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正見
破除禅定的迷思
禅修之前,不管是自修、共修,念七支供養文後,獻曼達,積聚禅修的資糧,然後大手印祈請文,祈請曆代祖師加持,而後依照教導和自己所學的。禅修是有次第可以依循的,不是坐在那邊胡亂修,天馬行空打妄想。
沒有什麼特殊的要訣或靈丹妙藥讓你一直坐,然後一定就一個月。我有一位上師,許多人說他可以一定叁天、五天、一個禮拜,甚至幾個月之久。我的上師告訴我那毫無意義,不如去看電影,所以大家不要迷思。一定幾天,那跟死人沒有兩樣,不能行佛事業。定的意思是心不亂,而不是坐在那邊不動。
惕勵成佛,雙盤坐姿
爲了成佛,要學習佛的圓滿坐姿,將來以如此的圓滿坐姿來開悟證覺。沒有人雙盤盤不起來,只有想不想做。如果你不想做,一輩子也盤不起來。歐掙輝的母親八十幾公斤,很胖,生前兩腳無法彎曲,臨終頗哇之後,她叁個兒子要幫她盤腿,累得滿身大汗也盤不起來,我一觸及,十秒鍾內雙足單盤起來。
不要等到臨終時才學會盤坐,有時候會有點慢,雙盤不行就先單盤,今天左邊,明天右邊,柔軟了就雙盤上來。只要有心,我相信大家會做得很好。
不執著禅修的覺受
禅修之中,如果有些許覺受,例如輕安,不要過度執著;如果發現自己的妄念波濤洶湧,那也不必沮喪。當庸庸碌碌忙于世俗的時候,心就像野放的蠻牛一樣,你想駕馭它,越是讓自己深陷在痛苦之中。
禅修唯有持之以恒,你要有興趣、有信心,每天安排時間,由短逐漸延長,調伏自己的身體,調伏自己的語,以及調伏自己的心,這叁者可以安住,那你就見到成佛的曙光。
以叁寶叁根本爲依怙
當我們溺水時,如果看見浮木還不懂得伸手去抓,那麼死有余辜。身爲一個佛教徒,最重要的是以菩提心爲根本。這一生無論你擁有的是加還是減,生命都在逐漸消失之中,最後你什麼都帶不走,唯有業隨身,這是很可怕的事。
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生命真的很脆弱,我們經不起一次的意外。往往今天晚上睡著了,明天眼睛是不是可以再張開,沒有人知道。這不是恐嚇,而是一再提醒。
如果你真的定下心來思惟,你的兒子會逐漸長大,你會逐漸衰老,你現在愛著你的兒子,但是當臨終來的時候,你的兒子救不了你,只有惶恐,只有傷心,他無法幫助你。我們所要皈依的,爲什麼是叁寶?原因就在這裏。
藏傳佛教是華人的佛教,它相當特殊,除了佛法僧叁寶之外,還有叁根本—加持的根源是上師,成就的根源是本尊,事業的根源是空行護法。叁寶叁根本在皈依境之中如實的顯現,不知道大家在皈依的時候,是不是如法的觀想?
叮咛修行的動機與舉止
修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見到人們的痛苦,自己想要遠離這些痛苦,並且能夠幫助這些人遠離痛苦,這才是修行的動機。
有了良善的動機,在行爲上,希望大家能夠保持優雅的、鎮定的態度,不要毛毛躁躁。明明法王殿的後門打不開,還要硬敲硬扯,你這麼一拉,把裏面的彈簧拉斷了,短時間不僅找不到相同的鎖,去訂還要幾個月才拿得到。
心念的重要
十方之物,來之于十方供養,大家應該要懂得珍惜。未經許可,從寺裏面拿出一粒米,也算是偷竊寺方財物。這幾天大家都住在這裏,吃在這裏,要懂得護持供養寺方,才不會折損自己的福報。過去這些話未曾說,是因爲我相信噶居寺能有今天,都是各位的護持,所以不需要再強調。但我發現有太多人取巧了。來,只是爲了貪便宜,爲了學習佛法,爲了求法,爲了獲得加持。但若居心是叵測的,是不良的,就像是你碗中有毒,傾倒再多的甘露給你,些微的毒藥也會令整碗的甘露成爲害你之物。
心念非常重要,趕快把不正確的心念趕掉,不要修修修,修到最後,自以爲可以成佛,卻下了地獄,見到閻羅王,那時候求情就來不及了。簡單的說,就是修行的動機、修行的行爲不要偏離正法,希望大家持續的精進。諸位的供養我接受了,但如數捐給寺裏面。
(沐恩弟子噶瑪證英恭錄,噶瑪悟惠校稿,噶瑪戒素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