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出家」,對諸位而言,只是意謂著舍離家庭嗎?是的。
在佛陀衆所周知的傳記中,我們讀到舍離世俗繁華極致的悉達多太子剃除青絲,義無反顧地步上尋求生命真理之道;在經典中,贊歎出家功德的文句珠玑:「在家則纏縛。出家離纏縛。」《十住毗婆沙論》然而,真解「出家」深義的,又有多少?
一位只謀一面的弟子,吵著母親帶他來寺,母親不從,便大吵一頓。後來母親依他,遠從花蓮來到左鎮。
見面時,這位信徒頗爲羞澀,母親則不斷訴說他的不是。一番交談後,小孩請求出家。我說:先住七天再說。第叁天,小孩來見我,告訴我,他想自殺。我說:不用自殺,終究會死,死了,痛苦不會消失。彼時,小孩已經二十七歲了,心智卻像七歲般幼稚。
第七天,他說,我要回家了。
出家常常只是一個念頭,興起來想要出家,最後都是選擇回家。
奉勸想要出家的人,莫因一時沖動;出家是一條看到更多痛苦的路。因爲只有看到痛苦,才會真正升起舍離痛苦。佛說:一切行皆是苦,要以智慧觀照,終得厭離于苦。此乃清淨道。