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手印淺釋 第四講 大手印之行 五、隨妄本淨

  五、隨妄本淨

   起滅、自滅、定滅,皆是妄念自滅,隨妄本淨。”

   妄念能生起,就能滅掉。滅掉的形式有叁種:“起滅、自滅、定滅”。起滅:後一個妄念生起,就滅掉了前一個妄念;自滅:妄念自己滅掉了;定滅:做功夫入定,將妄念消滅。

   這幾種妄念消滅的方式,有快慢之不同,有力量大小之差別。不論用什麼辦法消滅它,都是妄念自己消滅了,所以“皆是妄念自滅”。其實,妄念本身是虛妄不可得的,也沒有什麼滅不滅,不住著它,便視之爲滅。妄念滅後,就“隨妄本淨”了,隨著妄念的消滅,就是本來清淨的真如法身了。經雲:“息下狂心,即是菩提”。妄心是怎麼起的?“心本無生因境有”(毗舍浮佛明言),妄心是因境而有的,沒有外境就沒有妄心。但是,境同心一樣虛幻不可得,“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心與境相對而生,離一即無。所以先師骧陸公雲:“境亦不有,同屬幻影”。只要你了知一切外境,都如夢幻空花,無有實體,不去攀緣,不生妄念,那就神甯智清,靈光獨耀,真心明淨,如鏡照物,無取無舍,無愛無憎,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當下就親證真如法身,無需于息心之外更做什麼笨拙的功夫了。你若真正認識真如法身,妄念就是真如法身的妙用,妄也就是淨了。就象認識到波浪本身就是水,不著波浪相,那就不必等波浪平息,波浪當體就是水了。這是“隨妄本淨”的深刻含義。

   這裏所講的中心,就是要認識妄念,不要怕妄念。妄念就是真心的妙用。只要不跟它跑,就能把它斬斷,隨妄本淨。隨著妄念的起滅,就是根本清淨的真如法身。真如法身本自清淨,不因爲有妄念,真如法身就不清淨了。只要不跟妄念跑,不被它所左右,時時照顧真如法身,綿綿密密地保護,久久必然能夠證成大道,證成佛果。

   此滅解相,即自解脫現量唯一之要。”

   前面講過隨妄本淨。妄從何而起?妄是隨境而有的。假若沒有境界,就不會有妄念。雖然跟著妄境起妄念,但是我們的真心,並不被汙染,還是清淨的。我們曾以珍珠爲喻,比如珍珠被汙泥包裹了,珍珠本身還是清淨光明的,並不因爲被汙泥包裹,珍珠就變汙黑了。把汙泥去掉之後,珍珠還是光明依舊。所以,只須認取真心,不必害怕妄念。息滅了對妄念的不正確認識,解開了怕妄念的心結,從而認取真心,謂之滅解相。“此滅解相,即自解脫現量唯一之要。”現量就是和盤托出,不加分別,如鏡照物。照到圓物,就現圓相;照到方物,就現方相;照萬兩黃金,鏡子不喜;照一泡大糞,鏡子不惱。這就是現量。現量是隨著客觀事物的形象而顯現,一點也不加妄心分別。如果分別這個好、那個壞;這個長,那個短;這個美,那個醜。便是比量。

   我們修解脫道,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朗照十方,森羅萬象都在我們真心裏顯現,絲毫不加愛憎取舍,這就是“解脫現量”。雖以鏡子作喻,但也並不全似鏡子。根據客觀情況顯形,這象鏡子。然而,鏡子沒有分辨力,沒有知覺性。我們有知覺性,知道是非、長短、得失,只是沒有愛憎、取舍。恰如經所雲:“善能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雖分別而不到心裏去,即是現量而比量。假如只有現量,那我們就成癡子、呆子了,連是非、好壞、長短也不知道,那怎麼行啊?作功夫要活潑潑的,就是我們時時以現量真心,作比量之用。比量就是所謂妄念了,因此我們要懂得佛在《圓覺經》裏說的“于諸妄心亦不息滅”這個道理。用著它時就用它,能用它便是妙用。這就是“滅解相”的深刻含義。此滅解相,就是解脫現量,就是“唯一之要”,這是唯一重要的。

   認取真心,最爲重要。真心在哪裏?真心就在每個人面前放光。光明在哪裏?東西我看到,聲音我聽到,香臭我聞到,種種境界我知道,這就是光明啊!有的人一味消滅妄念,但在妄念滅了之後,真心朗然現前時,他卻不認取真心,而是繼續作息念的功夫。這樣作功夫,久久就死掉了,不得活潑潑的妙用,因爲他不認取真心。我們前面講過,只息妄念而不知本體,是沒有用處的。要在妄念息處,識得本體,這才是唯一重要的事。

   亦即自性大圓滿殊勝法門不共之要妙。”

   大圓滿有具體的法可修,但這裏說的是“自性大圓滿”,自性本來就是圓滿無缺的,本來就滿虛空遍法界,虛空有多大,它就有多大,十方世界、一切衆生都在自性中圓。無論是淨土宗、密宗、禅宗、法相宗、天臺宗、華嚴宗等等,都離不開這個妙明真心。“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還此法界。”此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妙明真心。恒河大手印是直入“自性大圓滿”的“殊勝法門”,殊者特別,勝者優勝,這是特別優勝的法,別的法不能比,與別的法“不共”。共者共同,不共就是不相同。這是密宗最高一乘的法,密宗裏其他乘都不這樣講。最高的密法和禅宗是一個鼻孔出氣。淨土宗就不這樣講,淨土宗強調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在佛菩薩身邊繼續修行,證到不退轉地——阿鞞跋致,這裏面自有妙處,最後仍是會歸一真法界,在這裏就不多講了。任何法門都有自己的妙處,都有自己的應化之機,最後都要會歸一真法界。而恒河大手印則是真接契入,不繞彎子,與其他修法都不相同,也就是“自性大圓滿殊勝法門不共之要妙”。要就是要點,妙就是微妙。不共之要妙,就是不同于其他法門的、獨具的要點,獨具的妙處。

   具此要妙,無論所生是何煩惱妄念,皆顯爲法身。”

   具此要妙,就是認識真心的妙用。具此要妙之後,“無論所生是何煩惱妄念,皆顯爲法身。”隨便什麼煩惱,如病痛、失戀、事業失敗等等,也就是煩惱叢生、妄念紛擾時,全都顯現爲法身。因爲“妄念與煩惱,皆法身本覺智慧相。”就象沒有水就沒有波浪一樣,若無真心,哪有煩惱妄念呢?煩惱妄念興起的時候,也就是法身的顯現。大家要曉得,這句話是非常重要的。在煩惱叢生、妄念紛擾的時候,馬上認識到這是法身的妙用,煩惱妄念當下就會瓦解冰消。認識法身之後,就不跟妄念跑了;不認識法身,就會跟著妄念跑,煩惱無窮,乃至要自殺了。現在有些失戀的人,煩惱痛苦得不得了,要自殺,活不下去了。他不認識法身,不曉得煩惱妄念都是真心的妙用啊!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不管你煩惱之火有多大,妄念之浪有多高,只要一回光返照,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噢!原來這是真心的妙用啊!那些煩惱、妄念馬上就息下來了,這就是訣竅,最重要的訣竅。有不少人學佛多年就是不知道這個訣竅,他不認識真心,不知道真心在哪裏。他找不到,怎麼辦?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找,那何止萬裏之遙啊!其實真心就在你面前放光。大手印就是好,直接了當地告訴我們真心是什麼。諸位有福報,機緣成熟,才能聽到這個大法。我們聽了這個大法之後,不要辜負自己,要時時保護真心,曉得妄念起處就是真心的妙用,從妄念上認取真心。這樣做功夫,一年,兩年,叁、五年,還不成道嗎?絕對成功。上次講過,我師父(王骧陸上師)說:“做功夫不要二叁年,一年半就成功,若不成功,你來問我。”我們總是不肯做功夫,老是跟著習氣跑,那怎麼能成功呢?

   妄念盡爲智慧,逆緣成爲助伴,煩惱成爲道行。”

   若具此“自性大圓滿殊勝法門不共之要妙”,則“妄念盡爲智慧”,正當妄念紛飛、煩惱叢生之時,凜然一轉:噢!這是法身的妙用!能這麼一轉,就是大智慧。對境現量而比量,不著境、不粘境、不住境,並非不知好醜、不知是非,這就是智慧。如果分別之後就要取舍,住境粘心,跟著境界跑,難過得要死,被困住了,這就是妄念。其實妄念就是智慧,關鍵在于你知不知道。所以“于諸妄心也不息滅。”若真如法身作主,妄念就成爲仆人、傭人。主人指揮傭人做事,便是“成所作智”。真心作主,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就轉化爲成所作智。真心指揮它們,你給我看看是什麼東西,你給我聽聽是什麼聲音,你給我聞聞是香是臭,你給我嘗嘗是酸是甜……,見聞覺知都化爲真心的妙用——妄念盡爲智慧。

   “逆緣成爲助伴”。大家都喜歡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處處是順緣,沒有不如人意處。黃金爲地、七寶池、八功德水、水鳥樹林、風聲鳥語,皆是法音宣流,都是好的,沒有冤家對頭。不象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煩惱冤家多得不得了。比如工作中有很多不如意處,這個人踩你一腳,那個人踢你一腿;家庭裏也頗不順心,你這樣想她偏那樣想,你這樣做她偏那樣做,家庭也充滿吵鬧糾紛!但是,你要曉得,這些逆緣是幫助你成道的伴侶,叫你警惕,不要住境。你曉得這些逆緣是苦,就産生出離心:唉呀!這個世界這麼苦啊,趕快出苦吧!怎麼出苦呢?認識真心,不跟境界跑,不然,你粘在這個世界上舍不得走,認爲這個世界真適意、真舒服,就不學佛,不修法,那你不能成道了。我從前遇到一個法國華僑,他鈔票很多,他家的倉庫與鐵路連接著,火車可以開進去。他也信佛法大做好事,回國探親時總是到廟裏布施。我對他講:“你信佛法,又肯布施,自己要是修持佛法就更好了。光做好事、布施,是修善、修福,不能成道。你還要修慧,要福慧雙修才能成道。所以你還須要修學佛法。”他說:“不要、不要,我太舒服太快樂了,我不需要吃苦修行。”他沈溺于福報,滿足于現狀,不想修行了。人尚如此,況天人乎?

   若遇到種種逆緣,吃盡了苦頭,覺得很痛苦,那就要發大心出苦了。要出苦,怎麼辦?趕快…

《大手印淺釋 第四講 大手印之行 五、隨妄本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