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經文:【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複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爲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爲發大乘者說,爲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爲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爲荷擔如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爲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爲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初日分就是六點到十點,早上六點到十點。【中日分】就是十點到下午兩點。【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表示布施得很大很多。【後日分】就是下午兩點到六點。【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又布施得很久遠,長久以來一直布施。【以身布施。】不得了!這色身是大家所貪愛的,用這個身來布施,就是不要命的布施,這個功德大不大?很大了,可是,功德比不上什麼?
【若複有人聞此經典。】如果有人聽到這一部《金剛經》,【信心不逆。】“不逆”就是順佛意,不違逆佛意,了解萬法畢竟空寂,除了你自己妄想、顛倒、執著、著相以外,其實本無所有,在本無所有的萬法裏面,強烈的執著、分別,因此造無量無邊的惡業,繼續輪回生死。如果有人聽到《金剛經》,萬法皆空,徹底放下,順從佛意。違逆就是不順佛意,那不逆就是順佛意嘛!信心順佛意,順佛意就是畢竟空,一下悟入不生不滅的明心見性的法門。【其福勝彼。】簡單講:有量又相的東西,就一定比不上無量無相的法門,這絕對沒辦法比的。【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爲人解說。】我們把這個經典,我們現在都不是書寫,以前人毛筆字寫得很漂亮,沒有印刷術,當然就書寫讀誦,爲人解說,現在印刷術這麼發達了,不需要。
【肇法師雲。從旦至辰。名初日分。】就六點到十點。【從辰至未。】就是十點到下午兩點,【名中日分。】【從未至戌。】下午兩點至六點,【名後日分。】【于此叁時。乃至無量百千萬億劫。舍身布施。亦不及受持是經。】所以,你每天誦《金剛經》,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很多人都大感應,《金剛經》也不是很大一部,你又可以了解裏面的義理,慢慢熏習,每天誦《金剛經》。所以,這一部經是我非常贊歎,而且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誦的,至少你初一、十五要誦的,或是你六齋日誦一下《金剛經》。【見自性耳。】
【見自性者。謂深明實相。人法二空。乃是大悟人。法華經雲。瞻仰尊顔。目不暫舍。】瞻仰世尊莊嚴的儀表,眼睛都不會移動。【心常精進。無有間斷也。】
【受持讀誦者。行解相應謂之受。勇猛精進謂之持。心不散亂謂之讀。見性不迷謂之誦。】所以,這個受持讀誦,其實還是明心見性的意思。
【爲人解說者。謂已悟人。能見自性。方便爲人解說此經。令悟實相。成無上道。此爲法施。無所住相。功德無有邊際。勝前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以身布施就是相,相布施絕對不會比無相來得功德大。【功德百千萬倍。】
【須菩提。以要言之。】簡單的說。【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其實這個都是講清淨自性,爲什麼這一部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的功德呢?這一部經是講明心見性啊,我們的心性,本具足無量的萬德莊嚴,無量無邊的功德。【如來爲發大乘者說。】如果你發大乘心,就跟你講《金剛經》。【爲發最上乘者說。】最上乘就是明心見性大法,你發最上乘,你想明心見性,就跟你講《金剛經》。
【無邊功德者。若人于此經典。了悟人法二空。深明實相。】人生宇宙的真相,就是萬法皆空,不可得。【功德廣大。即同佛心。無有邊際。不可稱量也。】
【爲發大乘者說者。智慧廣大。能見自性。色空俱遣】見一切色法,放下,但是,也不能說:我把那個色法空掉。你用這個空,把這個色法空掉,你著一個空也不對,色空,色就是有,有跟空統統放下,【不著二邊。】兩邊既然沒有,就沒有中道可立。對不對?你說左邊,路有左邊有右邊,才講這是路的中間,你發射太空船到虛空去,太空船發射到外太空去,你說這個太空船,要靠左邊走,還是靠右邊走?你在美國的控製中心裏面說:你這個太空船靠左邊走。左邊在哪裏啊?一看,一望無際,沒有邊啊!那右邊呢?一看:太空船,你靠右邊走。右邊一看,也沒有,這虛空啊!有左邊有右邊,才叫有中間嘛!是不是?你著空著有,你才有講中道嘛!兩邊都沒有,哪有什麼中?就是這個道理。【二邊既無。即無中道可立。不染萬境。即是大乘菩薩所行之道也。】
【爲發最上乘者說者。】什麼叫最上乘的根器呢?【不見垢穢可厭。不見清淨可求。】垢穢跟清淨是對立,可厭跟可求是對立的,沒有看到汙穢可以厭離的;沒有看到清淨可以尋求的。【無遣可遣。亦不言無遣。】也不著于一個無遣的觀念。無遣可遣,就是沒有東西可以遣,也不執著一個:我沒有遣這個觀念,我沒有遣,“遣”就是除,遣除的意思嘛!【無住不住。亦不言無住。】不執著于不住,無住于不住,就是不住于不安住的地方。簡單講就是說:住于無所住的意思。無住于不住,也不執著我是無所住,所以,無住不住就是,也不執著一個我,我心無所住,我執著一個:我無所住,這個還是執著。不執著一個無所住的心,也不言無住的觀念,也不著一個我無住的觀念。【心量廣大。廓若太虛。無有邊際。即是最上乘諸佛地位也。】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爲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其實如果你加上明心見性,你馬上統統很清楚,我念一遍給你聽,若有人能受持讀誦這個明心見性的法門,廣爲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明心見性者,不可稱量,明心見性者,無有邊,明心見性者,不可思議功德,統統加一個“明心見性”,馬上答案就很清楚。
【如是人等。即爲荷擔如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樣明心見性的人,就是荷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家業。
【廣爲人說。知見是人皆得成就。】知見就是了知,“知”就是了知,“見”就是見到。了知見到了這個人一定成就。
【不可思議功德者。此謂上根器人。深明此經。了悟佛意。持此大乘經典。爲人解說。令諸學者。各見自性。無相之理。】
所以,你在這個生活當中,統統要加一個“無”。我告訴你:世間人用有來享受這個世間,師父現在教你一個無上大法,無上大法就是什麼?碰到什麼事情,統統加一個“無”,不得了!這個“無”就享用不盡,當你結婚,娶妻生兒育女,你要告訴自己:這是短暫的,沒有一個真正這樣,有一天會消失的,沒有真正的家庭。當你銀行多了很多錢的時候,你告訴自己:也沒有真正增加。當你銀行減少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也沒有真正減少,都是短暫的東西,你就不會難過,你有得,快樂,失就痛苦嘛!當你擁有洋房、汽車、大樓,就告訴自己:也沒有這一些東西,真正這一些東西都是短暫的。平常生活都加一個“無”,你的女兒到美國去留學,每天在那邊哭,沒有真正這個女兒啊,究竟處都是空啊!放下,再放下,再放下,佛法就顯現出來了。可是,我告訴諸位,很難!有一個佛弟子業障很重,我就告訴他:徹底放下!他回答:很難!徹底放下,很難!(師笑)真的!凡夫俗子一聽到正法,知道萬法皆空,可是,要那個放下,我告訴你,沒有悟到這個空,不可能!所以,這個無相之理,【得見本源自心是佛。當知此人功德。無有邊際。不可稱量也。】
【心佛頌雲。佛即心兮。心即佛。】佛就是我們自己心自己作的,心就是佛。【心佛從來皆妄物。】心的名詞,佛的名詞,這個都是方便說,虛妄的東西。【若知無佛複無心。】如果你了解,我們這一顆無相就是佛,才是真佛,世間衆生見到的,統統是假佛,佛像嘛!用畫的、用雕刻的,真佛見不到,真佛要明心見性的人,才真正的見到真佛。對不對?無佛複無心,也沒有妄想、顛倒這一顆心。如果有人知道,無佛也沒有這顆心,【始是真如法身佛。】這個才是真正的法身佛。在旁邊寫一個:無相,真如法身佛就是無相佛,你修當體即空,放下。【佛佛佛。沒模樣。】我們每天念佛、拜佛,每天稱佛,他沒有模樣呀,沒有形相的。【一顆圓光入萬象。】“一顆圓光”畫括弧,旁邊寫個:本性,就是我們的本性。一顆圓光入萬象,就是我們悟道,用這顆明心見性的這個清淨心來到萬法,你到美國,明心見性,在臺灣,明心見性,到哪裏都是,任何的現象界,本性融入,統統沒有罣礙。所以,一切現象就是實相,悟到實相的人,不壞現象。所以,達摩大師說:出家悟道,出家人就是佛,在家人大徹大悟,在家還是佛,真的!達摩大師就是這樣講的,誰開悟,誰就是佛,不在相上論斷。現出家相,沒開悟不是佛,不是佛;在家居士大徹大悟,在家居士就是佛。知道嗎?論清淨自性的角度來說,當然我們還是要禮敬叁寶,不敬叁寶,禮佛無益,要先恭敬叁寶。【無體之體即真體。】無體就是無相,沒有這個體,無相之體就是真正的我們要依靠的真體,因爲有相皆是虛妄,無相當然就是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所以,你見一切法,當下就契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