜。當墮地獄畜生焰魔等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自居貧賤。二者不得他人財寶。若複邪染。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愚癡。二者妻不貞正。若複妄語。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言不誠實。二者人不信奉。若複绮語。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言不真正。二者所言無定。若複惡口。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言多鬥诤。二者人聞不重。若複兩舌。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得下劣眷屬。二者感親屬分離。若複多貪。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不能利益他人。二者常被他人侵害。若複多嗔。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心常不喜。二者多不稱意。若複邪見。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邪見。二者懈怠龍主。若有行于如是十不善法。決定獲得如是果報。複更別得無邊諸大苦蘊。 龍主。若複菩薩遠離殺生。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長壽及無量福。得離一切他侵之怖。 龍主。若複菩薩遠離偷盜。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及無量福。而于一切心無吝惜。證得深智諸佛所說無上法義。 龍主。若複菩薩遠離邪染。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感善眷屬父母妻男悉無惡見。 龍主。若複菩薩遠離妄語。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當感所有語言一切善軟。凡起誠願堅固不退。 龍主。若複菩薩遠離绮語。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所言真實聞者信受。凡有所說斷一切疑。龍主。若複菩薩遠離惡口。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所言可取聞無背舍。于諸衆中無有其過。龍主。若複菩薩遠離兩舌。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于諸眷屬心住平等。愛之如一無有離散。龍主。若複菩薩遠離貪毒。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得端正身諸根具足。見者愛樂心無厭舍。龍主。若複菩薩遠離嗔毒。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得于仇仇心無所起。聞佛法要能生深信。龍主。若複菩薩遠離邪見。修菩薩道行于布施。得大富貴獲無量福。于叁寶所而具正見。常近于佛得聞妙法。供養衆 僧常無懈退。教化衆生令發菩提之心。 龍主。若能修此十善之業行菩薩道。初以布施而爲莊嚴。果報圓滿得大富貴。若以持戒而爲莊嚴。果報圓滿得一切佛法願滿具足。若以忍辱而爲莊嚴。果報圓滿得佛菩提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複得梵音具足。若以精進而爲莊嚴。果報圓滿當能降伏天魔外道。以諸佛法而救度之。若以禅定而爲莊嚴。果報圓滿當得正念清淨法行具足。若以智慧而爲莊嚴。果報圓滿。當得永斷一切邪見。若以大慈而爲莊嚴。果報圓滿能令一切衆生降伏一切微細煩惱。若以大悲而爲莊嚴。果報圓滿當得一切衆生心不厭舍。若以大喜而爲莊嚴。果報圓滿當得一心而無散亂。若以大舍而爲莊嚴。果報圓滿當得微細煩惱皆悉除滅。 龍主。乃至以四攝法而爲莊嚴。果報圓滿當得一切衆生隨順化導。若以四念處而爲莊嚴。于身受心法悉能解了。若以四正斷而爲莊嚴。能使一切不善之法皆悉斷滅。得一切善法圓滿。若以四神足而爲莊嚴。能得身心皆獲輕利。若以五根而爲莊嚴。當得信進不退心無迷惑。了諸業因永滅煩惱。若以五力而爲莊嚴當得不愚不癡。及得永斷貧窮過失。若以七覺支而爲莊嚴。當得覺悟一切如實之法。若以八正道而爲莊嚴。當能證得正智。若以奢摩他而爲莊嚴。當得斷于一切煩惱。若以尾缽舍曩莊嚴。當得了悟一切法之智慧。若以正道而爲莊嚴。當于有爲無爲一切方便悉能了知。 龍主。我今略說十善之法而有莊嚴。至于 十力四智及十八不共之法。乃至如來一切法分。皆得圓滿。 龍主。乃至廣大解說此十善業道莊嚴之事。當令修學。龍主。譬如大地。能與人界一切國城聚落乃至林樹及藥草等而爲安住。又複諸業皆有種子。種子既有四大而成。由如種谷初生芽莖乃至成熟。皆依于地。龍主。此十善業道。能爲天上人間一切有情勝妙安住。能令一切有爲無爲得智果報。一切聲聞及辟支佛。乃至菩薩無上正等正覺而爲安住。亦複爲一切佛法根本安住。龍主。我此所說。汝等一切當以正心而生信解。 爾時娑伽羅龍王。並在會諸菩薩摩诃薩。一切聲聞及 天人阿修羅幹闼婆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姜查:阿姜查(Achaan Chaa,1918年-1992年),南傳佛教大師,泰國現代最具影響力的佛教僧侶,建立巴蓬寺。  出生于泰國北部老撾人區烏汶Rajathani鎮的農村,9歲出家,受沙彌戒,後還俗幫助父母務農。20歲正式受具足戒成爲比丘。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開始托缽行腳。在阿姜曼(Achaan Mun》門下的短暫時間,豁然開悟,改變了他修行的方法,他依循佛教森林比丘的傳統,進入森林地區獨自修行。  1954年,他受邀返回故鄉的村子,在一處熱病橫行、鬼魅出沒,稱作“巴蓬”的森林附近住了下來。隨著追隨他的弟子越來越多,于是建立了巴蓬寺。 1981年,因爲糖尿病,接受手術之後,逐漸失去對四肢的控製力而癱瘓。 1992年1月16日,上午5時20分,過逝于巴蓬寺。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