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聖骨 永鎮寶島-奉行大典

  菩薩聖骨 永鎮寶島

  -奉行大典 上師開示

甚深微妙大事因緣

  

    爲成就一大事因緣,總有些障礙需要克服。

  

  開光雖爲一種儀式,而此一大事因緣卻得之不易。

  

  十七尊噶mb聖像、第十四世夏瑪巴聖像,早在十幾年前,建構法王殿之初,即委請不丹藝師在印度泥塑。多年後,從印度畢爾輾轉運送回臺。由于經費拮據,無法趕在開元慶典完成銅鑄,卻也成就今日的法筵盛會。

  

  考量本島氣候潮濕、地震頻繁,泥塑佛像較不易長遠保存,故翻製爲金銅。其實,在臺灣延聘本土工藝師雕塑不難,但總少了一股奶茶味兒,那是西藏特有的風華。而在西藏、印度、不丹等地,雕造佛像亦不難,但能有如此完美比例的銅鑄佛像,亦非易事,真可謂彌足珍貴。

  

  去年開元慶典,我們正式向世人宣告,噶瑪噶居法幢已立、金剛菩提種子在臺灣種下。我們擁有代表叁寶具足的寺院、法本、出家人,接著更大責任,便是將殊勝的藏傳佛教落實、普傳弘揚,讓深奧的佛法,成爲普世最具價值的文化之一,此乃我們噶居寺弟子所當共同努力、精進以求之願景。

  

  遠在西藏揚巴千(紅寶冠法王夏瑪巴仁波切的道場)的授記,四百八十年後才實現,能爲尊貴無上的夏瑪巴仁波切再建佛學院,培育僧才,此事對爲師而言,從未想過;但因緣總是這般神奇不可思議,而讓這段美麗神話于地球再現風華的主人,就是諸位護持者。

  

  正因有臺灣噶居寺,引起教內與十方人士矚目,揚巴千派出喇嘛來臺,傳述這段夏瑪巴的古老預言,爲師深信此授記必然實現——因爲你們從未離開過我,也從未離開過這個傳承。

  

  由于對新建揚巴千佛學院之承諾,贏得夏瑪巴仁波切以及揚巴千全體喇嘛一致同意,將偉大的第五世夏瑪巴仁波切聖骨舍利分骨迎臺,奉行在此。另有其他仁波切說,「您相信這真的是第五世夏瑪巴仁波切的聖骨舍利嗎?」爲師答道:「我有點不相信,因爲這是不可能的;但,事實就在眼前。」

  

  這是菩薩遺留在人間,最重要的尾骶骨。從今永鎮寶島,將爲我噶居弟子帶來平安。另有些許舍利骨,分成幾部分,數量有限,亦作爲興建揚巴千佛學院籌募基金之所需。若欲請供,可向本寺行政人員登記。

  

  本次法會之意義,除了與大家分享此難得的一大事因緣之外,亦感激發心弟子們大力捐輸,使我能爲佛教多做一些事。新建揚巴千佛學院基金,已籌得部分,其余還望諸位弟子鼎力護持,並以至誠,奉行諸佛遺教。

  

舍身菩薩遺愛人間

  

  爲師有位弟子,全家均皈依噶居寺。這位弟子長年深受精神疾病困擾,雖然他是不被多數人理解和接受的精神病患,卻能在病情穩定時,響應本寺蔣揚慈善基金會的大體器官捐贈,並簽下同意書。不幸數日前意外往生。

  

  醫生宣布腦死,爲師正在從印度返臺的飛機上。母親姊姊苦等著,期待在上師的祝福和加持下,完成器官摘除。但時間總愛與人開玩笑,醫師告訴家屬,若不即刻進行摘除,恐難遺愛人間。母親毅然同意了!協助當事人完成遺願的,正是噶居寺弟子。

  

  平時母親總是心疼孩子,一點點痛都難忍不舍,何況是從親兒子身上摘除全身可用的器官和四肢。當時這對母女一定深受煎熬;然而他們做到了,且事後表示,這股力量是來自平時聽聞開示、實修所得的智慧和勇氣。

  

  家屬在媒體追問下,堅持不願意曝光,這才是人間大愛。這份愛每人都具有,但能少幾分自私和自我,則端賴個人修行,說來好聽、做來難,不是每人都可以做到。爲師深深地向這對母女、以及向往生的弟子表達內心最高的敬意!

  

  至于「頗哇」,必須在呼吸心跳完全停止方可進行,否則如同殺生!這是對所有上師以及有能力自修頗哇者的一大警示,切莫作爲自殺的手段。器官摘取,反之,必須在腦死之後,但呼吸未停止之前就進行。這在佛教觀點,尚未臨終。因此家屬會擔心其痛苦、對往生不利。其實,若出自當事人意願,就是菩薩行。如佛陀舍身喂虎、舍身救人,都是活生生的舍,不是臨終之後才舍。所以當事人有此悲願,摘除器官就不是一種摧殘或傷害,而是一種升華大舍。

  

  而捐贈者目前往生何處?爲師很負責、很確定地告訴大家,他不僅不墮叁惡道,已受生在天道。這不是一句話,而是一種證明。雖無法證明給大家看,但家屬可以放下不舍,從此自在、放心。而且,這位弟子捐出雙眼、雙腎、肝髒、胰髒、心髒、四肢,共十樣器官,其功德可免十次輪回之苦,受生天道後,得以快速圓滿福報,再返人間。

  

  在奉行大典,如此值得紀念的日子,爲師講述人間菩薩的行誼,是要告訴大家「修行是甚麼?」修行不是祈求個人平安和獲得,而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衆生!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諸位不僅要在行菩薩道上恒加精進用功,于法門修持亦然。

  

愈挫愈勇噶居宗風

   弟子們福報不一,手頭寬裕或舍得者,較能以大額度供養。但更有家庭主婦或上班族,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節省家用、菜錢、置裝費……長期護持,令人敬佩。

  

  有位弟子,很舍得贊助,卻自奉儉樸;一件白襯衫穿好幾年,都泛黃了。爲師問他「多久沒買新衣服了?」他說「自從護持噶居寺以來,就未曾買過新衣服。」于是爲師請他這次就別護持了,爲自己買幾件體面的衣服。

  

  供養物質金錢之外,也需要大家布施時間,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本寺蔣揚慈善基金會愛心之家成立後,很快發現有位中風街友、精神異常,蜷曲在公園一角。大小便都在身上,遠處就聞到異味,沒有人願意接近他。吳秀春總幹事禀告上師,並與謝聰明師兄兩人開始關懷照顧。謝師兄,更是幾年下來每周一次,前去爲這位朋友刮胡子、洗澡、理發,非常難得!

  

  光是錢無法成就大事因緣,還需要一份心的力量。而這力量,正是來自對信仰的堅持。希望每個人堅定的信仰,皆能開花結果。在行菩薩道上,遇到困難,不喊累、不說苦,反而愈挫愈勇,這是佛家精神,也是噶居寺宗風!

  

  願藉奉行大典功德,回向與會諸衆,與寶島上所有的人,從此雨過天晴,一切安定。家庭安定、社會安定、讓我們的心也安定。唯有安定的心,才能專注在事業、工作與修法上。精進于佛道,最最需要一顆安定的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