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轉心向道—四共加行

  轉心向道—四共加行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藏傳佛教的修行次第十分嚴謹,「四加行」爲重要的入門基礎。「加行」就是將進入佛法之流,轉凡心向道的先前准備。「四加行」分爲「四共加行」與「四不共加行」。進入不共加行之前,必須先修四共加行:「人身難得」、「諸法無常」、「因果業力」、「輪回過患」--此乃叁乘共有,即小乘、大乘、金剛乘共同奉行的教理。四共加行旨在改變顛倒的想法、糾正扭曲的認知,進而堅固學佛的信心。不共加行依序爲「皈依大禮拜」、「金剛薩埵」、「獻曼達」以及「上師相應法」,本次先談四共加行。

  

一、人身難得

  

 輪回乃根據業力因果;生而爲人,並不表示來世繼續爲人。人身之難得,經論上譬喻甚多:有只瞎眼海龜,百年方浮上海面一次;波濤洶湧的海浪間,有塊浮木中有圓孔,人身之難得,猶如瞎眼海龜值遇浮木,並將頭伸入圓孔,何其渺茫、何其難也!而就修法條件,尚得具足「八有暇、十圓滿」才完美。有暇就是有閑暇聞法修持,八無暇則是八種沒有閑暇、不利修行的情況與環境。分別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邊境、天道、外道聚集或邪見興盛處、無佛法僧叁寶處、聾啞殘障。

  

 寂天菩薩說:「人身珍貴難得,色身似法舟,可渡生死苦海,若未用在見道上,一旦失去想再獲得就不容易了。」雖然衆生皆具成佛覺性,但六道之中唯有人道可以成就佛果。人身之可貴,在于此乃成佛之基,善加珍惜精進,可解脫輪回。若用來追求名利物欲,則無珍貴可言!

  

二、諸法無常

  

 一切萬物,都可賦予生命;生命是一種現象,它必隨因緣聚散而生滅,因此無常非永恒。衆生輪回亦然,各種條件因緣聚合,便投胎受生。只要有生,必定有死。如是,萬物成住壞空皆非永恒。人無所不用其極貪求物欲,就如費神在沙灘砌築城堡,再雄偉壯麗,終究不敵一浪拍擊!無常銷毀我們執著愛戀的一切,亦複如是。

  

 無常如影隨形,既然已是必然不可免的事實,則如何超越無常,體察一切現象背後的究竟真理,進而了悟諸法實相、達到心之永恒境界,正是學佛的目的。

  

叁、因果業力

  

 行爲的結果稱爲業。可分善業、惡業、無記業(非善非惡)。惡業略分十種,身業有叁:殺、盜、邪淫;語業有四: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業有叁:貪、瞋、邪見。

  

殺生:一切衆生均爲我們過去世的父母或眷屬,如何忍心爲害?就因果業報而言,殺人罪業之深,足墮地獄,就是刻意殺害一只螞蟻,也將墮爲蟻身五百世,豈可不慎!除了殺害衆生色身外,贻誤衆生法身慧命,則是更嚴重的殺生。

  

偷盜:一般指竊取他人財物。而在金剛乘最應戒慎的偷盜便是盜法--未經上師傳法而修、未得上師允許自行翻閱法本、未經上師允許而妄自傳法。此罪業果報十分嚴重。

  

邪淫:在家居士不得與配偶外之異性有染。亦不應非時(如齋戒日),非地(如佛堂),非處(如谷道)行淫;亦不應縱欲過度。情欲問題常是學佛者最大的困擾,金剛乘對欲望的看法,不是消極的壓抑逃避,亦不視爲洪水猛獸般,非斬斷滅除不可。而認爲欲望是能量的展現,可透過修持,轉化爲智慧。

  

妄語:未證果,而妄言已證,是爲大妄語;其他如謊言欺騙等,亦屬妄語。

  

兩舌:挑撥離間,搬弄是非。

  

惡口:以惡毒之言詈罵傷人。毀謗佛法僧叁寶,尤其嚴重。

  

绮語:講不合禮的話取悅人,譬如黃色笑話。而最大的绮語就是不尊敬叁寶的話。

  

貪欲:衆生因無明、不了解空性,而執著「我」這主體、與萬物客體皆爲實有。爲滿足無始來的貪欲習氣故造惡業。貪欲人皆有之,但切莫習以爲常。

  

瞋恨:憤怒往往與嫉妒相生、與慈悲相違,且具傷害性,行菩薩道者應戒除此過。

  

愚癡邪見:對佛法抱持錯誤認知,或與佛法有所抵觸、與真理相違背的見解,都稱爲邪見。

  

 入法之門,十惡業莫做,應奉行相對的十善業。

  

四、輪回過患

  

 輪回皆苦。除了地獄道、畜牲道,生而爲人,衆苦不勝枚舉。生的苦:帶業受生,此生的禍福窮通,與宿業因果息息相關。生是迷惑、輪回的開始,更是滅亡的因。老的苦:雞皮鶴發、臉皮枯皺。身體各部機能退化。每過一天,就接近死亡一步,老人每天都在面對死亡,飽受無常逼人的恐懼,卻無法逃避。病的苦:病痛折磨的滋味,人盡皆知。死的苦:被迫與所愛至親骨肉分離,情何以堪?經曆無數次生死輪回,沒有一次記得;受製于隔陰之迷,人們都忘記死亡經驗,無法轉爲智慧。

  

 此外,還有「求不得苦」,夢寐以求的,總是落空;即使求得,又豈可免去「患失之苦」!男歡女愛、天倫親情的「愛別離苦」,更令人淒怆。「怨憎會苦」,即所謂冤家路窄,惡緣交迫之下,飽受嫉妒、瞋恨的煎熬。還有「七情六欲熾盛的苦」,明知如夢幻泡影,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有人認爲,其實當人有時候也很快樂。當然,正因貪戀一絲甜蜜,讓人不惜飛蛾撲火,縱身躍入輪回深淵!世俗物欲的滿足、感官的快樂,其本質是痛苦的,唯有了解空性、超越輪回,才是永恒的究竟大樂。

  

 善加觀察思惟,轉心向道!受製于俗世欲望,無有一樂可言,倒像困于牢籠的鳥獸不得自由。思惟到深刻感覺自肺腑生起,輪回真是苦、無常真的很可怕,自然不再對世俗存有太大興趣,渴望尋求生命的根本改變。此時源自心靈深處的喜悅,將令你自然流淚,如同覓得歸宿般,此後不再飄泊。就從當下,你可以拒絕習氣的誘惑、斷絕輪回的根源。四共加行,正是出離輪回的起點。這些是認知上的理解並不難,一但遭逢背時逆,對境才是修行的開始。所謂舌燦蓮花吐不出真言,口水只能咽不能耕田。

✿ 继续阅读 ▪ 金剛乘的殊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