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然而,光口上說說放下,而心裏放不下,又不肯努力修持,懶懶散散的,卻想生西方極樂世界,如同要劃船到對岸卻不肯用力搖橹一樣,一無是處。所以,我們無論修什麼法,還是要用功的;不用功,單憑佛力接引是不行的。其實要往生西方,不單是念佛可以往生,參禅、持咒、誦經發願往生也能去得。因爲佛菩薩不象娑婆世界的俗人心量狹窄,你沒念佛,他不接引,而是興無緣大慈,無人不接,無生不救的。不問什麼衆生,于命終時,佛菩薩都一視同仁,放光普照,接他們生西。只是衆生障重,不能相接,甚至有人因佛光強烈,畏而逃避,竄入惡道,甯不可悲可歎!自己不用力,單憑佛力接引不能往生,因佛不能拉我們到西方去。假如能的話,佛老早就把我們拉光了,何至于現在還在這五濁世間輪回受苦呢!佛有叁不能:不能代人轉業,不能代人成佛,不能度無緣衆生。你想生西、想成道,卻不想用功,那真是無話可說了。所以古德有雲:“把臂牽他行不得,直須自肯始相應。”自己要肯用功啊,各位!
“但尤要者,令身安住如須彌山,令心寂靜澄清,不爲外境所牽,隨處可修。”
這是強調見定行叁者當中,最重要的是要使身體安住如須彌山不動搖。坐得住,心就定了;心不定,就坐不住。心不定,象猴子蔔楞蔔楞跳,你肯定是坐不住的。你心真定了,身體安住如須彌山一樣不動搖,這是打坐中最重要的一著。所以我們常常問:打坐時候,你能不動嗎?還不能!那你要注意了,要慢慢鍛煉,不可心急,只要有恒心地坐下去,慢慢就不動了。所以,我們再叁強調,手印不可散啊!腳實在麻得熬不住了,才稍動一下,但不可亂動,這是初坐。慢慢地腳也不要動,一上座就一點不動,不動才容易入定,如果在座上動來動去的怎麼能入定?所以那些手裏拿著念珠在念佛的人,再怎麼念也不得定。他口念阿彌陀佛,手在掐念珠,這樣動來動去,任你再怎麼念也定不進去。再加上一面念佛,一面論人是非,那就更不能得念佛叁昧!這樣子念佛也能生西方極樂世界?太便當了吧!所以,蓮池大師歎曰:“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何也?念佛心不痛切故,口雖念佛,心中胡思亂想,以此不得往生。”憨山祖師亦雲:“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亦徒然。”
“令心寂靜澄清,不爲外境所牽,隨處可修。”身安住如須彌山一樣不動搖,令心寂靜澄清如一杯沒有一點泥沙的清水一樣,如此方不爲外境所牽擾。心真的寂靜澄清了,外面的一切境界都動搖不了你,隨時隨地都可用功修行。真正得大定者,心真寂靜澄清了,可在南京路上修;盡管車水馬龍,心裏一點也不動搖。但是初用功的人是做不到的,那就要找個清淨地方去用功。所以上面說找個比較清淨的地方,放下萬緣去用功,做到後面,就隨時隨處都可修了。這隨處可修的功夫是要假以時日的,不是要求大家馬上就做到。現在要求大家在寂靜處,要能把心馬上放下來。寂靜處心放不下來,喧鬧處怎麼辦?
不管你修什麼法,禅宗、密宗或淨土宗,心都要放下來。不這樣做怎麼能成道呢?千萬不要象現在有些修淨土法門的人,他們說我不要這個,我橫豎是借阿彌陀佛的他力接引,不要自力的,我們只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它十口氣,阿彌陀佛就把我拉上西方極樂世界了。唉!這是把十念法弄錯了。十念法是用氣攝心,吸一口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吸口氣心別動,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念十次,用以鍛煉,攝心不動,除情、愛而往生西方淨土。他們不曉得十念法是專爲世間事忙而沒功夫打坐的人用氣攝心而設的。攝心不動後,就要把這個境界保著、照住,在事上去鍛煉,任何事情來都不動,不能一走出門就忘掉了。所以要用功,不用功淨土難生啊!不是馬馬虎虎、懶懶散散就能生西的啊!
“或未能如是,但一心向于此叁門,即不當起貪嗔癡諸作業挂礙,于未來世,亦能由苦轉樂。”
修法的人假若根基差,不能做到只一心安于見定行這叁門去用功,也不應該起貪嗔癡,作種種惡業。
貪嗔癡是叁毒,我們所造的惡業都是從貪嗔癡來的。假如沒有貪心,你知足常樂,就不去做壞事;假如不知足貪得無厭,多了還要再多,好了還要再好,你的心永遠不得清淨,想不造惡業是不可能的。因爲你總是貪得無厭,一心想把別人的東西都據爲己有。爲了達目的將不擇手段,謀財害命去了。嗔就是嗔恨心,人或事不如己願、不如己意,就嗔恨別人,煩惱就來了。而這貪、嗔都源于癡,因爲沒有智慧,不認識真性本體,只認假相影子,所以叫癡。由于癡而不曉得世間一切都是假的,不知道所有一切事事物物都是空的、不可得的,都是因緣所生,都無有自體,因此,他才有貪,才有嗔,是故癡是根本。沒有智慧就無明,無明是沒智慧沒光明、黑暗暗地。
貪嗔癡叁毒是最壞的東西,爲我們意中之毒素、惡業,身上的叁惡業是殺盜淫,口中惡業就是兩舌、惡口、绮語、妄語。十惡業中貪嗔癡最壞,是我們受苦的根子,把這貪嗔癡打倒就好了,那後面七個就不要緊了,就自然改轉過來了。所以,假若不能照前面所說的做到一心于見定行叁門,我們也不應當起貪嗔癡心。
貪嗔癡是大毒素,是成佛的大障礙,我們想了生死,成佛度衆生,非將它去掉不可。這叁個惡東西要是去不掉,那你就完蛋了,就不能成佛了。假若我們能夠去掉叁毒,不貪不嗔也不癡,縱然不能做到一心于見定行而成大道,于未來世也能夠由苦轉樂,不會到壞的地方去。就是說將來我們能生叁善道,而不會墮到叁惡道去。修禅宗的人,要發大願維護人身,一定要成佛度衆生,一定要成就。這願發得大,保護自身,永遠不失人身,生生世世做人,而且根基深厚,一轉世過來,就能接上去修行,一聞千悟,修禅宗有這樣好處。這大手印也和禅宗一樣,就是假若我們心向于叁門,但是于見定行叁門做得不好,那也不要起貪嗔癡,作種種惡業,那麼,來世也能夠轉苦得樂的,不會到下叁道去的。
《大手印淺釋 第一講 大手印叁要釋義 六、重在實修》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