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代佛教▪P3

  ..續本文上一頁大賢弘法雲棲,智旭曾從他聽《唯識》。大賢的法嗣玉庵、法孫忍庵,也都傳承此學。大真繼主蓮居,精研戒律,曾講《唯識》,亦爲智旭所師事,著有《成唯識論合響》。其弟子本全、聖先,相次繼席,講學不替。同時內衡亦講《唯識》于杭州,爲錢謙益所稱道,是清初有數的慈恩學者。其後鑽研《楞嚴》者多,《唯識》之學遂漸趨沈寂。

  清末松岩、默庵,亦頗研究《唯識》,講授學徒。松岩于光緒間(1875 —1908 )住南京清涼山,窮治相宗。嘗謂唐代俱舍法相諸論,實爲佛教梯航。時《天演論》、《民約論》相繼傳來,他曾以唯識理論加以評價。但他早年入寂,著述不傳(汪德淵《頻伽大藏經序》)。默庵(名果仁,1839 —1902 )居南嶽福嚴寺,精究叁藏,常爲四衆講《唯識》著有《唯識勸學篇》、《閱藏日記》等書。道階、佛乘等爲其高足。道階(1865 —1934 )弘法南北,時講唯識之學。佛乘(1872 —1922)創辦僧學于南嶽,亦常以唯識授學人(羅傑《南嶽默庵禅師傳》)。

  清代居士之弘傳佛學,成爲近世佛教的支柱。清初著名的居士有宋文森、畢破、周夢顔、彭紹升四人。與彭同時的有羅有高、汪缙。清代中葉,有錢伊庵、江沅、裕恩、張師誠等;清末有楊文會、沈善登等,都是熱心研究佛教的學者。

  宋文森(?—1702 )字世隆,習禅學,曾受天竺行珍付囑。畢破(?—1708 )號紫岚,從馬首山醒愚學禅,有《別傳錄》八卷行世(《居士傳》卷五十五)。周夢顔(1656 —1739 )字安士,學通經藏,深信淨土,著《西歸直指》二卷。其所撰述後編成《安士全書》行世(《西歸直指》卷首本傳)。彭紹升(1740 —1796 )法名際清,出身于蘇州儒士家。初學道教不契,後讀《紫柏全集》始歸心佛法。他深信淨土,自號知歸子。著有《居士傳》、《一行居集》、《二林居集》等行世。其侄彭希涑也深信淨土,編有《淨土聖賢錄》九卷。

  羅有高(1734 —1779 )字臺山,因與彭紹升交遊,遂信佛法,從揚州高旻寺昭月了貞參禅。他出入儒釋,有《尊聞居士集》八卷。汪缙(1725 —1792 )字大紳,與彭紹升、羅有高叁人結爲法友,從事佛學研究。他爲《居士傳》作有評語,楊文會稱他具宗匠手眼(《等不等觀察錄》卷叁),著有《汪子遺書》十卷(彭紹升《汪大紳述》)。

  錢伊庵(?—1837 )深入禅學,輯有《宗範》二卷。書中括引古德參禅方法,與戒顯《禅門鍛煉說》,爲清代禅學名作。江沅,字鐵君,曾與龔自珍共同校刊《圓覺經略疏》,爲自珍所師事。他爲悟開《念佛百問》作序,自稱淨業學人,其思想似傾向于淨土(龔自珍《重刊圓覺經略疏後序》)。

  裕恩,號容齋居士,爲滿清貴族。好讀佛典,通達額納特阿克、西洋、藏、蒙、回及滿漢等文字。曾校讀大藏,凡佛典有新舊數譯者,或校歸一是,或並存之(龔自珍《己亥雜詩》自注)。校刊有新譯《金剛經》一卷(從藏文本譯出)行世。他又精通密宗布壇法儀及佛相方位,刻有《藥師七佛供養儀軌經》一卷(阿旺查什《重刻藥師七佛供養儀軌經序》)。張師誠(?—1829 ),號蘭渚,曾任江蘇、福建巡撫,號一西居士。抄錄古來有關淨土的善信、立願、勵行等語要,取祩宏所說“持名一法是經中之經”的意義,編成《徑中徑又徑》四卷。

  楊文會(1837 —1911 )字仁山,他一生以流通佛經爲務,創金陵刻經處于南京,對清末佛教文化的複興起了很大作用。他著述頗多,今已編爲全集刊行。沈善登,名谷成,法號覺塵,清末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四年(1878 )杭州彌陀寺所刻摩崖大字《阿彌陀經》,即出于他的手筆。著有《報恩論》四卷。

  清初,明末遺民出家爲僧的頗多。其知名的有戒顯、澹歸、藥地、蘖庵、擔當、大錯等。這些人物都以詩文爲世所重。而八大山人、石濤、石溪、漸江以擅畫,被稱爲清代四大畫僧。

  八大山人,俗名朱耷,爲明朝宗室,明亡出家,久居南昌,擅畫山水、花鳥、木石,不泥成法,畫筆以簡勁勝。石濤,名道濟,亦明宗室貴族,俗名朱若極,號大滌子、苦瓜和尚等。善畫山水、花果、蘭竹,王麓臺稱他爲清代江南第一畫家,鄭板橋亦極推重他的蘭竹。石溪,名髡殘,自號殘道人,受覺浪道盛衣缽,住金陵牛首山,每以筆墨作佛事,所畫山水,有破逸風格。漸江,名弘仁,善山水,好畫黃山松石,晚學倪雲林筆法,自成一家。這些人的畫風,在清代四王、吳、恽六大家之外,各別樹一幟,爲藝術家所重視。此外,如揚州的虛谷,焦山的大須,上海的竹禅等,都是清代有名的畫僧。

  清代的詩僧也不少,比較知名的有蒼雪、天然、借庵、練塘、笠雲、寄禅等。蒼雪(1587 —1656 )名讀徹,雲南人,著有《南來堂詩集》八卷,吳梅村很推重其詩(《梅村詩話》)。天然(1608 —1685 )名函昰,番禺人,著有《天然和尚詩集》(一稱《瞎堂詩集》)二十卷。借庵(1757 —1836 )名清恒,字巨超,浙江海甯人,爲乾隆道光間(1736 —1850 )焦山寺僧,詩名甚盛,著有《借庵詩鈔》十二卷。練塘爲南京棲霞寺僧,與借庵齊名,寂後洪稚存題其墓碣,稱之爲“江左詩僧”,著有《旃檀閣詩集》。笠雲(1837 —1908 )名芳圃,湖南人,長沙麓山寺僧,詩書俱佳。王闿運、俞曲園等都推重他。著有《聽香禅室詩集》八卷、《東遊記》(日本紀行詩)一卷。寄禅(1851 —1912 )名敬安,別號八指頭陀,爲清末著名愛國詩僧,著有《八指頭陀詩集》正續共十八卷。

  

  

  

  

  

《清代佛教》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西藏前弘期佛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