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後弘期佛教▪P2

  ..續本文上一頁等.主要所弘的教授,就是龍猛派的集密。

  這四大譯師之中,寶賢譯師講《二萬般若釋》、《八千頌般若》和獅子賢《八千頌大疏》等。西藏般若的盛行,全仗著他的提倡。在密法方面,寶賢總弘四部密法,特別弘傳瑜伽部諸經的廣釋、儀軌、修法等。卓彌釋迦智,主要弘傳歡喜金剛等瑜伽母續;瑪巴譯師主要傳拏熱巴、彌勒巴所傳集密等瑜伽續,佛頂等瑜伽母續;廓大譯師主要傳龍猛派集密教授。經此四大譯師弘傳,西藏後弘期的密法,講說修行,都已很完備了(《青史》)。

  此外,還有與寶賢同伴的俄善慧,弘傳戒學的漾絨巴勝慧,請阿底峽尊者的精進獅子、拏措戒勝,寶賢的弟子紮覺協饒、噶法賢、釋迦光、瑪善慧,都是當時著名的譯師。

  後來有俄善慧的侄子俄大譯師羅敦協饒(1059 —1109),幼年從伯父求學,十七歲往迦濕彌羅求學。經十七年,從利他賢、善根王學因明,從薩 那、廓彌其梅等學慈氏五論等顯密諸法。回藏後翻譯因明莊嚴疏等,廣弘因明、般若、入行論等,並曾協助繃茶松巴等諸大論師翻經。弟子二萬叁千多人,以卓壟巴慧生和枳慧然爲上首。

  跋曹日稱譯師,往迦濕彌羅留學二十叁年,並迎請迦那迦嚩 瑪論師到藏,翻譯中觀宗月稱派諸論,廣事弘揚,應成派學說因此大盛。

  吉覺月光譯師,翻譯時輪、佛頂、金剛甘露、勝樂等法。

  還有桑迦聖慧、甯盛稱、克邬格巴輪稱、繃鑰明稱、 彌佛稱、跋日寶稱、羅甲慧積、梅覺慧稱、卓慧稱等,所譯經論現存于大藏中,數量甚多。

  以上是往外留學諸師返藏弘化的情形。

  西藏佛法複興時,各大譯師各個弘揚于一方,弟子傳承修行方式,因此也各有不同。從公元1042 年阿底峽尊者到阿裏以後,百余年中,成立了多數的教派。

  迦當派 這一派起自阿底峽尊者。“迦”是佛語,“當”是教授,這派說一切佛語(經論)都是修行的教授,所以名爲“迦當派”。自從朗達瑪滅法以後,西藏一般學佛的人,多重密輕顯,重師教輕經論,也有人重戒律毀謗密法,致使顯密形同水火。最大的弊病,是修行沒有次第,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基本修證,就妄趨高深密法,沒有通達法空真理,只依密法文義,作誅戮仇敵等事。不但違背佛意,也造成罪因。阿裏王智光與菩提光(松內之孫),爲挽救此等流弊,不惜身命資財,至誠迎請阿底峽尊者來藏弘法。尊者到阿裏後,爲菩提光等廣傳甚深*輪。爲整治當時西藏佛教混亂現象,特造《菩提道炬論》,說明修行次第和顯密教義全不相違的道理。後由種敦巴迎請,到衛藏各處弘傳佛法。針對當時邪行密法輕視因果的流弊,特重視因果,宣說皈依,所以有業果喇嘛、皈依喇嘛的稱號。

  阿底峽尊者的一切顯密教授,都傳給了種敦巴。圓寂後,門人都依止種敦巴修學。公元1056 年建惹真寺,爲迦當派的根本道場。種敦巴弟子有樸穹瓦、博朵瓦、僅哦瓦、康壟巴等,繼承阿底峽尊者的教授,成爲迦當派。其後廣事弘揚,傳承很久,到宗喀巴大師建立嘎登派後,就形成新迦當派,與黃教爲一家。

  迦舉派 “迦”指師長的言教,“舉”爲傳承,“迦舉”義指所修一切法門,都由師長親語教授傳來。這一派起自瑪巴譯師。瑪巴譯師晚年,赴東印親近彌勒巴,依大印教授,親證無生法性,又得薩惹哈加持,證得“萬有一味”的境界。攝益門徒很多,上首弟子有四個人:1、梅村伯福幢,2、俄法金剛,3、粗自在,4、彌拉惹巴。前叁人傳講釋經論的教授,彌拉專重修行的教授,四人中以彌拉爲嫡傳。

  彌拉惹巴(1040 —1123),幼年孤苦,備受伯父姑母欺侮,因爲學舊派誅法,殺死伯父親友叁十五,人打算學法忏罪,于是到羅劄親近瑪巴譯師。譯師用多種苦役折磨他,而他不生惱怒,才傳給圓滿的教授。彌拉返回阿裏,先在帕比日靜修六月,成猛利火,能抗饑寒。以後登吉絨山頂靜修九年,對于“風”得到自在,證大印法性。于是漸次說法教化,八十四歲去世。繼承教法的是崗薄瓦福寶,發展遍于全藏,稱迦舉派。

  崗薄瓦福寶,將迦當派修菩提心教授與“迦舉派”大印教授結合,名爲俱生大印,傳授門徒,成爲達薄迦舉系。

  達薄的弟子迦瑪巴都松欽巴(1110—1193),建迦瑪寺(1159)和粗樸寺,弘傳教法,成迦瑪迦舉系。達薄又一弟子帕摩主巴金剛王(1110—1170),建帕主寺(1158),成帕主迦舉系。

  帕主弟子淩惹(1128—1188)傳藏巴賈惹(1161—1211),廣弘大印教授于康藏各地,爲主巴迦舉系。

  帕主又一弟子止貢寶祥(1143—1217),叁十七歲(1179)住止貢寺廣弘迦舉教授,成止貢迦舉系。

  帕主又一弟子達隴吉祥德(1142—1210),叁十九歲(1180)到達隴建寺弘法,成達隴迦舉系。

  此外,還有刹巴、跋絨、雅桑、綴樸等諸系,不能列舉。總之迦舉派中,系統最多,傳播也最廣,握地方政權的也很多。起初和薩迦派抗衡爭權的有止貢系,其後由帕主系大悉都,盡奪薩迦政權,治理八十七年,稱爲盛世。到明宣德十年(1435),後藏仁繃巴善財在桑主則獨立,前後藏政權分裂一百五十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迦瑪璀敦多傑又推翻仁繃巴而獨立。這些都屬于迦舉派。到崇祯十叁年(1640),固始汗進藏,盡取前後藏政權,迦舉派才失掉政治勢力。其各系教派的傳承,到現在未曾斷絕。

  薩迦派“薩迦”是地名,因在此地建寺弘法。所以稱爲“薩迦派”。這一派的創始人是卓彌譯師,特別崇尚的教授是道果教授。卓彌攝受弟子雖多,得圓滿教授的不過幾個人。昆寶王得其講釋經論的教授,繼承其道果承傳。

  昆寶王(1034—1101)四十歲時建薩迦寺,弘法叁十年,六十九歲去世。他的兒子薩勤慶喜藏(1092—1158),先從他的父親得卓彌所傳講釋經論的教授,後來從法然等學得卓彌所傳的道果教授,成爲卓彌教授的集大成者。薩勤住持薩迦寺四十八年,是薩迦五祖之首。稱爲“薩勤”,即薩迦五大喇嘛之意。其後法派相承,成薩迦派。

  薩勤以後一百五十多年,世代相承,弘揚道果教授等顯密教法。到帕思巴(1235—1280)十九歲時,元忽必烈從受歡喜金剛灌頂,進帝師號,以西藏十叁萬戶爲謝禮,西藏的教政全權,都爲薩迦所有。管理政事的大臣,以後有童自在、菩提金剛、阿伽倫叁個人,在這叁人的時代,常與迦舉派中的止貢寺衆鬥爭。阿伽倫時並且曾邀元兵進藏,焚毀止貢全寺。此後內亂漸多,至正元年(1349)前藏諸區都被迦舉派帕摩主巴系的大悉都菩提幢所占。又六年(1354),後藏地區,也都隸屬悉都。薩迦的政權雖然失去,但其教法傳承,到現在不見衰落。傳授顯密教法的大德,也遍布全藏。

  覺曩巴“覺曩”是地名,因悲精進在其地建寺弘揚他空見,所以稱爲覺曩派。這派的創始人名叫不動金剛,起初是在家瑜伽師,出家後名叫信王,從迦濕彌羅國卓敦曩拉則學時輪和集密的經論教授。由修時輪金剛法,見色空的天身從內顯現,又依《如來藏經》等說“一切衆生皆本具相好莊嚴的佛身名如來藏”等,于是生起“他空見”。信王將這種見和時輪教授等傳給他的兒子法自在,法自在傳虛空光,虛空光傳虛空幢,幢傳慧光,都對于時輪教法十分珍秘。慧光以下,弘傳漸廣。慧光傳法身光,法身光傳悲精進。悲精進建覺曩寺,傳勝者智,勝者智傳功德海,功德海傳慧幢,慧幢著《了義海論》等,廣弘他空見,于是形成覺曩派。

  悲精進是帕思巴的弟子,所以覺曩寺也是薩迦的屬寺,住持大德也都是由薩迦學成後轉入覺曩派的。

  明朝末年,有一位名叫達惹那他的出家人,以當時執政權的迦瑪敦迥旺薄爲施主,建達敦彭磋陵寺,弘宣他空見,盛極一時,很敵視黃教。不久,迦瑪失位,該寺黃力也逐漸衰微。五世DL時,將該寺改爲黃教屬寺,易名嘎登彭磋陵。其他如卻隴降則等覺曩派寺院,也都改屬黃教。現在西康藏塘地區,還有慧幢弟子寶祥所建的寺院,講覺曩派的他空見。衛藏地區,早已沒有弘傳覺曩派他空見的寺院了。

  其他教派 (1)希結派,“希結”是能息滅的意思,就是說依據這個教授,能息滅業力或非人損惱所致的身心衆苦,所以名叫“希結”。其教授內容,就是依般若空義對治我執煩惱,加上密法的觀想,和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力,來息滅惑業苦等。這個教授由印度帕蕩巴桑結傳來,初期傳喀伽若那姑赫拉,由翁薄譯師翻成藏文的有“息滅燈”和“大威德”等教授。中期傳瑪法慧、梭穹僧然、崗智幢等。其教授通括顯密法門,數量很大。後期傳蕩巴卡勤、卡彎、班卓達、蕩巴滾嘎等,其內容爲“大印無垢點行持”。從此叁期所傳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授,名希結派。

  (2)覺宇派,“覺”是“能斷”義,就是說修這派教授,以慈悲菩提心能斷自利心,以般若空見能斷我執。此二種和合,能斷四魔。又作“決”,是行義,指修菩薩方便般若行。

  這一派也從帕蕩巴桑結傳來。帕蕩巴中期傳法時,在後藏傳與覺敦梭曩喇嘛和雅隴瑪惹賽薄兩人。瑪惹傳甯巴賽絨,甯傳則敦、松敦,從此傳下的名男系。由覺敦傳勞准,以下多女衆,名女系。這種修“覺”的教授,遍于全藏各宗派,到現在沒有斷絕。

  (3)廓劄派,“廓劄”是地名。這一派的創始人福幢(1182—1261),起初從釋迦室利學修菩提心法,又從金剛祥學舊派密法,後來在貢摩山靜修,證得大印甚深義,又從寶铠論師受勝樂灌頂。在底斯山專修五年,現證如理如量智,如實見金剛身真理。後在仰垛建廓劄寺,因此又稱廓劄巴。他遍學新舊各派所傳一切法門,所以當時前後藏的大德,沒有一個人不從他參學。他的學說不一定屬于那一派。

  (4)響巴迦舉派,“響”是地名。這一派的創始人是瓊波瑜伽師,曾七度赴印…

《西藏後弘期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