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積聚資糧 祈禱淨土

  積聚資糧 祈禱淨土

  

  時間:2009 年 4 月 11 日

  地點:臺北祖菩道場

  

  積聚善業功德

  

  要順利往生淨土及排除往生極樂淨土的障礙,必須依賴上師的加持與教導。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者,信心堅固是其一。發願之後,要積聚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資糧,同時要發菩提心、做回向。

  

  要積聚無量的善業功德,以七支供養最爲快速。七支供養就是頂禮、供養、忏悔、隨喜、請轉*輪、不入涅槃、以及回向。

  

  

  頂禮阿彌陀佛

  

  世人誤會,以爲阿彌陀佛在往生臨命終時才會現前,這是對阿彌陀佛的不了解。當此生業報已成熟,俗緣了盡之時,能具足信心,在臨命終時一心不亂向阿彌陀佛祈求,阿彌陀佛必然現前來接引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如果有人壽元未盡,向阿彌陀佛祈求,也能延壽、逆轉非時死,所以阿彌陀佛也稱無量壽佛。

  

  聽到阿彌陀佛聖號,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就是無有執著、懷疑、希冀,不會向阿彌陀佛祈求,你要保佑我樂透中大獎、全家平安、保佑兒子基測考滿分…,這是有染的信心,不是清淨的信心。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在成佛的菩提道上就不會退轉、出身在善良信佛的家庭、持戒清淨…,這是聽聞阿彌陀佛名號,所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

  

  

  忏悔罪業

  

  忏悔可以分爲幾類:

  

  第一類、自性罪。比如殺生就有罪,無關乎否有受不殺生戒,這稱之爲自性罪。第二種、一般的惡業,也就是身語意所造的惡業。

  

  嚴重的惡業:五無間罪、近五無間罪、近悖離正法罪、毀謗菩薩罪、惡見罪,就是邪惡的見地。否定因果、毀謗叁寶就是最大的邪見。身爲佛教徒,我們要特別小心謹慎,這些罪行我們一定要了解,絕對不是無知、不知者無罪。

  

   五無間罪:殺父、殺母、出佛身血 、殺阿羅漢,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等同于殺上師。僅僅對佛産生害意,沒有實際的傷害行爲,也算是五無間罪。近五無間罪就是殺害比丘、殺害沙彌、誘惑女出家衆、及非出自于修複的意圖而毀壞佛像佛塔寺院經卷等。所以各位要小心的,不要任意破壞任何的佛像佛塔,即使小如芝麻,你都不可以輕易的毀壞它。

  

  在叁寶面前、在寺院或有大藏經的地方,許下諾言要護持正法、修四加行…,結果都沒有做,這就是悖離正法,罪業也很重。

  

  當聽聞上師開示善業功德、惡業過患、地獄諸般痛苦等,如果認爲那只是一種想象,超乎現實,這樣的惡見罪業稱爲斷慧命業,更甚五無間罪。

  

  

  人間菩薩

  

  菩薩隱于世,在人世間,處處可能和菩薩擦身而過,但我們不知道誰是菩薩。諸多上師之中,你也不知道哪一位上師已經開悟,成就菩薩果位。若弟子批評、毀謗上師所做,對上師、僧侶做無意義的批評,他們之中有人可能是菩薩,而毀謗貶損菩薩的惡業更甚于殺盡叁界生靈,會墮入地獄。

  

  上師的喝責,當弟子的不但不接受,反而還要解釋,並且認爲上師的教導是錯誤的。指責上師的錯誤,這就是毀謗。如果你代替某某人向上師請求,希望能夠包容他的錯,那不僅是毀謗上師,還犯增慢罪(增長我慢)。不是說上師都不會做錯,但從來沒有弟子去批評上師的錯而能成佛。當你認爲上師所做得跟你所想的可能不一樣,你可以去請教上師:上師你做這件事情,我想的是這個樣子,你覺得我想的是不是有問題?你可以這樣子去就教。

  

  

  叁種遮罪

  

  忏悔受戒所犯的過錯(遮罪)。佛所製定的戒律有叁種:別解脫戒、菩薩戒、密續戒。所犯遮罪是可忏悔的罪,自性罪是不可忏悔的。

  

  四種黑業是屬于菩薩戒。第一條、爲了保命而說妄語。第二條、心歪曲,對一切衆生欺诳。第叁條、不想幫助、教導一切有情。第四條、不向往菩提而趨向小乘。

  

  菩薩戒的四種黑法:第一種、欺騙上師。第二種、有人想要行善,你去製止或令行善的人心生悔意,産生後悔。第叁種就是毀謗聖者。第四種就是對單純正直的人耍心機。 這四種惡法黑業,受菩薩戒者必須舍離。

  

  密續灌頂的戒律,不是密續根器的弟子沒有辦法接受了解。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學密續,學密續必須過去世有相當的基礎,對顯教有相當的了解深入,此生才能對密續生起無上的信心。

  

  發露忏悔就是要坦白,就像把床底下陰暗角落的東西拿出來,曝曬在陽光下才能去黴。如果繼續讓罪惡隱藏在黑暗的角落,它還是存在的,所以發露很重要。忏悔很好,最好是要做之前先想,不要屢忏屢悔,屢悔屢忏,那就像在演歌仔戲。

  

  

  實修需閉關

  

  灌頂之後,不了解戒體,甚至不知如何修,以爲灌頂就可以得到六十甲子的功力,這是迷信的心態。現在藏傳佛教的密續修行,在歐美和全世界都一樣,不流行灌頂,已進入實修階段:傳統叁年叁個月的閉關。現在已經不是追求灌頂的時機,也不能只有聽聞,還要思維,最重要的是實修。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藏傳佛教和密續更珍貴的法寶,這是唯一可以令我們不墮入輪回的浮木。

  

  以工作積聚閉關叁年的資糧,就是存一筆錢供養關房、供養閉關的指導老師、還有自己的叁餐。爾後,在入關前至少找叁位以上好友,在閉關時每月護持道場。爲什麼需要這樣?這是爲了緣起。如果僅是爲自己而閉關,是不會成就的。當閉關時有人護關,這是一個好的緣起,因爲閉關者與護關者的功德要均分,這是大乘精神。爲利益衆生而成佛,閉關也是要利益衆生。如果找不到叁位至親好友來護持閉關,那表示你閉關的因緣還未成熟,再努力!

  

  

  厭患對治力

  

  對自己過去所做的惡業,要視如劇毒,以慚愧、惶恐、深切的懊悔來忏悔。對往昔所做,要生起厭患對治力。下定決心誓不再犯,有堅定的意志力,即使喪失生命,也不再違犯戒律,從今爾後不再造惡業。忏悔、不貳過加起來才是真正的忏悔。

  

  祈請阿彌陀佛與菩薩們加持,徹底淨化我的心續。一般人談心,在密續之中談到心會加一個續,心是秘密的,最大的秘密就是續,延續。

  

  

  隨喜

  

  隨喜是忌妒的對治法門,隨喜的心念愈堅固,忌妒心就愈少。只要由衷從內心發出贊歎隨喜,替他高興,可以得到他的行善功德。如果忌妒,不但得不到功德,還會造下惡業。

  

  生起無上菩提心,廣行饒意有情,斷舍十惡業,勤修十善業,這一切的功德我等隨喜之。

  

  身的叁種善業:救護與保護衆生、廣行布施、持戒清淨。

  

  語的四種善業:說實話、息诤語、言語有禮貌,溫柔坦率、言必有義。 意的叁種善業:少貪欲、修慈悲觀、修持正法。

  

  

  請轉*輪

  

  佛法不請不轉,弟子要去祈求。或許某些法,弟子並不了解,若上師說有一個什麼法很好,聰明的弟子就馬上要說:「上師,請你教導我這個法。」你們也不要求太多,四臂觀音、阿彌陀佛、頗哇、七支供養,好好的修,把四加行先完成再說。

  

  

  淨土功德莊嚴

  

  接著是祈求不入涅槃與回向。再來是祈願與發菩提心。祈願一切衆生都能從輪回中解脫,迅速證得無上菩提。祈禱終能見到阿彌陀佛及周匝的比丘衆、天人、菩薩等,如實示現慈悲接引,不再經曆痛苦的中陰景象。看到他們內心就感到歡喜,而沒有死亡的痛苦與恐懼。

  

  在臨命終時,如果對親友、家人、財富以及怨敵,有任何的執著,都會導致我們繼續輪回,所以應當要舍離貪執、怨恨,因爲在叁界之中,唯有苦難。

  

  能無礙的往生極樂淨土、蓮花化生、聽聞阿彌陀佛說法、以神通力作廣大供養、蒙佛授記…。百千億兆個諸佛微妙淨土種種的功德莊嚴,受生極樂淨土就可以獲得。

  

  總之,每天讀誦阿彌陀佛經,憶念經文中所闡述的極樂淨土種種莊嚴景象及意境。當我們念完一部經,其實我們就是受生到阿彌陀佛淨土一次。

  

  

  增長功德成就

  

  當我們在念阿彌陀佛經的時候,要面朝西方。念到「爹訝他 奔劄谛訝 阿哇波達拿耶 所哈」,這是增長功德真言,至少要念七遍。念到成就祈願文:「衮秋 順拉 恰察洛 南無 文殊 悉利耶 南瑪蘇悉利耶 南瑪 屋大瑪 悉利耶 所哈」這個念叁遍。

  

  淨土祈求短軌是「彌究多傑」,親見阿彌陀佛,由阿彌陀佛口授給他,距今不過百來年,所以它具有極大的power。

  

  《清淨極樂淨土祈禱經》的辭句結句相當好,很優美,又有《蓮花花鬘》搭配,讓大家可以更深入了解阿彌陀佛淨土。欲圓滿成佛者,一定要發願,我們要學阿彌陀佛這般的胸襟、偉大。

  

  

  持戒清淨依教奉行

  

  學佛一定要用心,是佛教徒,戒律很重要。經由不斷的學習,領受各種不同的戒、持守戒律,這是佛教徒應當要學習的。皈依之後一定要學,學了之後,就要落實。絕對不要學很多,懂很多,卻不奉行。懂愈多,有時候對自己反而是障礙,不如專精把一樣做好。對年輕者,當然鼓勵大家要多聽聞、多思維。對于年長者,不要學太多,學幾樣夠用就好。

  

  

  珍惜保護道場

  

  生命不會因爲死亡而結束,死亡不是真實的代表,但我們會恐懼,是因爲我們沒有作好准備。道場就像一個圓滿的壇城,各位一定要善加珍惜、保護我們的道場。若有破壞叁昧耶戒的人來搞破壞、謗師謗佛、破壞金剛昆衆的行誼,希望弟子要能分是非,看到這種人就像看到麻瘋病一樣,要趕快逃,而不是鄉願矯情地表現寬容大量,還要去包容接受。在密續經典有提到,對已經破壞叁昧耶戒的人,即使被他的影子印到也會有罪。要相信佛經上所說的是真實的,不是想象出來的,否則就犯了謗佛罪。

  

《積聚資糧 祈禱淨土》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朝山開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