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努力,終有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就會懂得了如何設計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們如果來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內容大體上是相似的。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把五戒比喻爲“通往人天的護照”。護照是出國用的小本子,有了護照,才能夠簽證出國。同樣,我們爲了成就人天果報,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這樣,來生才能繼續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學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裏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報大。像欲界天,物質環境非常優越,沒有任何災難,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天災人禍特別多;色界天的衆生能夠享受禅定之樂,也比我們快樂。但是,佛教跟其它宗教不一樣,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爲歸宿,認爲天堂是最理想的去處,修行的目的就是爲了升天堂。惟獨佛法不以爲然,佛法從通達真理、成就解脫自由的角度,認爲天堂不好,人間才是最好的。 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升到天上的人太快樂,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盡,就會墮落。人間則有苦有樂,人由于能夠感受許多的痛苦,才想盡辦法改造自己,認識世界,改善生存環境,使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過得快樂。人類文化和文明,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善世界整個過程的結晶。人類因爲不斷地探索宇宙人生,才會發現真理,發現解脫的途徑;而沈溺在快樂中的天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會成佛。釋迦牟尼佛是在人間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樞紐,一個人升天、下地獄,或當畜生,都是以人爲中轉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爲改善未來的生命服務,這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報。十善,是作爲人所應有的道德。就是說,作爲人,應該有人的道德。儒家講到人的倫理,有五倫。儒家認爲,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就要遵守五倫,五倫是孟子所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認爲,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符合人的道德標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關于十善的內容,下文要進行具體的介紹。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爲,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地做人,來生才有資格繼續做人。如果這一生你已經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會失去做人的資格,來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個人考上大學,在大學裏不好好地讀書,考試分數不及格,就會被學校勒令退學。
(3)安定社會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總是處于不安定中,對社會安定破壞最大的,莫過于戰爭。打開人類曆史,可以說是戰爭的曆史。就中國曆史而言:春秋戰國時期,打來打去總是不停,今天這個諸侯國打那個諸候國,明天那個諸候國又打這個諸候國。春秋戰國之後,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不久又是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後戰爭結束,但到了漢朝未年,爆發了農民起義,又是戰爭。尤其是進入叁國時代,戰爭更厲害了。然後是晉的統一。晉統一之後,又是五胡十六國的戰爭。接著是隋唐的統一。唐朝末年農民起義,又是戰爭。總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曆史,都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
人類社會總有許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沒有絕對的太平,你能說在太平盛世就沒有一次謀殺案嗎?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遺嗎?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類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歸納一下,不外乎四種內容,就是殺、盜、淫、妄。殺,指殺生,戰爭是殺生,暴力、殺人放火是殺生,殺豬宰羊也是殺生。偷盜,是不與取的行爲,指沒有取得物主的允許,把他人的財富占爲已有。偷盜的內容,不只是偷的行爲,因爲不但明偷是偷盜,像坑蒙拐騙都是偷盜的內容。邪淫,現代社會,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貞節觀念淡薄,兩性關系開放,因而邪淫的現象很普遍。邪淫一般是指,爲社會法律和道德不承認的男女關系。妄語,指說假話,用一種不真實的語言,去傷害他人,以達到個人的目的。當今社會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爲了賺錢,不擇手段地欺騙他人。
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爲什麼會産生這四種現象呢?會不會跟社會製度有關系呢?當然與社會製度有關系,但這不是根本;還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說,社會上有殺、盜、淫、妄的存在,是由于人心有貪、嗔、癡煩惱。人類內心的貪、嗔、癡煩惱假如沒有解決,既使擁有良好的社會製度,人類社會依然不可能會太平。貪、嗔、癡使社會充滿著不安定。
人類因爲貪心而殺生,古代社會爲什麼有戰爭呢?無非是發動戰爭的人想占有別人的國土。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之類的戰爭狂人想占領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也是爲了占領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稱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會時期,貪心會引起謀財害命,有時兄弟姐妹之間爲了繼承父母的遺産,也會相互殘殺,置骨肉之情于不顧。貪心也引起攔路搶劫,拐賣婦女兒童,販毒走私,製造假鈔。貪心也引起邪淫,人因爲貪著美色,看上了對方,喜歡她(他),貪著她(他),又沒有合法的因緣走在一起,就會産生邪淫的現象。由于你希望跟她(他)永遠在一起,這樣就導致了第叁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個家庭妻離子散。
嗔恨心也會引起殺、盜、淫、妄。古今中外的戰爭,也有因爲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國家之間的戰爭,往往是由于世代結下的怨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兩個人平常爲什麼會打架呢?也是由于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惡果,甚至達到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程度。有時爲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鬧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盜。人有一種很不正常的心態,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別人事業成功,就覺得滿不是滋味,如果這個人跟他關系好還沒事,假若沒有關系,或冤家對頭,這個人看到他(她)飛黃騰達了,心裏就會難受,想盡辦法給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淫。如社會的強暴現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時,先淫後殺。有些男的貪美色,見某個女的長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女方拒絕,于是就去強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對方打暈,先奸後殺。又像日本鬼子在叁四十年代,帶著嗔恨心奸淫中國、朝鮮婦女,然後開槍殺害她們。嗔恨心會引起打妄語、說假話。因爲看你不順眼,不喜歡你,于是就說假話去傷害。
貪、嗔、癡是人類社會一切不安定的根源,只要人類存在著貪、嗔、癡,人類社會就不得安甯。假如貪、嗔、癡少一點,社會的安定因素就會多一點。所以,要想改善社會,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從社會製度下手。光從社會製度上下手,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從人心上來改善,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這一點上說得好,認爲改造世界,要從修身上著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養。儒家對修身又提出四個內容:就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貪嗔癡。一個人只有經過對自我生命的改造,對貪嗔癡的改造之後,才能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反之,假若我們沒有修身的基礎,既使家庭事業有成,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類想要建立安定的社會,就得奉行十善。佛經裏講,轉輪王出世(轉輪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國曆史上的堯、舜一樣),以十善治理國家,他們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民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個社會都能奉行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我們想一想,這樣的社會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只要有一個人信佛,一個人修五戒十善,社會就會有一份安定因素;有兩個人,就會有兩份安定因素;有叁個人乃至更多的人,就會有許多安定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就是人間淨土,就是太平盛世了。
(4)叁乘佛法的基礎
人天乘法門是叁乘佛法的基礎。從學佛到成佛的這一過程,在佛教裏有時稱爲五乘,有時叫叁士道。乘,是運載的意思,通常人們把車稱爲車乘,是因爲車有運載的功能。同樣,我們學習佛法,也要通過某個法門的修學,才能從學佛的開始,最終達到成佛的目的;才能從生死的此岸,最終達到涅槃的彼岸。五乘是指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一個人想來世繼續做人或升天,有人天乘的法門;一個人要想解脫煩惱,成爲阿羅漢,有聲聞乘法門;一個人要想成佛,普度一切衆生,不忍心自己一個人脫離苦海,那麼就是菩薩乘的發心。叁乘的修行雖然趨向不同的結果,但它卻是成佛的不同階段。
五乘又叫叁士道。人天乘屬于下士道,聲聞乘、緣覺乘又叫中士道,菩薩乘又叫上士道。士就是人,是說你要成爲下等的人,中等的人,還是成爲上等的人。你想要成爲那個等級的人,你就要修行那個等級的法門。
對于叁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總把叁者脫離開來,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有很多人學佛,歡喜停留在一個很低的層次上,一天到晚只知求佛菩薩保佑平安。須知光是停留在祈求上,連人天乘都談不上,因爲人天乘還必須堅守五戒十善,修習布施、持戒,不是求平安就了事。有的人學習佛法,僅僅爲了個人解脫生死,一點利益他人的事情都不肯做,只關心個人的修行。一旦躲到深山裏,就想躲得越深越好,最好什麼人也不要見到,這種人偏向個人解脫,不肯修利他之行。有的人自名爲學大乘,不屑于接觸聲聞乘的經教,這也是一種偏頗。
其實,叁士道就象一棟叁層樓一樣,下士道是第…
《幸福人生的原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