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請益前的開示

  請益前的開示

  

  時間:2007.01.19

  地點:臺北祖菩道場

  

  新年的叮咛

  

  大家晚安!新年平安!

  

  能夠坐在這裏就算是平安了。希望未來的一年,所有噶居弟子和臺灣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民,都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迎接新的一年。

  

  2007年的國運並不順遂,許多意外和天災必然會發生,大家要懂得保護自己,能少出門就盡量少出門,安安份份的待在家裏。

  

  具足信心才能滿願

  

  我這一生的工作是幫助有需要的人、滿他的願,我想,這是任何一位出家人、任何一位上師的共同責任,但並不是每位出家人、每位上師都有能力幫助他人。雖然我有一點點的能力可以幫助一些信衆,授業也好、解惑也罷,能夠滿願其實不在于我的能力,而在于你的信心。

  

  信心是很奇怪的東西,所伴隨的是懷疑。長久以來,我們的心被所知所充塞,而且也一直相信自己所認爲的。我們能夠理解眼睛所看到的任何事只是片斷、其一,但我們的心卻牢固地根據自己的經驗、所知,以片斷的所見來決定看到了什麼,結果常常在判斷錯誤的情況下後悔。

  

  我常聽到弟子私下說:「喔,我很後悔!」或說:「上師說得很准!」起初我不了解「上師說得很准」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後來知道這是一句很殘忍的話,因爲話中表示你根本沒有遵循,所以體會到上師所說的才是對的,而這也意味著你已經深受其害了。

  

  「喔!仁波切說得很准!」聽來是贊美,但是當我了解事實的真相時,內心往往是淌血的,因爲你是那麼有誠意的來見我,而我是那麼熱誠的、毫無隱瞞的告訴你該怎麼做,但你浪費了你的時間,也浪費了我的生命。我跟你講的,你完全不聽,還是照自己所想的去做,最後獲得的答案就是「很准」。我覺得這個「很准」太世俗,我再也不願意聽到這樣的贊美,它太諷刺了!

  

  深深的感觸

  

  縱然我有些許能力可以滿足他人的需求,但我卻無法辦法滿足我家人的需要。長期以來,我一直將我自己奉獻給衆生,當我祈禱他人免于非時死的時候,我是那麼果決、那麼堅定,不准就是不准,不准正在受苦煎熬的人死亡,不准閻羅王把我所庇護的對象帶走,因爲他是我的弟子。我總是果決的告訴他:「你不可以帶走幫助我行佛事業的人。」閻王聽到這樣的話也會膽怯。

  

  在生死邊緣,這個人是活過來了,可是最後也會離我遠去。但我對這件事從不動怒,因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我自己的本願,也是自身的力量所致,而不是我有什麼能耐,我非常非常了解這一點。

  

  現在,我逐漸懷疑這個力量是否真實?還是過去所幫助的、所挽救的純屬巧合。就在叁個禮拜前,我毫無招架能力、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弟弟住院叁天,在醫生的傲慢之下走了,得年四十叁歲。那一刻我才驚覺,同樣的祈禱,神迹是發生在弟子身上,但在我家人身上卻什麼都不是。含悲忍痛地親自料理了自己弟弟的後事,也安撫了老來喪子的雙親。今天特別提出來跟大家講這一點,這是我自己內心一種很深的感觸。

  

  佛法不在祈求,而在改變

  

  信仰的精神,在于你了解自己的一生應該走什麼樣的路。佛法是教導我們正確的方向和方法,聞道之後必須靠自己去行道。如果信仰只建立在祈求之上,當祈求不能滿願的時候,信仰者往往就背叛了他的信仰。

  

  佛法能幫助你堅固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心,進而善用自己的心,過程中每個人都必須跟自己的欲望拔河。

  

  佛法很簡單,那就是改變過去的想法,改變給自己的框框架構,重新認識生命、了解生命,進而創造生命。而不是接受了一個灌頂就獲得幾甲子的功力,就可以爲所欲爲,就可以藉者神佛的力量快速達到自己的欲求,這是不可能的,騙人的!我從來沒有如此騙過大家,你們也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請益之益在于奉行

  

  我願意布施時間陪伴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忠告、給予指引,這是我畢生的工作,但我不希望誤導大家,尤其是所謂的「請益」。「請益」本身就是一種迷思,因爲一個答案必然會引伸出更多問題,如此問題、答案、答案、問題,將會無窮無盡,因爲心無時不刻都蠢蠢欲動。如果你不來共修、不接受佛法的正知正見,只是相信,那並沒有用。當你有事來祈求,不過是企圖獲得安慰而已。

  

  當然「請益」有其利益,但這種利益是短暫的,就像退燒藥一樣。你真的有問題了,真的發燒了,醫生開退燒藥給你,你要服下才有用。有人同樣的問題問我叁次、五次,去年問了,今年還是問,沒用啦,好比你持續發燒,我已經開退燒藥給你了,你不服用,怎麼會好呢?

  

  佛教不是安慰的宗教

  

  佛教不是安慰的宗教,而國人對佛教有迷思,那就是認爲佛教是慈悲的,而這個慈悲是對我慈悲,在我需要的時候,你要無條件安慰我、幫助我。其實這不是佛教,而是神教,只是安慰的宗教而已。

  

  安慰的宗教自然有善于安慰的教主和教徒,會適時的出現,給你安慰,我想這是大家所需要的。我拙于這方面的言詞,不會、也不懂,如果在座諸位只是企圖獲得安慰的話,對不起,請到別的地方,不要浪費你的時間。

  

  存心考試于己無益

  

  再者,有一種人,來請益是存心要考試的,考考看這個人有沒有神通,這種是毫無誠意的請益。什麼樣的人會幫助他?鬼啊!什麼鬼?跟他相應的鬼、想要騙他的鬼才會幫助他,那是沒有意思的。

  

  事情已經發生了,毋須去問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我這麼苦?要了解自己爲什麼這麼苦,應該去看精神障礙科,心理師會告訴你。我是宗教師,怎麼可以搶心理師的飯碗呢?那個問題應該去找心理師啊!然而,問原因有用嗎?生病本來就要看醫生,追問爲什麼會生病是沒有道理的。

  

  請益是自己有迷惑,上師給你一個答案,告訴你正確的思考模式,最後的抉擇還是在自己。曾經有一對夫婦拿著兒子的照片來找我,問:「仁波切,這是我兒子的照片,請你看一下。」我就看了,很英俊啊,怎麼了?「他現在在哪裏?」這個問題讓我楞了一下,是偷跑出去了嗎?不回家嗎?不對啊,會這樣問,事情不簡單!

  

  我大概看了一下,笑笑的手指往上一比。媽媽先哭了出來,問:「他好嗎?」我說在上面很好。「我要把他再生回來。」原因是什麼?她兒子上吊自殺。那位媽媽快五十歲了,還想把她兒子生回來,我說:「要生就回去好好加油吧!」千奇百怪啊!

  

  我覺得我沒有能力利益這些人,這樣的人適合去問什麼?第一算命,第二通靈,因爲她相信。

  

  修行的加持與收獲

  

  總之,大家必須要了解,佛法的教導在于認識自己的心,認識自己的心唯一透過修行,而修行所修的就是心,因爲心塑造了這個世界。就像我們的眼睛所看到的絕不是事情的全貌,但是我們內心早有判斷與取舍,而這些判斷取舍往往是錯誤的。爲了要跳脫這種錯誤的模式,我們必須先把過去的東西抛掉,學習接受新的東西,讓自己的心充滿快樂與滿足,我想這就是修行最大的加持與收獲。

  

  今天中午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有個婦道人家穿黑色袈裟,把她那一裏的裏長全家名字寫在牌位上,在她家門口設壇祭拜、念經,說要超渡。這是對佛教的汙蔑,我看了很難過。

  

  希望你們不要在這裏學習之後,哪天跟誰吵架、跟誰鬧得不愉快,就立一個牌位,共修念唵瑪尼貝美吽,說要幫他超渡,千萬不要這樣子。

  

  我曾經被一位不認識的人質疑過,「某某人你認識嗎?他說他是你的弟子。」我說認識,他有皈依沒錯。「他說你有傳他大手印,現在他要讓我全家家破人亡,我們很害怕。」我說:「他應該沒有這個能耐吧!」千萬別汙蔑了佛法、汙蔑自己的心,千萬不要做這種事才好。

  

  (沐恩弟子噶瑪能香、噶瑪戒德祥恭錄,噶瑪戒素芬整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