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燈明

  佛教常用器物 燈明

  佛教裏所說的“燈明”,就是“明燈”;也單稱做“燈”。所謂“燈明”,就是點燃燈火,以取光明之義。

  古時代的“燈”,都是用“盞”盛油,投“炷”點火的“油燈”。燈盞(燈碗)的質料,是用金、銀、赤銅、瓷、瓦等物做的。燈炷(燈心)則是用白毯花、新毯布(毛布類)、或新淨的布縷、線索等物做的。燈盞的形狀:有碗式的、盤式的。有長方形爐式的、有鼎式的、有杓子式的。有平底的、有有腳的、有高柱的。這些都是“坐(座)燈”之類。還有一些懸挂用的“吊燈”。

  油燈所用的油料,有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種類名目很多。

  佛教裏使用“燈明”的緣起,據四分律第五十說:“時諸比丘,居室患闇,佛許燃燈。需油與油,需炷與炷、需器(盞)與器。諸比丘問,燈何處置;佛聽置床角瓶上。若置壁間,須防蟻食。若燈昏滅,須提燈炷;若恐汙手,許做燈箸。箸易燒故,許用鐵做”。(大義)

  在寺廟中,點燈熄燈,也有一些規定。據摩诃僧祇律第叁十五略說:“燃燈工作,應從最低次第當值。于燃燈時,須先燃舍利佛像前燈、次燃廁燈。若遇坐禅之時,應燃禅坊中燈;燃時先須啓白大衆。再次則燃經行道處、閣道端處之燈。若油足用,廁燈應該竟夜不熄。

  若熄燈時,須先從經行處、次閣道端處、禅坊等處,次第熄去。熄禅坊燈時,不可卒然滅去。應先啓白大衆:諸大德!請敷褥,燈將熄矣。

  熄燈時,不可用嘴吹、不可用扇揮、不可用襟撲,應該從燒燋的燈炷折熄下去”。(大義)

  經典中說:若在佛塔佛寺佛像、以及經卷之間,燃燈供養,能有很大的功德。

  據增一阿含經第叁十八說:燈光如來,于過去世中,他是一位長老比丘。因爲他每天用麻油供養寶藏如來,所以得蒙授記作佛。(略譯)

  又據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若人奉施燈明,能有十種功德:一者照世如燈,二者隨所生處,肉眼不壞。叁者得天眼通。四者于善惡法,得善智慧。五者滅除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轉世間,常離闇處。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略譯)

  另據施燈功德經說:信奉叁寶,于福田中,少奉燈明,所獲福德,亦無有量。非是世間人天、乃至聲聞辟支佛地所能知之;唯佛一人,方能了了。況佛滅後,于塔寺間,燃一燈乃至多燈;能于現世得叁種淨心,命終之時,得不忘失諸善法等,叁種明了。死後得生叁十叁天。(略譯)

  奉獻燈明,供養叁寶,在過去劫中就已經有人作了。例如悲華經第二說:無诤念王,于寶藏如來、及大衆前,燃百千無量億那由他燈。更于頭上頂戴一燈、肩荷二燈、左右手中執持四燈、兩膝兩足各置一燈,終夜供養,于彼佛所。(略譯)

  另如菩薩本行經卷上說:阇那謝梨王爲聞佛法,欲于己身燃千明燈,以爲供養。命其左右,以刀割身;所剜身肉,深如大錢。注油其中,安炷點燃;以求無上正真之道。(略譯)

  又據法華經第六藥王菩薩本事品說:藥王菩薩于過去世,曾經多次焚身供佛。

  藏王菩薩本事品更說:“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叁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燈”由于所用的油料不同,而于“燈”的稱謂,也就有了很多的名目。—例如法華經第七陀羅尼品說:有“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蘇摩那華油燈、瞻蔔華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優婆羅華油燈”等七種燈。

  另據舊華嚴經第十六說:有“酥燈、油燈、寶燈、摩尼燈、漆燈、火燈、沈水香燈、栴檀香燈、一切香王燈、無量色光焰燈”等十種燈。

  又據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第四說:有“酥燈、油燈、瞻蔔油燈”等叁種燈。

  大智度論第叁十說:有“脂燈、膏燈、蘇燈、油燈、膝燈、蠟燈、明珠燈”等七種燈。

  近世以來,已經經過“玻璃燈、宮燈、挑燈、彩燈、走馬燈”,進步到“電燈”的時代了。古代的各種油燈,幾乎已經全然絕迹。

  再如“密教”法中,由于他們的作“法”不同,所使用的燈油也有分別。一般來說:“息災法”用香木油、白牛蘇、或諸香油之一種。“增益法”用油麻油、黃牛蘇、或藥油之一種。“降伏法”用白芥子油、烏牛油、或惡香氣油之一種。—在許多種的油料之中,以“牦牛蘇”爲最上品;叁部法中,都可以使用它。

  奉施“明燈”,除卻是爲了供養叁寶,護持道場之外,更隱涵著一層以燈破闇、象征以智除惑的深義。—例如新華嚴經第七十七入法界品說:善財菩薩,燃法明燈:以信爲炷、慈悲爲油、以念爲器、功德爲光,除滅叁毒之暗。(略譯)

  新華嚴經第七十八說:善男子!譬如一燈,入于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盡。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燈,亦複如是:入于衆生心室,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煩惱業,種種闇障,悉能除盡。 (略譯)

  大般涅槃經第二十一說:煩惱闇故,衆生不見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燃智慧燈;諸菩薩衆,得見涅槃常樂我淨。(略譯)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說: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得消滅。其明燈者,聖智慧是。其黑闇者,諸結業是。(略譯)

  援用以上所說的那些道理,後世遂有人把“法脈”稱做“法燈”、把“傳法”稱做“傳燈”、把“續法”稱做“續燈,無盡燈、長明燈”了。

  

✿ 继续阅读 ▪ 燈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