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大手印叁要釋義
統攝于心的見、定、行
一、心、佛、衆生叁無差別
“應知傳承諸上師與我心無別。”
我們佛子應該知道,我們的心——佛性和曆代的祖師都是無二無別的。這裏拿曆代祖師來代替諸佛,因爲佛已經涅槃了,佛法現在都是由祖師傳授,以祖師代表佛,佛和祖師就合爲一體了。我們的心既與傳承諸上師無別,就等于與佛無別。講到這裏有人不免要起疑惑,我們是凡夫,佛是神聖,凡聖不一,怎麼會是無別呢?他就不知道,性體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無論凡聖都一祥。佛之所以神通廣大,妙用無邊,而我們不能者,是佛的性體上的汙穢積垢都洗清爽了的緣故。我們因爲粘著事物假象顛倒妄想,玷汙了本性,就象太陽被烏雲遮蓋了一樣,陽光顯不出來,所以不能顯發神用;但不管烏雲多麼厚,怎麼遮蓋,太陽還是在,陽光未曾少一分,烏雲散開後,太陽就光芒萬丈地現出來了。就是說我們的心盡管汙穢(著相的緣故),但是我們只要把汙穢、積垢洗清爽了,就和佛一樣光明。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並不因我們是凡夫就失卻了光明的性體;不過因爲我們執著顛倒妄想的緣故,習染深重,遮蓋住本性,光明不能顯現罷了,本體還是一樣。
爲什麼說這句話呢?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爲我們現在要成佛,要了生死出輪回,救度衆生。就先要知道怎麼修法,而修法時,第一要見地正。所謂見地就是因地,就是下手時,先要知道用什麼來修,如何修?方能迅速圓成,否則就多走彎路,所以先要知道我們的本性原和諸佛一樣,沒有區別,用它來修證,就和燒飯需用米一樣,絕無有不成。明白了這一點,對我們能修成佛就不疑惑了,這樣修持才收功迅速。不然佛是最高至上,無可企攀的,我們都是凡夫,怎麼能成佛呢?怎麼能修成就呢?一有懷疑就趑趄不前,不能成就了。因爲信心是成功之母,要成就任何事情,第一要信心充足,沒有信心,做任何事都不能成就。比如修淨土宗的人,第一要深信不疑,西方確有淨土,我只發願念佛,臨命終時,必得阿彌陀佛接引生西。然後精勤念佛,臨終方能成就。如信的不深,將信將疑的,哎呀,我障重呀,能生西方嗎?恐怕不能生吧?!那就不行了,因爲他懷疑不定,做起來就無力,不能一往直前地努力奮進,就不能成功了。所以信心是第一,任何事情都是這祥,世間事情也是這樣,我相信這事能成功,就肯努力去做,雖然遭到失敗,也不怕,再接再勵地去幹,結果一定能成就。否則,一遇挫折,就心灰意懶,勢必一事無成。
開頭一句話就是叫我們信得及,我們的性和佛沒有區別。因爲傳承諸上師是代表佛的,和佛一樣,我們的性就是和上師的性一樣,那就和佛性沒有兩樣了。修道見地第一要緊,見地錯了,結果必定是迂回曲折,走彎路。我們果能信得及我們的性和佛都是一樣,沒有區別,只要我們去修,知道在本體上熏修,把顛倒妄想轉化,恢複本來面目;而不在色體上修,不向外求,那麼我們就一定能成佛。信得及,這時候就不向外求;不然向外馳求,今天到這裏求佛,明天到那裏求佛,或在色體上著力,求來求去,結果求了一場空;因爲你不知道本性是佛,不向內求,轉向外取,故白費精力。修行要成就,應向自己本心去求。把我們自己的主人翁喊醒,別迷了,別做夢了,世間的色相都是假的,都是空華水月不可得,不要迷在你的妻子兒女財寶地位上,那都是昙花一現不可得的。所以《法華經》說“惟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唯一真實的就是我們的一真法界——真正的本性。什麼是法界?法界就是法性,亦曰實相。法是諸法,界是分界,總赅萬有,大分爲十,就是四聖六凡。四聖就是佛、菩薩、緣覺、羅漢,六凡就是六道衆生——人、天、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都是這個性所顯化。所以,非但我們人和諸佛的性一樣,就是六道衆生也和諸佛的真心沒有區別,可惜迷于聲色,業障深重而不自知。因此,佛憐愍我們,出世喚醒我們,不要再執著做夢了,你們都和我佛一樣,趕快醒悟,出生死輪回之苦吧。佛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的時候說:“奇哉!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可見我等衆生並不因生死輪回而喪失了佛性,只要我們醒悟,不迷于聲色,即能回複本來面目。恒河大手印高深得很,一開始就提醒我們:一切傳承上師的心和我們的心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不要以爲他們高不可攀。我們和諸佛心是一模一樣,無有二致。把這肯定了,不懷疑我們就是佛,只因爲我們迷而不覺,著相顛倒,才落輪回。現在我們醒了,不爲相所迷,不再取著,那麼我們就恢複本來了,這是成佛第一要,所以,開頭就講這句要緊的話,下面就解釋這句話,怎麼樣和諸佛心無別,怎樣恢複我們本來,怎麼樣啓發妙用,這句話是個總綱,非常重要。
“見、定、行一切行持皆攝于心。”
見、定、行叁要素是大手印的叁個秘訣,也是一切法門修持法要。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修行第一要知見正。以上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和諸佛心沒有分別,就叫知見正或見地正。見地正就因地正,因地正果地方能正。否則必走歧路,誤認迷途,不能證正果。故雲:“因地不正,果遭迂曲。”修行人因地不正,必定要走彎路而終歸失敗的,所以,這個見非常重要。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體要保養得好,吃得好,穿得好,樣樣好,都是爲了這個軀殼。你看芸芸衆生哪個不是爲了這個軀殼忙?一天到晚都是爲了軀殼的享受忙,這個世界的大小事都是爲了軀殼忙,他們總想養尊處優地保養這個軀殼。因爲要享受,不怕做盡傷天害理的事。自己沒有,就搶人家的。這個世界上戰爭就是爲了搶東西,你不給我,我就打你,把你國家亡了,你的全歸我了。這種強盜行爲,全爲了軀殼的享受。這個社會上犯罪的行爲無一不是爲了軀殼,他想吃得好,玩得好,沒有鈔票怎麼辦?于是就殺人放火搶劫。其實,你造了壞因必定受惡果!因果定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絲毫不爽!你因地做壞事,果上必定受惡報。但是,可憐這些凡夫癡迷不悟呀,只爲了眼前的快樂,不顧將來的惡果。你想殺人呀,要受法律製裁,殺你的頭;你搶人家的東西,就要吃官司,坐監牢。你不想想看,做了壞事能逃得了嗎?!唉,都是迷惑呀!眼前受報還不算,將來還要受地獄的慘報,不得了哇。有些人就不明白這個道理,你說要受慘報,我們怎麼看到一些壞人現在很享福?反過來有些好人反而受苦,這個因果不相應嘛。他不知道這個因果要看叁世的。佛經上有兩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他今生受的福報是過去作善事而得到的,他現在作壞事,將來受惡報,非但將來受惡報,現在的福也就減少了,壽命也縮短了。你現在看到好人受苦,那是他過去做了壞事,現在才受苦果,他現在做好事,無形中就把他的惡報減少了,本來要受很多很多苦,現在已是減輕了。這些果報在冥冥中轉換了,而大家都不知道。佛眼看得清爽,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佛眼看東西不象我們凡夫的眼睛,我們看不見的,他都看得見。幾千年前,佛在世時,既沒有望遠鏡,也沒有顯微鏡,他就告訴我們:“人視一杯水,佛視千萬蟲。”他看一杯水裏有成千上萬的蟲,看得很清爽,而人就看不見。現在我們用肉眼看這世界上只有一個太陽,用天文望遠鏡才能看見有幾億光年外的星宿,虛空中既有別的行星、太陽和恒星,其他星球上也有生物。但佛老早就知道了,看得很清楚。他告訴我們:虛空中世界很多,有仰世界、覆世界、斜世界等等,同時太陽也很多,和現在科學家說的一樣,沒有區別。所以說佛是先知者,看得很清楚,而人卻很糊塗。我們要遵照佛的教導去做才對。
見地要正,見不正就要“莽莽蕩蕩遭殃禍”。佛經裏講見惑和思惑,就是說我們有知見不正和思想著境的迷惑。剛才講了身見,這是我們見惑的第一個迷惑。下來就是邊見。因爲有身見故而身體不能常住于世,它要死的,死以後到哪裏去了?有人說,死了就沒有了,這是斷見;另有人說,還是有的,這是常見。不是執常見,就是著斷見,都倒在兩邊,不離斷常兩邊叫邊見。還有邪見,就是撥無因果,說世上沒有因果,這可害人不淺啊,將來他下地獄受苦就知道了。不要說將來,就是眼前果報也不爽,你做了壞事就會被槍斃或坐牢,你能逃得了嗎?所以邪見是最壞事、最害人的。 下面還有外道的見取見,戒禁取見。見取見者,迷執妄見——即執前叁見爲正見。戒禁取見者,妄執苦身——受種種邪戒與苦行,爲此身死後生往人天樂處之因。比如現在有某種邪教妄稱世界末日到了,大家快點自殺升天,害得大家集體自殺。
以上五種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與戒禁取見都是不正見,知見不正,果一定迂曲。我們曉得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修行不向外求,不著身見就是知見正;我們念佛就是念心,念心就是念佛,我們用功使這個心能夠平直無曲,無有粘著,除去它的住著性,去除它的貪得性,從而恢複本來,就是知見正。這樣用功,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見地正非常重要。圭峰宗密禅師說:“修道人因知見的差別,修證的果有五種不同。第一,帶異計(心外取法)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禅。第二,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禅。第叁,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第四,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第五,悟此心本來清淨,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即佛,是最上乘禅。達摩門下所傳之禅即是此禅。”由此可見,見地也即因心,在修行的過程上是何等重要。
什麼是定呢?修行人都知道,要成佛得道,須打座入定才能開發智慧…
《大手印淺釋 第一講 大手印叁要釋義 一、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